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鐵礦石期貨對定價體系的影響待估
來源:財經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球領先的能源、石油化工和金屬市場資訊和數據提供商普氏能源資訊(Platts)對《財經》記者稱,鐵礦石金融化正如期演進,中國推出的鐵礦石期貨對待整個鐵礦石定價體系的影響尚待評估。 …
全球領先的能源、石油化工和金屬市場資訊和數據提供商普氏能源資訊(Platts)對《財經》記者稱,鐵礦石金融化正如期演進,中國推出的鐵礦石期貨對待整個鐵礦石定價體系的影響尚待評估。
普氏能源資訊中國區編輯總監陸彬(Sebastian Lewis)認為,在新家坡鐵礦石掉期市場之后,目前中國又推出鐵礦石期貨,意味著整個市場的透明度進一步增加。這正是鐵礦石金融化演進的趨勢。
他指出,鐵礦石市場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呈現出的發展態勢是比較相近的,首先是現貨市場的發展壯大,然后出于價格風險控制的需求,市場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衍生品工具,譬如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未來礦商、鋼廠、貿易商能夠多大程度利用到鐵礦石衍生品與現貨市場進行對沖,還尚待觀察。”
自鐵礦石年度談判定價機制破裂以來,全球主流礦山致力于推動以相對靈活的指數定價體系為現貨市場提供價格參考。在這一現貨定價體系發展穩定,新加坡鐵礦石掉期市場快速增長后,中國當局對待鐵礦石金融化的態度發生轉變,放棄抵制金融化演進,轉而積極推動中國鐵礦石現貨平臺和衍生品市場的建設。
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中國希望通過建立現貨交易平臺和鐵礦石衍生品交易機制,謀求確立自身在全球鐵礦石定價體系中的中心地位。
隨著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的多元化,這一領域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陸彬稱,市場參與者如何做選擇,用哪家的數字,不是普氏說了算。市場參與者可以將普氏估價為長期期約定價基準,抑或能夠參考來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期貨價格,這取決于市場本身。
普氏能源資訊鋼鐵原材料執行主編陳力明(KeithTan)透露,旨在發現價格的普氏eWindow鐵礦石交易平臺已準備就緒,目前公司仍在持續接觸市場,向市場解釋該平臺。如果市場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市場有望能接受并應用。
陸彬強調,鐵礦石金融化趨勢無論怎樣發展,都需要強大健康的現貨市場來支持。只有很多人參與到現貨市場交易,對現貨市場價格有信心,才會考慮進一步在衍生市場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