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評論:鋼材淡季效應逐漸出現 冬儲救市或不真
來源:網絡|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經濟回暖,鋼市也從寒冰中逐漸解凍出來,分析原因,無疑是庫存減少,原材料價格上升,消息面利好、需求等等,但是鋼市回暖不會持續太久,后期不濟可能性極大,冬儲救市不太現實。 …
近期,經濟回暖,鋼市也從寒冰中逐漸解凍出來,分析原因,無疑是庫存減少,原材料價格上升,消息面利好、需求等等,但是鋼市回暖不會持續太久,后期不濟可能性極大,冬儲救市不太現實。
首先,我們來看庫存方面,11月1日,全國螺紋鋼、線材、中厚板、熱軋和冷軋五大品種進行庫存統計,總量1403.95萬噸,周環比下降約39萬噸,實現鋼材社會庫存四連降,但盡管如此,總體鋼材庫存水平仍較去年同期增加近70萬噸,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市場供應壓力仍存,隨著淡季的來臨,后期鋼價承壓的可能性較大。
需求方面,國家統計局11月1日公布數據顯示,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4%,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為18個月以來的新高,表明我國制造業經濟穩中向好。然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鋼鐵行業PMI指數10月份為47.5%,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處在50%的榮枯線以下。主要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產品庫存指數由升轉降,新訂單指數繼續收縮,新出口訂單指數觸底回升。從最近兩個月鋼鐵PMI指數表現來看,鋼鐵行業的現狀并非如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的那般樂觀,顯然說明了下游需求并不不給力。
原料方面,近期,雖唐山鋼坯價格持續上漲,受下游成材市場繼續拉漲刺激,昨日燕鋼普碳方坯中標價格3062元,比上期高66元,較當前市場價格高32元;唐山地區現貨鋼坯再次拉漲30元/噸,150方坯本地出廠價為3060元/噸;市場成交也有所好轉,預計鋼坯價格還將回升;鐵礦石市場,進口礦持續小幅反彈,62%鐵礦普氏價格報在135.75美元/噸,已經進入鋼廠集中補庫存階段,雖短期交投一般,但是市場挺價意愿較強;近期原材料市場行情較好,但由于成交并未好轉,炒作氛圍強大,估計支撐不了多久。
遠期不太給力,昨日,滬螺05收3642,跌28跌幅為0.76%。卷01主要于3580-3550區間運行,收3555,跌19跌幅為0.53%,日K線震蕩下行跌破5日均線,料行情偏弱運行,可以看出鋼市后期不濟的苗頭。
十八屆山中全會即將到來,其帶來的利好消息遍地開花,如房地產業將增加地產供應量、環保政策或會淘汰落后產能、城鎮化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年底將加速鐵路投資等,部分商家借此機會進行炒作,上調價格。但筆者認為,這只是空歡喜而已,步入冬季,北方對鋼材的需求量幾乎停滯,大量北鋼涌入南方市場,同時南市需求難以釋放,供求矛盾加劇,勢必對鋼市不利。
部分商家希望依靠冬儲救市,阻力重重,或不太現實。明年春節是在1月底,距離鋼市的“金三銀四”仍有一段時間,下游需求的集中釋放恐不能實現,冬儲或被人放棄;其實,不僅僅是“冬儲”,傳統的“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等季節行情或同樣也失去了操作的意義,“旺季不旺”反而成為近兩年的正常行情。正是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貿易商也就不再選擇大量囤貨,因為庫存的風險遠遠大于他們可能得到的利潤。
綜合看來,今年冬季的冬儲情況或不太樂觀,利用冬儲救市的想法也不太現實。當然,這只是筆者自己的看法,真正的走勢和發展,還要看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以及下游需求等的釋放程度來說明。但后期鋼市不濟幾率較大,依靠冬儲救市更不現實。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行業告別規模高增長 下一篇:我國鋼鐵行業將維持較低利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