冬季來臨 今冬鋼材市場“冬儲”行情繼續淡化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市場發生變化“冬儲”風險增大 “冬儲”是以往鋼材貿易企業的常見操作模式,即在價格相對低谷時蓄積部分貨源,在來年春節后賣出。“冬儲”一方面可以穩定地供應給長期客戶或滿足自身需求,…
市場發生變化“冬儲”風險增大
“冬儲”是以往鋼材貿易企業的常見操作模式,即在價格相對低谷時蓄積部分貨源,在來年春節后賣出。“冬儲”一方面可以穩定地供應給長期客戶或滿足自身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獲得淡旺季兩個時點之間的價差。就歷史統計而言,這個價差通常顯著大于囤貨所占用的資金成本。
以往,在鋼市穩定時,鋼貿商“冬儲”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但是,近兩年鋼市持續低迷,選擇“冬儲”的鋼貿商們大多損失慘重。“冬儲”不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操作風險大,愿意選擇“冬儲”的鋼貿商越來越少,“冬儲”已經不再是鋼貿商年末非做不可的一件事了。
“其實,鋼貿商的心態始終處于糾結之中。到底進不進行鋼材‘冬儲’、什么時候開始‘冬儲’都難以決斷!天津友發鋼管集團總裁助理韓衛東告訴業內記者,“雖然目前天氣開始轉冷,但‘冬儲’離我們還遠,現在鋼貿商不用那么早去謀劃,一定要等一等!彼赋觯岸瑑Α币话闶且詢煞N方式存在:一是對來年的預期非常好,大家會存貨等著來年漲價;二是沒有這種預期,但價格已經抄底。
其實,不僅僅是“冬儲”已經被鋼貿商放棄,傳統的“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等旺季行情也同樣失去了操作的意義,“旺季不旺”反而成為近兩年的正常行情。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鋼貿商也就不再選擇大量囤貨,因為庫存的風險很可能大于得到的利潤。
鋼貿商開始選擇更為靈活的銷售方式
業內人士表示,當鋼貿商不約而同地放棄做庫存時,庫存作為“蓄水池”的作用就開始逐漸減弱,尤其是對市場價格的調節功能慢慢喪失。當前鋼材產能居高不下,遠高于市場需求,只要市場價格有所上漲,鋼廠就有強烈的產能釋放沖動,這種產能的釋放很快就會反映到市場價格上,因此現在鋼材價格很難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鋼貿商做庫存的意義就大大降低,庫存對鋼材價格的影響日趨減弱。同時,當前鋼廠直供比例越來越大,鋼貿商作為鋼廠“蓄水池”的功能越來越弱化,庫存所能反應的市場也越來越片面。
某專業鋼市網站市場監測顯示,截至11月1日,全國鋼材社會庫存為1443.65萬噸,比此前一周下降了29.39萬噸。但近日來,國內鋼價依然處在弱勢震蕩盤整之中,無明顯上漲態勢?梢钥闯觯斍颁摬纳鐣䦷齑鎸κ袌鰞r格的指導意義已經越來越弱。
“冬儲”實際上就是鋼貿商通過囤貨,利用行情變化獲得盈利。而在當前的情況下,鋼貿商囤貨“過冬”的必要性已經大大降低。事實上,按需訂購和更為靈活的銷售方式正成為鋼廠與鋼貿商合作的主要方式。例如,由于鋼材市場變動太大,現貨銷售模式所能獲取的利潤越來越少,更多鋼貿商開始改變傳統的現貨銷售模式,從鋼廠直接發貨。天津市場有許多經營建筑鋼材的鋼貿商,他們當前主要選擇對工地直供,因此本身庫存很少,都是根據訂單情況直接將貨從鋼廠發到工地,日常只保持著幾十噸的庫存,不僅能夠降低風險,而且中間減少了倉儲和物流環節,能大大降低成本。
業內機構觀點:“冬儲”多么美好的字眼,多么讓人激動的詞語啊,可惜,前兩年,基本上與鋼貿商無緣了。從眼下的情況來看,估計今年“冬儲”的成色也不足。其實,我們都能感覺到現在的鋼材市場越來越不按照常規出牌了,“金九銀十”“金三銀四”之類的統統都成泡影了,季節性因素越來越淡化了,這種情況下,冬儲會不會,還真的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