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鋼材代理商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材代理是貿易企業發展壯大,擴大影響力的必經之路。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成千上萬的人依然選擇了迎難而進,因為他們有他們的鋼材夢。新的一年來臨,祝愿有志的鋼材商們以更加積極的心…
鋼材代理是貿易企業發展壯大,擴大影響力的必經之路。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成千上萬的人依然選擇了迎難而進,因為他們有他們的鋼材夢。新的一年來臨,祝愿有志的鋼材商們以更加積極的心態來迎接明天,待從頭,收拾舊山河。這些年, 隨著全行業的日漸衰敗 鋼材價格的長期低迷,廣大代理商是日漸艱難,舉步唯艱, 怎么才能突破紅海行業, 在這個行業求生存發展 ,成為了眾多貿易商揮之不去的困擾。一方面企業要做大,手里連像樣鋼廠代理的帽子都沒有,企業何談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成本不可控,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成了擺在代理商面前的最大難題,代理商常年面臨著出廠價和市場價格倒掛的殘酷現實。
金融危機以前,鐵礦石還是長協礦制度,雖然隨著粗鋼產量的增長,礦石價格是水漲船高,但是談下來一般也就是幾十美金, 但是鋼材成品的價格可以達到4000、5000 甚至6000元/噸的價格,當時產能還沒有像現在這么膨脹惡化,鋼廠的盈利甚至可以達到單噸2000元/噸元以上的水平。鋼廠的高盈利,保證了代理商作為鋼廠的分銷渠道,基本上是不承擔價格波動的風險,貿易商為鋼廠提供資金支持,鋼廠為貿易商承擔價格波動的風險,鋼廠有足夠的盈利能夠保證代理商的基本利益,雙方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可惜好景不長,隨著產能的日漸膨脹,飽和到嚴重過剩,對鐵礦石需求的大幅增長導致了鐵礦石成本,常年維持在高水平的基礎上,以最近這幾年來說,普氏62%品味的鐵礦石均價都要達到120美元/噸以上,而鋼材成品的價格甚至要遠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鋼廠的效益一落千丈,高盈利變成了在盈虧平衡線上的掙扎甚至是全行業虧損。行業風險的不斷暴露,負面新聞纏身,信貸資金呆壞帳屢屢發生,銀行也終于失去了耐心。行業資金在急速撤離,連鋼廠也都面臨著洗牌的殘酷命運, 俗話說達則兼及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鋼廠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 哪還有余力顧的上廣大代理商的生存狀況。 更多時候, 鋼廠不但不能保證代理商的基本利益,甚至出廠價格常態化高于市場實際售價, 以貿易商的虧損來彌補自身的虧損。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貿易商做為鋼廠的分銷渠道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環境已經變了,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是多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去迎合市場的變化。鋼材市場的大部分代理商目前仍然堅持的是,鋼廠有什么賣什么, 有多少計劃量就賣多少量, 筆者對這一模式深不以為然。鋼廠自身都泥菩薩過江,是不可能兼顧貿易商的基本利益的, 貿易商更應該做的是,是借助鋼廠代理的平臺, 更加積極的拓展自身的渠道, 以平臺求渠道, 以代理基本量來求規模,以規模來求效益,通過品牌相互替代的特點和跨區域的價格差追求贏利。 筆者簡單以南京沙鋼代理舉個例吧 ,比如說就可以通過沙鋼安陽分廠成本上的優勢來實現量的突破,在完成沙鋼總廠任務的同時,在總廠和分廠常年存在價格差實際情況下,不斷地快進快出,在快速運轉中規避市場價格的風險,同時實現了平臺量的延伸,獲得平臺的額外收益。同時沙鋼、永剛、南鋼、馬鋼在南京統一歸類于一類品牌,相互替代能力極強,那么銷售沙鋼的同時, 完全可以積極主動向客戶推薦永鋼、南鋼、馬鋼等相近品牌,有價差就搬,主動出擊,企業不光是生存問題解決了,日積月累,還可以達到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品牌價值的提升又可以更便利的開拓工程類業務,通過對終端的直接和一條龍服務,不但擴大了銷售渠道,流通環節的減少,又實現了更大的利潤空間 。
最后筆者還想談談鋼材期貨和貿易商的關系。鋼材期貨上市以來,鋼材市場不少老板對鋼材期貨談虎色變,到處是某某某虧損的消息,其實不過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卻傳千里而已。 鋼材期貨對于貿易商來說不但可以提高資金的效率, 同時更是極端情況下對沖風險的理想工具。代理商平常最糾結的屯貨拋貨的行為,都可以通過鋼材期貨來化解資金壓力和對沖風險。鋼材期貨和現貨的價格雖然經常也會出現背離,但是從中期來說, 二者的價格走勢幾乎是一樣的,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假設行情來臨,以囤積1000噸沙鋼現貨計算,大概需要準備340萬的資金,如果以囤積2個月的時間來算的話,則還需要每月40/噸的左右資金成本,獲利兌現還是件費時費力的事。但是期貨上吃1000噸貨所需要的資金正常也不過40萬,占用的資金只是囤積現貨的一個零頭,而且后期的獲利兌現也遠沒有現貨那么勞心費力。如果遇到下跌行情,大把的庫存在手,人心惶惶下,又是買漲不買跌,難道眼睜睜的看這庫存大幅度貶值嗎?這時候完可以在期貨上賣出相等數量的現貨進行套保提前賣出 實現庫存的價格鎖定,某些有影響力的大代理商甚至可以利用手中的現貨為期貨服務,在市場低價拋售,既獲得了鋼廠補差,還可以壓低后期的資源成本壓低市場風險,在期貨上實現更大的收益,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那些對期貨聞虎色變的人,更多是不知怎么利用這一平臺為自己服務,簡單把期貨當成了賭漲賭跌的投機工具。 長此以往, 必然是撞的頭破血流,還是應該用更加客觀公正的態度去理解期貨,更好的為我所用。
鋼材代理是貿易企業發展壯大,擴大影響力的必經之路。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成千上萬的人依然選擇了迎難而進,因為他們有他們的鋼材夢。新的一年來臨,祝愿有志的鋼材商們以更加積極的心態來迎接明天,待從頭,收拾舊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