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海外買礦拓展“非鋼”
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公斤鋼材價格比不上四兩豬頭,2012年,武鋼宣布將投入390億用于養豬養雞等非鋼產業令人震驚。實際上,在鋼鐵業利潤空間備受擠壓的背景下,鋼鐵龍頭企業武鋼集團的確是向上下游甚至更多…
一公斤鋼材價格比不上四兩豬頭,2012年,武鋼宣布將投入390億用于養豬養雞等非鋼產業令人震驚。實際上,在鋼鐵業利潤空間備受擠壓的背景下,鋼鐵龍頭企業武鋼集團的確是向上下游甚至更多行業多元化轉型的典型代表。
全力拓“非鋼”
從2011年開始,武鋼集團的“非鋼”布局已經在加速。除了投資海外礦山、參股煤炭集團,還為深圳建成了8座充換電站,中標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兩岸接線工程BT項目,并競得奇瑞汽車河南整車生產基地沖壓核心工藝的總承包經營權。
進入2012年,武鋼還加大了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循環應用,100萬噸焦油深加工項目可實現煤焦油精細化深加工,提煉成睫毛膏原料、汽車輪胎等29種下游產品。
此外,武鋼股份與新加坡昂國集團合資建設的年產120萬噸礦渣微粉項目也投產,項目總投資1.6億,將鋼鐵生產廢棄物礦渣再利用,年可利用礦渣138萬噸。公司還與華潤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成立天然氣合資公司,并計劃在水泥、金融、電力、地產開發及高新產業和現代城市服務業領域深度拓展。
“這是武鋼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當前我國鋼鐵業受原材料價格無序上漲和產能過剩的兩頭擠壓,處于微利時代,而發展相關產業成為降低行業風險、支撐主業發展、實現效益目標的必然選擇,”時任武鋼集團總經理的鄧崎琳(現為董事長)曾告訴本報記者,“十二五”期間,武鋼的非鋼業務收入比例要占到總收入的30%(目前不到10%),將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鋼材深加工、國際貿易、礦產資源開發、綜合利用、物流服務等六大相關產業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武鋼加大投資的非鋼產業,已經讓其嘗到了甜頭,2011年,非鋼產業20.8億元的利潤,已經占據了整個集團利潤的七成,并幫助企業在鋼鐵業的嚴冬期保持著17.4%的利潤增幅,2012年,在非鋼產業方面,武鋼集團又實現產業利潤30億元,彌補了在鋼鐵產業“寒冬”之年的經營困境。
事實上除了武鋼,目前包括寶鋼、武鋼、河北鋼鐵等國內鋼鐵巨頭,也都在加快拓展非鋼產業,非鋼產業收入占比在逐步走高。
當然,也有行業內人士提出了擔憂,認為將過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更多的非鋼產業,是否會有“多元化”擴張所固有的風險隱患,畢竟非鋼領域的市場競爭同樣激烈。
對此,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建議,鋼廠發展非鋼產業,最好圍繞鋼鐵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來做,還應該注意與鋼鐵主業的平衡。“目前,鋼鐵主業也依然有需要投資和提升的空間,比如產品升級、技能環保、兼并重組、走出去等,而這些都是需要長期投資才能見效的。”
海外洋礦主難當
李新創所說的“圍繞鋼鐵相關上下游產業鏈來做”,包括令鋼企一直頭疼的礦山,而在“走出去”尋找海外礦山資源上,武鋼也最為積極。
在國內鋼廠中,位于中原內陸、鐵礦石自給率一直較低的武鋼集團,自2008年以來,武鋼就先后通過投資入股、項目合作等方式已投資了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等國八個鐵礦石資源項目,2011年,公司就宣稱鎖定的海外權益資源量已達數百億噸,成為全球鋼鐵制造商中擁有礦石資源量最大的廠家。
不過,記者梳理武鋼集團近年來斬獲的主要礦山資源發現,其目前已經投產的海外礦山并不多,且大部分礦山的品位都在20%~30%,相比之下,必和必拓、力拓等國際礦山巨頭開采的礦山品位多在60%左右。在礦石市場走勢大不如前,而礦山開采成本又不斷上升的背景下,武鋼集團的“洋礦主”之路,走得并不平坦。
目前,武鋼只有早在2004年投資參股10%的澳大利亞威拉拉鐵礦項目和位于國內的幾個礦山在貢獻資源或利潤,其他礦山大多還處于前期勘探或可研階段。比如在利比里亞擁有資源量14.83億噸的礦山,2013年僅能投產100萬噸,而位于南澳大利亞的艾爾半島鐵礦項目,則還在對勘探區進行普查階段。
“從勘探完成到設計方案、政府審批到投入生產至少要7年時間,這還不包括政治、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不確定性。”一位澳大利亞礦業公司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而且這些待開發的礦山后續仍需大量的資本投入,短期內很難對公司的利潤有正向貢獻。
而興業證券的分析師蘭杰更是預計,即使武鋼集團的海外礦山資源全部投產,從中信泰富和攀鋼釩鈦海外礦山開發經驗來看,海外礦山開發也面臨著較大的資本投入增加風險和政治風險,而考慮到礦價中樞下移趨勢,公司海外礦山權益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事實上,武鋼自身也意識到了相關的風險,鄧崎琳就指出,“十二五”期間,武鋼“走出去”戰略的重點,將不再是投資新項目,而是重點開發已經參股或控股的8個海外資源建設項目,并通過實業投資使這些項目在香港或其他海外資本市場上市。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需求淡季壓制鋼價上行 下一篇:煤炭巨頭大幅上調動力煤價 漲勢或延續至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