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成就鋼市 行業黎明初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對于近幾年來一直處于漫漫熊途中的鋼材期貨市場,多數期貨研究機構認為,2014年鋼鐵行業或將走出黎明前的黑暗,站在新一輪發展周期的起點上。霧霾和環境惡化下不斷加大的“環保”壓力,將成為…
對于近幾年來一直處于漫漫熊途中的鋼材期貨市場,多數期貨研究機構認為,2014年鋼鐵行業或將走出黎明前的黑暗,站在新一輪發展周期的起點上。霧霾和環境惡化下不斷加大的“環保”壓力,將成為有效削減鋼材剩余產能的主要手段,其實施效果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卻對中長期鋼材市場運行極其有利。
“2013年鋼鐵行業已見好轉,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大部分鋼鐵企業盈利將出現小幅改善。”華泰證券期貨研究所認為,中長期來看,整個鋼鐵行業供求關系、生產成本將會出現積極變化:鐵礦石價格長趨勢向下、鋼鐵產能精簡、下游需求穩定,是鋼鐵投資環境改善的三個最簡單直接的條件,顯現出強勁的改善跡象。由過去的長期失衡走向平衡,開始逐漸增添投資吸引力。
光大期貨研究所認為,“環保”成就鋼市,2014年鋼鐵行業黎明初現。我國經濟結構面臨轉型,粗放型經濟要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則淘汰過剩產能不僅在經濟上可行,在保護民生上也顯得頗為重要。本屆中央政府正逐步淡化地方政府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考核,政府職能方向開始轉變,地方政府逐步從當地鋼鐵企業利益捆綁中退出,以環保手段加速淘汰落后產能的可實施性越來越強。 目前政府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細顆粒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5%,山西省、山東省下降20%,內蒙古自治區下降10%。
“目前的‘環保’絕非昔日的‘環保’,而是有完整計劃及實施策略的‘環保戰役’,它對鋼鐵行業的意義絕非6000萬噸過剩產能,而是對鋼材價格進行重新定價,即增加了‘環保成本’后的鋼材定價,僅從環保這一項上來看,將使得噸鋼材的成本增加180元以上,鋼價的底部被抬高。這個成本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變成一個動態增長的變量。 此次‘環保’將成為有效削減鋼材剩余產能的主要手段,其實施效果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卻對中長期鋼材市場運行極其有利。”光大期貨研究所分析師呂肖華表示。
對于2014年鋼鐵價格走勢預測,光大期貨認為,中短期來看,2014年1季度之前,鋼材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其主要原因是“環保”造成供應下降且抬升噸鋼成本;其次就是原材料成本短期價格比較堅挺,礦石價格在1季度往往是上漲的。從供求來看,鋼材的終端需求相對穩定,其表觀消費增速與2013年基本相同,維持在10%附近。但粗鋼有效產能增速下降,產能利用率上升,鋼廠的盈利狀況好轉。
延伸閱讀
- 上一篇:27家鋼企和其它單位被吸納為鋼協新會員 下一篇:鋼鐵業擁抱互聯網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