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鋼企利潤結構待改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企業的盈利水平正在進一步提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劉振江11月16日說,今年鋼鐵行業略好于去年,大型鋼企1-9月已經同比扭虧為盈。劉振江是在“第九…
鋼鐵企業的盈利水平正在進一步提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劉振江11月16日說,今年鋼鐵行業略好于去年,大型鋼企1-9月已經同比扭虧為盈。
劉振江是在“第九屆環渤海鋼鐵市場論壇”披露上述消息的。他預計,今年鋼鐵行業全年不會虧損,但利潤結構可能不夠美觀。
預計鋼企全年盈利
一周前,中鋼協網站刊登署名薛和平的文章,也發布了與劉振江類似的觀點。
薛在文中預計,今年鋼鐵行業利潤將好于去年,且有可能超去年10倍以上,明年將進一步提升至210億元左右,約為去年15.8億元的12倍。
這與此前媒體報道的“賣一噸鋼材掙不到一根冰棒”現象迥異。
據了解,今年鋼材平均價格比去年還低,同比下降9.6%,是近五年來的最低值。劉振江在上述論壇說,現在的鋼材價格是二十年前的水平。“但生產成本卻是二十年前的五到六倍。”劉說,這個“剪刀差”對鋼企來說是致命的。
在如此嚴峻的形式下,中鋼協卻頻繁釋放消息稱,鋼企盈利水平好于去年。劉振江解釋說,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去年的虧損大戶今年減虧幅度較大;其二是煤炭降價,減少了鋼企的生產成本。
記者了解到,許多企業正通過建設直銷渠道,以提升盈利能力。鄭州市工商聯鋼鐵貿易商會會長黃濤10月底告訴本報,現在很多鋼企自建營銷渠道,不通過鋼貿商了。
“首鋼說今年他們的直銷比例達到70%。”蘭格鋼鐵網資深專家韓衛東說,市場上以融資為主題的貿易商已經大量退出。
利潤結構不美觀
劉振江預計今年鋼鐵行業不至于虧損,但也同時警示:利潤構成可能不太美觀。
這一點,也可從上市鋼企的三季報中窺見一斑。前三季度,近七成的鋼鐵企業實現了盈利,但從主業上看提升并不明顯。
多數未上市鋼企的主業亦是如此。在北京金屬材料行業商會、蘭格鋼鐵網聯合主辦的上述論壇上,天津昊天鋼鐵集團董事長宋涌明確地說,他們的主業是“負盈利”。
梳理上市鋼企的公告可以發現,部分鋼企是通過獲得政府補貼、販賣資產或者延長折舊時間等手法獲得了業績提升。
例如,凌鋼股份今年6月從遼寧省朝陽市財政局獲得補貼資金3.5億元;馬鋼股份向大股東出售部分非鋼資產,獲得了38.43億元收益;首鋼股份將機械設備、冶金專用設備的折舊年限由2014、2015年延期至2019年。
劉振江提示,鋼鐵行業的發展模式必須向質量效益發展的方向轉變,否則仍難以逃脫 “行情趨好——鋼產量上升——進口礦價上升——鋼材降價——庫存增加——鋼價下跌”的行業慣性。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業績弱復蘇 環保壓力重重 下一篇:鋼市缺乏利好 市場預期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