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面困擾鐵礦石期貨
來源:國際金融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球首個實行實物交割的鐵礦石期貨上市不足一個月,走勢先抑后揚,雖然交易量波動較大,但主力合約日均持倉已經基本穩定在10萬手以上。據記者了解,目前不少貿易商不僅關注普氏指數,同時還參…
全球首個實行實物交割的鐵礦石期貨上市不足一個月,走勢先抑后揚,雖然交易量波動較大,但主力合約日均持倉已經基本穩定在10萬手以上。據記者了解,目前不少貿易商不僅關注普氏指數,同時還參考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價格走勢
反彈力度減弱
鐵礦石期貨自10月18日上市以來,經歷了一波大幅下跌,但進入11月,價格出現反彈,并持穩于每噸940元一線。11月13日,主力1405合約最終收于每噸943元,微幅上漲0.43%。上市近一個月,雖然交易量波動較大,但鐵礦石主力合約日均持倉已經基本穩定在10萬手以上。
研究員高偉昨日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鐵礦石價格的反彈受到鋼材市場支撐,此前,鋼材市場部分規格的成品材資源短缺,形成了局部供應緊缺,再加上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政策利好預期濃厚,拉漲鋼價,間接帶動了礦石市場回暖。”
但他指出,即便受到鋼材市場支撐,鐵礦石的上漲幅度不應該如此之大,礦價上漲還包含了力拓等國際礦商巨頭招標炒作的因素。
分析師項素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技術面來看,礦價在10月大幅下跌后,期貨貼水現象嚴重,再下跌的空間有限,所以出現技術性反彈調整。從現貨基本面上看,目前港口庫存、鋼廠補庫的基本面也不是很差。”
分析師胡子奇也認為,目前礦價整體保持堅挺,11月鐵礦石期貨反彈還沒有結束。
項素艷表示:“從周三盤面走勢來看,鐵礦石1405合約上漲在每噸950元受阻,后期若鐵礦現貨價格配合的話,會突破上漲。”
冬儲行情存變
目前,鐵礦石期貨價格在每噸940元至950元區間徘徊,未來礦價反彈能否繼續,還需看冬儲行情能否啟動。
項素艷告訴記者:“冬儲下游補庫天數在30天左右,去年那波冬儲行情最高補庫天數達到37天,一直維持到次年1月中旬。因此,個人認為若第四季度國內宏觀資金面不是很緊的情況下,冬儲行情還是值得期待的。”
胡子奇則認為,冬儲行情會有,但是規模會比往年小。目前鋼廠成品庫存偏高,鋼廠自身進口鐵礦石庫存也在增加,但鋼廠開工率沒有出現大幅下滑,所以對原料的需求或繼續維持按需采購。
不過,貿易商并不樂觀。一位貿易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礦價還會有幾個大的跌幅,將出現在最近和12月上旬、明年1月上旬。”
研究員高偉也認為:“國際鐵礦石市場要到明年1月才會好轉,今年12月之前的需求并不會很好。”
10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09.94萬噸,環比下降3.73%,這是今年2月份以來首次跌破210萬噸。粗鋼產量的回落及進口量的增長對礦價形成利空。
與此同時,10月中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783萬噸,較上月減少675萬噸,環比下滑8%。
高偉進一步指出,隨著氣溫下降,鋼材市場北材南下,終端需求萎縮將打破供需弱平衡格局,年內市場很難出現大規模冬儲,因此對鐵礦石需求也難有大起色。
資金憂慮較大
相對于冬儲規模對鐵礦石的影響,市場人士更擔憂資金問題。
高偉告訴記者:“多數廠商都對目前的資金面存憂,年底資金是個大問題。”
貸款環境有趨緊態勢,挪威船舶經紀公司(RSPlatou)指出,中國各大銀行11月底前的放貸額度已經見底,批準新的貸款申請可能性不大,尤其是針對鋼鐵這樣的過剩行業,籌錢更難。
相關機構發布報告指出,中國信貸政策收緊跡象明顯,鋼鐵業這樣的過剩行業籌錢更難,這使得鐵礦石買家現金不足,無法現金購買港口現貨鐵礦石,只能通過信用證付款方式遠道海運鐵礦石,因此上周西澳和巴西至中國的鐵礦石運價均出現上漲。隨著銀根收緊,鋼鐵產量必將繼續下滑,這對于接下來的鐵礦石進口不利。
高偉補充,此前市場對政策利好預期較高,但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并無重大利好政策,而是延續此前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向節能環保節約資源方向發展,也就是說除資金壓力外,鋼廠還面臨環保壓力、原料上漲的成本壓力。再加上第四季度房地產調控加碼預期加強,銀行已經普遍緩貸甚至停貸,對房地產投資銷售產生不利影響,地產的不景氣將打壓鋼鐵市場需求,進而傳導至鐵礦石市場。
因此,年底前,鐵礦石期貨價格難以出現大幅上漲,更有下行風險,投資者應該警惕。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世界鋼鐵業呈現復蘇跡象 下一篇:環保題材利多鋼價 但三中全會影響力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