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工業產能狀況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鋼協表示,鋼鐵工業面臨的問題無法很快解決,產能嚴重過剩以及經濟結構調整,使得行業面臨的局面極為復雜。 “行業產能過剩或許超出想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去…
中鋼協表示,鋼鐵工業面臨的問題無法很快解決,產能嚴重過剩以及經濟結構調整,使得行業面臨的局面極為復雜。
“行業產能過剩或許超出想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去年中國鋼鐵產能過剩3億噸,相當于歐盟產能的近2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預測顯示,2014年國內鐵礦石進口量預計按年增加6%,達到8.7億噸,增幅較2013年的10.2%低4個百分點。預計今年鋼鐵產量將放慢增長步伐,可能達約3%,產量將為8.1億噸。而今年鋼鐵產品需求將增長3.2%,達7.15億噸,產需仍然供大于求。
李新創稱,人員安置是鋼鐵產能退出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按照河北省的任務安排,唐山市5年內要削減鋼鐵產能4000萬噸,估算任務完成后,將有十幾萬人需要就業安置。此外,債務風險是鋼鐵產能退出需要防范的風險之一。當前中鋼協會員企業的負債率高達70%左右,貸款總額達到1.3萬億元。加上非會員企業,全行業債務總額可能超過2萬億元。
過去一年中,盡管國家力推鋼鐵行業兼并重組,但效果卻并不明顯。根據工信部原材料司發布《2013年鋼鐵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2013年鋼鐵行業仍在擴張,新增產能仍有上升,而且國內鋼鐵業的集中度不升反降,高端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
同時,在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多數鋼材品種均處于過剩狀態,其中高端板材中的精品取向電工鋼和無取向電工鋼目前已供大于求。此外,鋼材市場出現的惡性競爭值得關注,企業價格戰加劇,鋼鐵企業長期實行的不給錢不發貨原則在一些品種上已難以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