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做多熱情減退 鋼價底部支撐反彈乏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螺紋鋼期價在10月下旬逼近歷史低位后迎來一波反彈行情,市場對三中全會釋放改革紅利的樂觀預期、粗鋼產量高位回落、南方市場貨源不足等因素成為鋼價反彈的主要推動力。然而,隨著會后投資者情…
螺紋鋼期價在10月下旬逼近歷史低位后迎來一波反彈行情,市場對三中全會釋放改革紅利的樂觀預期、粗鋼產量高位回落、南方市場貨源不足等因素成為鋼價反彈的主要推動力。然而,隨著會后投資者情緒的冷卻以及終端采購力度的放緩,近期鋼價反彈遭遇了明顯的阻力。筆者認為,在冬季施工強度逐漸減弱,貿易商和終端用戶備貨意愿低迷的背景下,后期鋼價將維持弱勢格局。但鑒于決策層日益重視對過剩產能的控制,鋼鐵供應端或將繼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鋼價深跌的可能性較低。
市場做多熱情減退
三中全會前夕,螺紋鋼期價呈現低位反彈走勢,反映出市場對于此次會議釋放利多的強烈預期。去年十八大期間,中央提出大力推進城鎮化的政策方針,極大地提振了鋼市投資者的做多熱情。然而,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內容來看,其政策意圖多偏向于中長期的經濟體制改革,并未對經濟政策導向作出明確的指引。在此背景下,市場炒作題材略顯暗淡,投資者的做多熱情也迅速降溫,螺紋鋼期價在上升過程中遇阻轉而下跌。
現貨市場表現強勢
近期,鋼材現貨市場表現明顯強于期貨市場。進入11月以來,螺紋鋼現貨價格總體漲幅超過4%,而期價則下跌了1.2%。分地區來看,華東和華南地區鋼價漲勢好于北方地區,其中華東地區鋼價已達到今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現貨價格的強勢表現源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終端用戶出于對政策面的樂觀預期而加大了對鋼材的備貨力度,以期在鋼價上漲之前完成短期內的用量采購,因此,此前持續清淡的市場成交在11月上旬呈現出爆發的景象,從而推升了鋼價。另一方面,近幾個月鋼材庫存連續下降,目前已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特別是近兩周南方市場部分規格產品貨源不足,助漲了價格。
然而,筆者認為,現貨鋼價并不具備延續強勢的基礎。從供應端看,前期鋼價南強北弱的格局導致當前南北價差超過250元/噸,除去運輸費用后仍有盈利空間。同時,隨著北方入冬后施工強度繼續減弱,后期北貨南下的規模將不斷加大,從而緩解南方市場貨源不足的問題。從需求端看,近兩周終端采購大幅改善主要源自備貨力度的增加,但這也提前透支了終端用戶后期的采購計劃。在冬季用鋼強度總體趨弱的情況下,需求難有上佳表現。
供應削減為鋼價提供底部支撐
根據中鋼協統計數據,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在10月份三個旬度保持了下降態勢。10月粗鋼日均產量較9月份下降3.73%,今年2月份以來首次跌破210萬噸。10月部分鋼廠進入停產檢修,成為粗鋼產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同時,近幾個月以來,鋼鐵行業面臨著環保治理、淘汰落后產能等諸多政策壓力,目前這些壓力已逐漸體現在產量的下滑上。鑒于決策層日益重視對過剩產能的控制,年內粗鋼產量釋放仍有望維持低位,鋼材供應壓力有所減弱,因此供應端將為鋼價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