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鋼企財務管理升級 六大轉型增效舉措發力
來源:鋼之家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行業財務系統積極采取措施,努力維護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行。”在2月28日召開的2014年鋼鐵行業財務工作座談會暨財務與價格工作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
“2013年,行業財務系統積極采取措施,努力維護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行。”在2月28日召開的2014年鋼鐵行業財務工作座談會暨財務與價格工作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對鋼企財務系統在2013年的努力給予了肯定。
朱繼民表示,在去年的財務工作會上,鋼協提出“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強財務管理,努力促進鋼鐵工業創新驅動新發展”的號召,各單位主動適應形勢的發展,全方位開展降本增效工作,拓展籌融資渠道,促進企業真正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
2013年,鋼企財務系統的主要舉措分為以下六大類:
一是全面開展“對標挖潛”活動,實現增效益的目標。沙鋼推進經營與生產無縫對接,壓降產成品庫存和原輔材料庫存;抓好以煉焦配煤、燒結配料、高爐配礦為主要內容的鐵前成本控制;優化營銷機制,全面推進網上招標采購、大宗原輔材料集團集中招標,實現了網上招標比100%,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寶鋼集團梅山鋼鐵一方面采取成本效率對標寧波鋼鐵、品種質量對標寶鋼股份(600019,股吧)本部的思路,全方位對標找差;另一方面學習寶鋼股份的目標成本管理,加強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追求相對成本競爭優勢,制造成本和加工成本明顯下降,熱軋綜合成本下降了300多元/噸。武鋼緊緊圍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加快推進由單純的生產經營型企業向質量效益型企業轉變,實施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動精益財務管理轉型,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華菱集團不等不靠、兩眼向內,2013年制定了挖潛創效72.35億元的目標,通過降低成本、調整結構、加大三項制度改革等措施,實現了扭虧為盈。南鋼堅持效益目標管理和成本倒逼機制,保證鐵前成本在江蘇省處于平均水平,推進工序降本,實現了2012年比2011年下降3.7億元、2013年又比2012年下降4億元的目標;在多年摸索的基礎上,對線材銷售價格與鐵礦石價格進行了相關分析,提出了“線礦比”指數,指導企業適時適度采購原料。石橫鋼鐵實施了用電車間避峰生產、成本每周核算、降低成本與職工工資掛鉤等措施,全年降低生產成本5億多元,保持了較高的利潤水平。
二是根據需求調配財務資源,通過調結構提高盈利能力。2013年,各鋼鐵企業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以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轉變了經濟效益狀況。寶鋼將資源優先配置盈利能力更強的產品,在直屬廠部總體鐵鋼欠產的情況下,實行經濟運行模式,直屬廠部中普冷、熱鍍鋅結構優化增效明顯,獨有領先產品的銷量進一步增長。興澄特鋼的品種結構經過“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三次調整,高檔重點品種(噸鋼毛利潤超過1000元/噸)的比例已經達到1/3,全公司已建和在建的探傷生產線達到了23條,從數量和裝備的先進性來看,都是全球之最。山東鋼鐵(600022,股吧)集團濟鋼面對板材市場不好的形勢,按照完全成本管理模式,全力推行高端、高效板材產品的研發和入市,提升產品差異化競爭的優勢,高端和特殊用途產品平均單位貢獻近200元,產品結構優化增效近2億元。馬鋼強調把有限資源向高附加值產品傾斜,推進重點產品增產增效,鍍鋅汽車板、熱軋酸洗板、硅鋼等重點產品產量和效益實現新突破,車輪產品、H型鋼造車材、海洋石油平臺用H型鋼等新產品增效明顯。中天鋼鐵在調整產品結構方面以軸承鋼、石油鉆井用鋼為抓手,加大汽車用鋼的研發力度,目前優特鋼比已達到70%以上,為企業增效提供了重要保證。
三是創新財務管理機制,轉方式求效益。河北鋼鐵(000709,股吧)集團唐鋼通過重點優化物流管控、調整物流組織模式、拓展社會業務等工作,實現噸鋼降本36.67元、物流費用總額降低2.39億元;通過推行日成本核算,嚴控工序成本,科學調配配礦結構和生產節奏,逐級量化分解降本任務,使經濟技術指標全面提升。天鐵集團采取了嚴控制造成本、降低采購成本、降低修理費、人工成本等一系列舉措,成本得以大幅降低。新武安集團進行了大力度的管理創新,通過管理降成本。原來,該公司大部分企業的薪酬體系以產量為導向,即噸鋼工資、噸鐵工資,造成片面追求產量的現象。現在,各企業都改為以成本控制計提工資的模式,以降成本多少計工資,調動了職工降本增效的積極性。
四是加快建設節能降耗項目,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河北津西抓能源創效,大力發展循環經經濟,打造新的效益增長點,先后投資10億元用于二次能源回收項目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13年自發電比例達到50%以上,實現能源創效1.7億元。九江線材在煤氣發電、燒結余熱發電、轉爐和加熱爐飽和蒸汽發電、干熄焦發電的基礎上,2013年又投資1.8億元建設2×65兆瓦高溫超高壓中間再熱煤氣發電項目,實現高爐轉爐煤氣“零放散”,自發電比例達到75%以上。邢臺德龍采取了低庫存戰略和對標挖潛、循環經濟、大力使用節能降耗新技術等措施,效果顯著。該公司先后實施了廢氣余熱發電、水渣微粉、鋼渣處理等循環經濟項目,對整體降低成本和效益的實現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其中水渣微粉實現每噸增效近100元。晉城福盛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投資建設了高爐爐頂余壓透平發電、2×90萬噸水泥超細微粉等一批節能減排綜合利用項目,每年可綜合利用高爐礦渣180萬噸,節能20萬噸標煤,綜合能耗可降低30%以上。
五是強化財務管理的中心作用,維護資金鏈安全。酒鋼針對新增融資較為困難的情況,加大了與各大銀行的協調、合作力度,總體融資規模與今年初相比基本持平。同時,全面開展應收賬款的清理工作,對于重點應收賬款制定專項清欠計劃,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降低了應收賬款比例,保證了資金鏈安全。太鋼成立財務公司,通過資金管理,全年創效8000多萬元。河北鋼鐵集團唐鋼與德高商定11億美元的結構性海外融資,改善了融資結構,融資成本降低了10億元以上;對鐵礦石進口業務采用遠期信用證和海外代付方式,年融資6億美元,降低融資成本1億元。
六是積極培育發展非鋼產業,擴大提高企業效益的渠道。新余鋼鐵以其控股公司江西新華金屬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資產重組的主要平臺,將新鋼特鋼公司鋼絲業務分離給新華公司,分拆新華公司鋁包鋼業務和彈簧鋼絲業務,并與比利時貝卡爾特公司進行合資;通過新華公司以股權交換的方式,獲得沙鋼集團旗下張家港宏興金屬制品有限公司50%的股權;通過系列資產重組,與外資、民資強強聯合,有效提升了細分領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冷水江鋼鐵從2002年就引入民間資本,采用職工內部入股、企業參股的形式,推進民營化改造。該公司一方面籌集資金推進技術升級和工藝改造;另一方面實施全員持股,使員工積極性高漲,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目前,該公司噸鋼人工成本保持在75元/噸左右,使整個公司從瀕臨破產走向跨越式發展。華菱在對外投資與引進外資工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目前,華菱投資的澳大利亞FMG已成為年產1.55億噸的世界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華菱早期出讓部分股權給安賽樂米塔爾集團,給華菱集團帶來充足的資金和技術合作機會。柳鋼成立非鋼產業開發總公司,對非鋼企業進行集中、優化管理,改組、合并20多家子公司,逐步建立起以鋼鐵產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機械制造、建筑施工、運輸業、 “三廢”處理利用、工業貿易、食品加工、旅游業開發、醫療衛生等產業為龍頭的非鋼產業體系。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莫讓銀行“談鋼色變” 下一篇:鐵路貨運價格上調 物流成本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