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鋼鐵企業競爭日益激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目前,鋼鐵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這種激烈的競爭表現在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成本控制、人力資源等諸多方面。各個鋼鐵企業都是處于某個供應鏈(價值鏈)之中,其外部供應鏈范圍大,供應商…
目前,鋼鐵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這種激烈的競爭表現在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成本控制、人力資源等諸多方面。各個鋼鐵企業都是處于某個供應鏈(價值鏈)之中,其外部供應鏈范圍大,供應商眾多,需要供需雙方之間更好地協調。從備品備件采購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又利用銷售網絡把產品移交至使用者手中,涉及到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如何能夠使這條供應鏈上的眾多企業實現利潤最優?這就必然要求鏈中各企業之間互相合作,即加強鏈中企業之間的備品備件供應的“后向一體化”。
“后向一體化”加強備件控制力
備件供應“后向一體化”的目的是保證物資供應的來源,以發展自己的產品。采用這種策略,一般是加強與備件供應商合作,使鋼企與供應商、服務商的合作關系更加密切,以利于鋼企統一規劃,保證正常發展。
當感到現有的備件供應商不可靠,供貨成本太高或不能滿足鋼企需求時,有必要采用“后向一體化”策略。備品備件等物資價格的穩定性和供應及時性至關重要,通過“后向一體化”,鋼企可以穩定備品備件的成本,進而為穩定產品的價格作出貢獻。中小鋼企經濟實力在相對薄弱、有待加強的情況下,通過備品備件“后向一體化”可以加強對備品備件價格和供應的控制能力。
四平現代鋼鐵有限公司有自己的子公司——重型裝備公司,其所需的大量設備、零部件都可由重型裝備公司及時、準確、可靠地提供,這是其備品備件供應最典型的“后向一體化”表現。
在此基礎上,去年該公司高爐、轉爐所用的耐火材料,高爐的除塵布袋,轉爐的電氣化元件等大宗常用重要備件由原來的分散購置改為以招標形式讓供應商承包。部分承包物資完全交由承包商管理,若因承包商供貨不及時或質量不合格等因素導致生產故障,鋼企將按承包約定對其考核,這樣鋼企的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幅下降,比往年總體費用降低3000多萬元。例如,棒材廠使用的剪刃由安徽某公司通過公開招標方式承包,此項消耗將噸鋼成本由1.3元降低到0.85元,年降本約45萬元,同時減少了剪刃的更換頻率,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設備運轉率提高了4%。
通過實施“后向一體化”,該公司實現了設備零部件的最優經濟效益。這種設備管理創新的承包方法,減少了生產事故,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庫存量,規避了設備風險,節省了采購成本。預計今年年底,該公司在備件承包經營方面可節省費用7300萬元。
注重性價比與國產化
邊際成本高是中小鋼企共同面臨的實際困難,也是制約鋼廠發展的“瓶頸”,甚至是某些中小鋼企生存的障礙。鋼企生產邊際成本將成為鋼材價格的底線。在既定的生產規模下,邊際成本的增減只涉及可變成本,因此要降低邊際成本,可以從降低可變成本著手。在原燃料、水電等大環境成本既定的情況下,中小鋼鐵企業應在備品備件采購方面尋找降本空間。而應用國產備品備件替代進口,成為降低備品備件成本的有力手段。目前,曹妃甸、鲅魚圈等新興鋼鐵產業基地備件供應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以上。
在目前鋼企“微利”情況下,中小鋼企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節約采購成本、增加應付款項,備品備件更加注重性價比,避免“夏利車配奔馳發動機”這類“豪華配置”現象。例如,某品牌進口軸承價格是同規格國產品牌軸承的3倍,但實際使用期限不可能達到3倍,從性價比可以看出使用該類進口物資并不劃算。
采購員要發揮“正能量”
解決備品備件成本降低難的問題,關鍵在于人的因素。實現鋼鐵企業和備件供應商的互利和諧,采購員的作用至關重要。
“貨比三家”和議價不到位問題。備品備件供應要求至少3家詢價比價,采購員都可以做到,但有時只是走了“三家詢價”的過程,卻沒有真正地去議價。例如:某車間計劃采購管道離心泵,定價為9200元/臺,共3家報價,甲9200元/臺、乙9500元/臺、丙10700元/臺。采購員理所當然地就選擇甲購進,但實際乙最終報價為8300元/臺。可見采購一定要有議價的力度。
源頭采購和代銷代購問題。有的備件完全可以從廠家購進,但實際供應廠家卻是貿易商或廠家通過外協購進。例如,某手動換向閥,供應商是江蘇某公司,購進價是1150元/臺,但實際生產廠家在山西榆次,而且該廠在鋼企所在地還有銷售公司,從鋼企所在地發貨價格為910元/臺。
供應商的心態問題。有的中小鋼企回款較慢,部分備件供應商以高于市場的價格供應,將風險考慮進去。隨著鋼廠在誠信方面的逐步改善,供應商的心態也會轉變。鋼企應考慮一個穩妥的方案,通過某種形式(如座談會)消除“額外價格”,確保誠信經營,和供應商攜手搭建雙贏的橋梁。
采購員的心態問題。多數民營鋼企設立監督部門,采購員應該正確認識與監督人員的關系。監督人員調查工作的宗旨是“對事不對人”,發現問題應予以處罰。實際上二者的根本目的和利益都是降低成本。監督工作對采購員起到時刻提醒的作用,被形象地比喻成“高速公路的護欄”。采購員要以“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工作理念來處理監督與被監督的工作關系,同時鋼企也有必要對采購員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大溝通力度。這包括監督系統與采購員的溝通、采購員與供應商的溝通、監督系統與調查對象的溝通,乃至監督系統與被調查供應商之間的溝通。監督系統能夠及時將調查信息提供給備件采購員,便于其及時調整采購對象和采購策略;采購員能及時、如實向監督系統反映備件采購工作中的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亦可對監督系統調查工作中的錯誤與不足如實反饋。
二是嚴格把關和準入。采購員應該樹立“正思想”,釋放“正能量”。采購工作與監督系統工作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針對少數供應商以次充好、胡亂加價的現象,經監督系統查實后,采購員應該立即對供應商進行制止與糾正。
三是建立“高薪養廉”的采購管理制度。“高薪養廉”首先能“養心”,即減輕采購員在經濟上的心理壓力,從而使其心情愉快、安心工作、思想上進;其次能“養廉”、“肅貪”,即采購員在經濟上寬裕后對金錢的獲取欲望就會降低,可以抵御非法利益的誘惑。而實行高薪養廉的企業在違反規定的處理上可以更加嚴厲,發揮“肅貪”的作用,同時采購員也會更加珍惜這份較高薪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