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區域合作化解產能過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國際鋼鐵協會(worldsteel)總干事埃德溫·巴松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在采訪中,巴松對中國鋼鐵業的未來表示樂觀。對于全球產能過剩問題,他表示,從全世界來看,目前的產能已經足夠滿足未來…
近日,國際鋼鐵協會(worldsteel)總干事埃德溫·巴松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在采訪中,巴松對中國鋼鐵業的未來表示樂觀。對于全球產能過剩問題,他表示,從全世界來看,目前的產能已經足夠滿足未來十年的需求了。對于中國來說,未來十年所需的產能主要取決于中國經濟增長的快慢,目前業界一致認為中國未來十年的鋼鐵需求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因此中國現有的產能足以滿足未來的需求。
中國鋼鐵業處于“積極的位置”
巴松開門見山地表示:“我認為目前中國鋼鐵業目前處在一個非常積極的位置”。
他稱,中國鋼鐵業具有三個優勢。首先是需求還在增長,過去中國的鋼鐵需求增速很快,今后雖然需求增速會減慢,但是需求仍在增長,這是很重要的。其次,中國的許多產能都是最近建設的,是很新的產能,可能比全世界任何地方的設備都要好,如果中國鋼鐵業找到辦法來解決一些目前存在的問題,那么中國可以成為一個非常有效率的鋼鐵生產國。最后,中國有一個愿意參與幫助解決問題的政府,并且有非常符合實際和有效的計劃來解決問題。同樣,中國鋼鐵業面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國內過剩的產能,另一個則是環境問題。
因此,巴松認為,雖然中國鋼鐵業目前面臨一些困難,但是經過這一時期后,中國鋼鐵行業的前景是很好的。當然,鋼鐵企業的命運與經濟周期的運行緊密聯系在一起,中國鋼鐵公司的未來也同樣受經濟周期運行狀況的影響。隨著經濟形勢好轉,中國鋼鐵企業將迎來好時光。
化解全球產能過剩須地區間的貿易與合作
巴松表示,產能過剩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除了中國,歐洲、獨聯體等國家和地區也有產能過剩問題。當然,目前中國在全球產能過剩中占有了很大的份額。因此,中國目前帶頭制訂實施一系列的計劃來化解產能過剩問題,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對于記者問到,從全球范圍來看,產能過剩地區的產能,有沒有可能轉移到一些目前供應不足、還在進口鋼材的地區時,巴松表示:“我不知道產能是否會轉移,不過產品可以轉移。”巴松稱,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地存在產能過剩,但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卻供應不足,所以產品可以從東北亞地區運送至東南亞地區。在尋求現有過剩鋼鐵產能的解決方案時,業界應該找到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舊的思維方式永遠是我們必須有自己的鋼鐵產能。而一個新的思維模式可能就是———如果各國不給貿易設置額外的壁壘,就可以通過不同區域之間的貿易,來平衡一個區域的過剩產能與另一個區域的供應不足,同時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國際貿易的一些特定規則規范下,盡可能自由和公平地開展貿易。
巴松還談到他曾聽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對此介紹的一些相關思路,并認為這些都是非常合理、非常現實的。比如,必須確保對新產能項目建設的申請進行評估;環保法律必須要貫徹到所有現存的鋼鐵產能中去,如果現有的產能不能符合環保法律的要求,那么就對其采取相應措施;鋼鐵產能必須盈利,要有合適的利潤,并由此對鋼鐵產能貸款政策進行區別和變化。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宏觀經濟企穩 短期鋼價難大漲 下一篇:期螺短期走勢偏弱 后期仍存上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