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最嚴厲削鋼政策效果難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作為國內產鋼第一大省,河北省內各區域如何在沉重的環保壓力下實現減產受到各界關注。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河北省宣布承擔6726萬噸減產任務后,省內鋼鐵重鎮唐山近期終于出臺最嚴厲削鋼…
作為國內產鋼第一大省,河北省內各區域如何在沉重的環保壓力下實現減產受到各界關注。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河北省宣布承擔6726萬噸減產任務后,省內鋼鐵重鎮唐山近期終于出臺最嚴厲削鋼政策,提出到2017年逐步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和60噸以下的轉爐,遠高于國家現行劃定的淘汰400立方米以下高爐和30噸以下轉爐的標準。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眼看全行業刮起限產風暴,鋼鐵重鎮唐山也必須做出表態。數據顯示,河北省年產鋼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而唐山地區鋼鐵產量則占到了河北省的一半,2012年達到了8107萬噸。
分析師指出,“動真格”或許成為2014年鋼鐵行業減產、治污的關鍵詞,而這也成為鋼鐵行業能夠得以生存發展的良劑。
從經濟發展的周期來看,以環保、消費、生態農業為主的軟經濟正逐漸地適應時代需要,并代替鋼鐵、機械、船舶等重工業,鋼鐵行業的實質性需求出現下滑,從嚴削鋼是對行業性負責的舉措。
不過,曾有業內人士質疑,大規模拆除高爐轉爐實際上是一種浪費。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公開稱,確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費,但有利于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的防治,符合國務院文件精神。同時,也有不少業內分析師坦言,近五年來,鋼鐵行業年年喊壓縮產能,但事實卻是越減越多,所以這輪減產潮能持續多久、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也不排除一邊限產一邊啟動新項目的可能。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淘汰鋼鐵落后產能關鍵在市場 下一篇:驚現環保“兩面派” 鋼企產能困境難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