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后鋼市面臨不確定因素仍需關注
來源:意達鋼材信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春節前夕,鋼材市場持續疲軟、低迷,呈現“價量齊跌”的走勢,春節之后的市場行情如何,經營者表示有所期待,但不抱太大指望,大都持謹慎心態,沒有盲目樂觀,認為影響行情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
春節前夕,鋼材市場持續疲軟、低迷,呈現“價量齊跌”的走勢,春節之后的市場行情如何,經營者表示有所期待,但不抱太大指望,大都持謹慎心態,沒有盲目樂觀,認為影響行情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還需重視和關注。
在采訪中,一些鋼材經營者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些影響春節后鋼材市場走勢的不確定因素主要體現在:
一是下游終端有效需求將逐漸釋放,支撐節后鋼價企穩。在春節之前,由于大批民工提前返鄉,一批建筑工程暫停施工,一些制造企業也因節日因素,對鋼材需求明顯減少,鋼廠和鋼貿商都面臨訂單銳減、銷售不暢、資金緊缺的壓力。據統計顯示,今年1月份,新訂單指數為33.5%,較2013年12月份大幅回落12.1個百分點,為2012年9月份以來的最低點。該指數已連續5個月處于50%以下的收縮區間,并跌至17個月以來的低點,顯示受市場低迷及季節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已降至冰點。同樣,流通領域的終端采購量也在下降,1月份的終端采購量環比下降21%,同比下降19%。春節之后,隨著氣溫有逐漸回暖,農歷十五之后,民工返城,各地的建筑工程恢復施工,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工程集中開工,拉動鋼材的需求,特別是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需求情況將會明顯好轉,這或許是節后鋼材市場企穩的一大利好因素。
二是鋼廠產能釋放受阻,供需矛盾有望緩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各地加大對鋼鐵企業的環保整治和淘汰落后產能力度,鋼產量持續呈現下降。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2014年1月上旬預估全國粗鋼日均產量199.68萬噸,旬環比盡管增長1.84%,但已連續兩旬在200萬噸之下。而在1、2月份,鋼廠檢修的不少,如華東地區有家鋼廠計劃于2月18日對熱軋寬帶檢修23日,預計影響熱軋板卷產量4.6萬噸。中南地區有家鋼廠3200m3高爐計劃檢修55天,影響鐵水產量約7000噸/天。2月16日-3月13日,線材生產線計劃檢修25天,影響線材產量5-6萬噸;轉爐、連鑄機均計劃同步檢修改造,影響棒材產量8-9萬噸。2月20日-3月7日,700mm熱軋生產線計劃檢修15天,影響板材產量約10萬噸。因素,節后鋼廠投放市場的資源增幅有限,供需矛盾或許不會明顯凸現。
三是市場資金緊缺的狀態略有緩和,終端和中端需求有望釋放。進入2014年1月份后,隨著年關資金緊缺因素的逐漸消除,上半月市場資金利率明顯回落,不過在春節前資金需求較大的情況下,下半月市場資金利率再度回升。據監測顯示,1月27日滬大額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為6.43‰,較去年末回落13.69%。2013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7.29萬億元,比上年多1.5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8.89萬億元,同比多增6879億元。截止1月20日,工農中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幣貸款投放已達4400億元,遠高于去年同期3000多億的水準,預計今年1月全行業新增貸款過萬億問題不大。春節過后,企業資金面一般都較為寬松,銀行信貸也會有所放松;市場資金面將有望逐步緩和,對鋼價走勢較為有利。
四是鋼材庫存量盡管有所減少,但仍居高不下。目前鋼貿領域的鋼材庫存量并不大,鋼貿商擁有的現貨資源普遍不充裕,下游終端用戶的備料庫存也不足,鋼廠的庫存增幅有限。中鋼協數據顯示,截至1月上旬末,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量為1214.2萬噸,較2013年12月下旬末下降了5.69%,但同比增幅仍高達25.7%。到1月24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1541.95萬噸,周環比增加89.3萬噸,增幅為6.15%,增倉速度較此前幾周明顯加快。從2013年12月20日起已經連續6周增倉,總體增倉幅度為17%。當前庫存仍遠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說明今年整體訂貨形勢仍較為嚴峻。
從上述這些不確定因素來看,對節后的鋼材市場行情具有利好的一面,也有利空的一面,相比之下,利好因此大于利空因素,因此一些經營者認為當前市場價格已經跌至低位,后期繼續下跌的空間不大,按照以往商家節后“開門紅”的慣例,市場拉漲心理較強。結合以上因素,節后鋼市有望趨穩回暖。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銀行陸續核銷壞賬 鋼貿不良貸款漸消化 下一篇:鋼鐵業微利困局短期難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