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宗商品繼續走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市場輝煌難續,2013年大宗商品轉入下跌周期。過剩、錢緊、經濟減速和需求放緩,2014年能用來預判大宗商品的詞組同樣預示著這個市場將繼續走熊! 2014年,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規模的…
市場輝煌難續,2013年大宗商品轉入下跌周期。過剩、錢緊、經濟減速和需求放緩,2014年能用來預判大宗商品的詞組同樣預示著這個市場將繼續走熊。
2014年,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規模的步伐將持續,大宗商品會將貨幣政策正;嬋雰r格,整個市場面臨重新定價。國際黃金期貨首當其沖,金價繼續走低概率較大。更令市場擔憂的是,原油、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過剩局面或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寄希望于中國需求能消化未來的產量增長,但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或繼續減速,進而帶來需求下降,恐讓這種期望落空。
黃金
中國大媽難挽跌勢
2013年末,中國大媽再次掀起搶購黃金的熱潮。2014年,金價能否打個翻身仗,中國大媽能否戰勝華爾街大鱷引人關注
2013年,國際金價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全年下跌,從1696美元/盎司一路下滑,2013年12月31日跌破1200美元/盎司,跌幅近30%,創下1981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國際黃金市場一直難以擺脫美聯儲言論的影響。對于黃金走勢來說,美聯儲宣布于2014年1月開始退出量化寬松(QE)究竟是利空出盡還是影響剛剛開始,市場分析師眾說紛紜。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李寧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美聯儲退出QE預期不斷升溫,貴金屬價格大幅下跌。美聯儲宣布從今年1月起,將每月購債規模縮減100億美元。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表示,如果通脹和就業維持現在的溫和改善勢頭,縮減QE也將采取相應的步調,也就是說,在2014年每次議息會議上均適度縮減,直到年底最終結束QE。”
巴克萊銀行發布大宗商品投資報告指出,由于大宗商品供應充足以及美聯儲刺激政策收緊預期,2014年黃金將繼續承壓,并建議投資者在美聯儲開始縮減QE規模時做空黃金。
高盛也警告投資者,這場黃金下跌行情還沒結束。黃金價格在美聯儲宣布開始縮減用于刺激經濟的資產采購項目之后下跌,而情況在聯儲于未來幾年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的時候只會更糟糕。高盛集團的尤金·金恩(Eugene King)在報告中指出:“隨著美國方面有更好的數據,促使利率繼續上揚,我們預期黃金價格將會繼續下跌,導致對這種無收益資產的需求下降。”
高盛駐紐約大宗商品研究部主任Jeffrey Curri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如今美聯儲開始縮減QE后,各種資產價格都做出了反應,黃金也不例外立即反映在價格的變動上。金價很可能2014年一整年還會繼續下跌,至2014年底將進一步跌至1050美元/盎司水準。
在黃金下跌過程中,中國需求卻逆勢而行,越跌需求越旺。
花旗研究部近期在報告中指出,2014年黃金均價預計在每盎司1255美元,較此前預估下降。該行認為,未來中國實物金買盤能夠給予金價一定支撐。
不過,尤金則指出:“我們預計從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流出將會繼續,央行的采購速度也會放緩。雖然更低的價格會帶來更高的珠寶業需求,加上印度和中國對金條和金幣的現貨買盤也會增加,但是在我們看來,并不足以支持其價格。我們認為,黃金價格會在2014年跌至每盎司1144美元!
李寧預測:“2014年,美國經濟穩健增長的預期將繼續令風險資產受益,從而削弱市場避險情緒。對于貴金屬而言,預計2014年將以弱勢震蕩為主,黃金價格主要運行區間為1100-1500美元/盎司,由于下方面臨1100-1200美元/盎司的生產成本線支撐,使得金價長期處于成本線下方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若金價跌至1100美元/盎司下方,則可以適當增加倉位,具體時點上,可以選擇在年中6、7月的價格洼地為建倉時機。”
原油
頁巖油氣成“攪局者”
由于大宗商品供應充足以及美聯儲刺激政策收緊預期,2014年原油價格將繼續承壓
作為大宗商品市場的風向標,大宗商品投資者最需要把握的是國際原油市場風往哪兒吹。
令市場人士擔憂的是,油價不能承受增產的壓力。2013年12月,路透對27位分析師進行的月度油價調查顯示,2014年布倫特原油均價預計為每桶103.50美元,較此前一個月預計的104.10美元進一步下跌。而2013年均價在108.60美
元左右。
頁巖油氣的開采已經改變全球能源的供應格局。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評估,美國頁巖油資產約為58億桶,排名世界第二,僅次于俄羅斯的75億桶。北美地區的增產預期在2013年打壓紐約原油價格,使得紐約原油期價低于倫敦原油價格。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董丹丹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頁巖油產量將帶動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的日產量在2016年前達到每年80萬桶的增速,屆時日產量將達950萬桶,僅略低于1970年創下的紀錄高點960萬桶/日。2013年因為北美頁巖油產量的大增,非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產量從5300萬桶/日增至5500萬桶/日上方。2014年非OPEC供應量仍將延續2013年的上漲態勢!
德意志銀行預計,美國原油供應持續增長將支撐非OPEC國家原油產出,足夠令非OPEC國家原油供應超過2014年全球需求的70%。這將同時令倫敦洲際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格承壓。
為此,德意志銀行將2014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和紐約原油期貨均價預期分別下調10美元,至每桶97.50美元和每桶88.75美元。
國際能源署(IEA)在近期報告中將2014年OPEC的日供應量提高20萬桶,至2930萬桶。報告承認,這是為伊朗出口石油的重返市場“預留空間”,對組織內“其他石油生產國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
花旗集團研究部門稱,即將投入新的原油產能和美國供應持續增加,盡管有這些利空因素,但預計中東多數地區情勢不斷惡化,及目前石油供應持續中斷,將使油價得到支撐。該部門將2014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估從每桶99美元上調至108美元。
雖然2014年油價面臨供應充足的利空,但也有機構對全球原油消費較為樂觀。
國際能源署月報顯示,全球需求會在2014年有每天120萬桶的增長,至每天9240萬桶,相當于1.3%的增幅。報告指出,“相當強勁的經濟復蘇”以及美國國內更低的汽油價格都幫助刺激了這個世界最大石油消費國的需求。
該機構指出,考慮到美國方面的消費量反彈至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會相比之前的預期高出很多。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也在近期的報告中上修了2014年全球原油消費增量預估1萬桶,至每日115萬桶,并將2013年全球原油消費增量上調3萬桶,至111萬桶。
不過,OPEC進一步下調2014年各國對其原油需求的預估,預計2014年全球對該組織原油日需求量平均為2956萬桶,較前次預測下滑5萬桶;2014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增長104萬桶,與之前預估持平。
匯豐銀行全球調查部門發布報告,上調2014年及以后的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將2014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上調至每桶100美元,將2015年預期上調至每桶95美元。
巴克萊銀行近期發布大宗商品投資報告指出,原油生產的地緣政治風險有所下降,加之石油輸出國組織原油需求出現下降跡象,如該組織不采取措施降低原油產量,全球原油庫存將會大幅攀升,原油價格勢必承壓,預計2014年基準布倫特原油合約期貨均價可能出現最大8%的下跌。
董丹丹對記者表示:“原油市場從2008年的低點企穩回升后,自2011年開始進入寬幅震蕩格局,2014年該格局將延續。在新的供需格局下,2014年原油的震蕩中位將略有下移。按照統計規律,50萬桶/日的供需差會帶動原油價格上漲或下跌10美元。2014年原油市場日供需盈余56萬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的震蕩中位將下移至90至110美元/桶,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的震蕩中位將下移至80至100美元/桶。”
金屬
中國需求重挫預期
中國需求萎縮對大宗商品市場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尤其是在金屬等工業品上
2014年,對于金屬期貨來說,既面臨政策風險,也面臨供應過剩危機。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2013年11月7日宣布,強制要求交付排隊時間超過50天的倉庫對外的金屬交付量必須超過金屬存入量。LME還推出了一系列附加措施,包括強制倉庫交付更多的金屬,或者限制倉庫所能收取的租金金額,以打擊倉儲公司“侵犯客戶權益”的行為。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方俊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LME原有的規則令金屬出庫難度較高,使得國際有色金屬貿易環節的成本攀升,此舉一直飽受市場詬病。隨著新規則出臺,將縮減有色金屬庫存出庫的排隊周期,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市場的貨源更為充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金屬市場的價格走勢。但從中長期的影響來看,并沒有改變全球的供求格局,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政策的影響會逐漸弱化!
另外,供應過剩一直是困擾大宗商品市場的難題。市場機構預測,過剩局面將在2014年進一步惡化。
日本龍頭冶煉企業——泛太平洋銅業公司日前預計,2014年全球銅供應或將連續第二年高于需求,觸及5年高位。該公司高級執行官Yoshihiro Nishiyama稱,預計2014年銅供應將過剩64.3萬噸,為2009年以來最高。
供應過剩的主要原因是礦廠增產,且中國需求放緩。
國際銅研究組(ICSG)也預測,全球2014年精煉銅預計供應過剩63.2萬噸,因礦山新增供應將超過需求增幅。該機構統計,2013年全球銅礦產量較2012年增長3.93%,而2014年增速將提高到6.09%。
過剩局面還表現在其他金屬品種上。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近日統計,2013年1至10月份,全球鋁市場供應量較需求量超出108萬噸,全球鋅市場供應過剩12.3萬噸。
過剩憂慮讓機構紛紛調降銅價預期,高盛預計銅價將“顯著下跌”。
供應過剩同樣打壓鋅價。摩根大通報告指出,在需求方面,自2013年開始,中國國內鋅的產量加大,滿足了國內的需求,因此中國從世界市場進口鋅的數量減少了,使得世界市場對鋅的需求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因此未來國際市場上鋅價也將走低。
摩根大通報告還指出,雖然紐約商品交易所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切斷鋁的生產來源或降低倉儲量,但是仍不能阻止自2007年以來鋁的全球性供給過剩趨勢,預計未來一年,鋁價仍受過量供給的影響而被迫大幅走低。
農產品
全球豐收 繼續看淡
受增產預期影響,2014年糧食價格將總體看淡,只有玉米價格預期將會走高
受增產預期影響,2014年農產品期貨并不被機構看好。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喬·格勞伯指出,2014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有望增長。美國農業部預計,2013/2014年美國大豆產量將達8870萬噸,上年為8260萬噸。
全球來看,美國農業部發布月度報告預計,2013/2014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將達到2.84億噸,比上年的2.68億噸增長6%。其中,南美大豆豐產功不可沒。而創紀錄的產量規模可能壓制國際豆價。
德國商業銀行預期,大豆價格將會跌至每蒲式耳11.50美元,接近2012年1月份的水平。
德國漢堡的油籽行業刊物《油世界》主編托馬斯·梅爾科對2014年全球油籽和油粕前景持看空的觀點。梅爾科表示,雖然近期油籽和油粕的市場需求堅挺,但值得市場注意的是,大豆單產提高,而且油籽行業在物流方面面臨問題。
德國商業銀行表示,由于2014年小麥播種面積預期提高,產量也將再度高企,這將給價格帶來壓力。預計到2014年第四季度,芝加哥小麥期貨均價為每蒲式耳6.50美元,巴黎的歐洲小麥期貨均價為每噸190歐元。
不過,玉米可能是農產品期貨中值得期待的品種。德國商業銀行發布研究報告稱,芝加哥玉米期貨將在2014年走高,主要是因為2014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將降低。
2013年末,國際玉米期貨市場下跌,玉米期貨價格創下3年來的最低。法國興業銀行發布的分析報告稱,由于玉米價格相對低廉,也將促使南美農戶大幅提高大豆播種面積,同時減少玉米種植規模,這將制約下一年度南美玉米產量,進而提振玉米期貨走高。
鐵礦石
看“中國臉色”
在供給過剩和需求緊縮的雙重壓力下,預計2014年第一季度鐵礦石價格將大幅下降
2014年的鐵礦石市場將進入過剩時代,礦價將由需求決定。
世界前四大鐵礦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以及FMG均進入擴產高峰。
澳大利亞資源和能源經濟局(BREE)在最新發布的季度預測報告中稱,隨著更多的鐵礦石項目陸續投產,供應將顯著增加。
BREE預計,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鐵礦石出口國,2014年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量將達到7.09億噸,巴西出口量將達到3.52億噸,兩國合計增加鐵礦石出口量1.58億噸。
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CEO)Sam Walsh表示,2014年鐵礦石產能將提高,但價格疲軟,不過鐵礦石貿易仍值得投資。
BREE預計,2014年澳大利亞鐵礦石平均現貨價格預計為119美元/噸,這與2013年平均價格126美元/噸相比下滑7美元/噸。
為何全球礦商爭相擴產?市場人士認為,主要還是看好中國需求。
BREE預計,2014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將達到8.52億噸,與2013年7.93億噸相比增長7%,這主要歸因于中國鋼產量的持續強勁增長以及高品位國產礦產量增長受限。BREE預計,2013年全球鐵礦石貿易量達到12億噸,同比增長4%,2014年進一步增長9%至13.1億噸。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2014年鋼鐵需求預測成果稱,2014年國內外經濟環境趨好,鋼材需求量將小幅增加,預計2014年全國粗鋼產量將達到8.1億噸。按此計算,2014年中國的鐵礦石成品礦需求量將達到12.96億噸。如果按進口鐵礦石占70%計算,2014年中國將進口鐵礦石9.07億噸,比2013年增長10.2%。
高盛集團分析師指出,由于供給增加,仍不看好鐵礦石市場,預計2014年鐵礦石價格將持續下跌。
瑞信則建議,2014年第一季度做空鐵礦石。在供給過剩和需求緊縮的雙重壓力下,預計2014年第一季度鐵礦石價格將大幅下降。
摩根士丹利中國金屬及采礦副總裁張鐳則認為,雖然鐵礦石供應會增加,但2014年上半年鐵礦石的供應仍將偏緊,而需求方面,預計2014年中國鋼鐵業需求會增長3.1%至7.79億噸。據此,2014年第一季度鐵礦石價格將提升至130美元/噸左右,第二季度鐵礦石價格將提升至120美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