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進口中國鋼材為何急劇下滑?
來源:中國鋼鐵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最近幾個月來,美國進口中國鋼材越來越少,不光是絕對數量越來越小,中國鋼材的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小。這是為什么呢?中國鋼材出口量不是越來越高嗎?為何到美國的鋼材出口量卻越來越小了呢?難…
最近幾個月來,美國進口中國鋼材越來越少,不光是絕對數量越來越小,中國鋼材的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小。這是為什么呢?中國鋼材出口量不是越來越高嗎?為何到美國的鋼材出口量卻越來越小了呢?難道是中國鋼材在美國越來越不受歡迎了嗎?對于這個問題,現在是時候該引起中國鋼鐵生產商、貿易商、行業協會乃至政府有關方面人士的關注和反思了。
美國進口成品鋼材統計數據(原始數據來源于美國鋼鐵協會)顯示,8月份中國鋼材進口量為14.2萬噸,環比7月份大幅下降(降幅高達44.7%),創今年前8個月新低,不足去年月平均值24.1萬噸的60%,甚至低于2013年中國鋼材進口量14.3萬噸的月平均值。與此同時,其在美國成品鋼材進口總量中的所占比重也下降至6.3%,環比7月份下降4.5個百分點,不僅低于2014年9.4%的平均值,也低于2013年7.6%的平均值。9月份,美國對中國鋼材進口量進一步下降至13.1萬噸,其所占比重與8月份基本相當,為6.5%。
10月份,中國鋼材進口量再度急劇暴跌,比9月份減少一半以上,僅6.2萬噸,其所占比重環比減小3.5個百分點而低至區區3.0%。然而,對于這個月美國成品鋼材進口總量來說,卻比9月份的最終數據提高了1.4%。據美國鋼鐵協會估算,10月份美國進口成品鋼材所占市場份額為26%,也較9月份提高了大約1個百分點。分析比較近3年來的有關進出口數據可以發現,10月份美國進口中國成品鋼材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比重,都創造了歷史新低。這對于粗鋼產量占全球半壁江山且國內鋼材產品嚴重供應過剩、每月鋼材出口量在1000萬噸左右的產鋼大國來說,無疑是奇跡般地“穿上了小鞋”。
今年5月份,美國進口中國成品鋼材曾經多達27.4萬噸,占比達到11.0%(這兩個數據都已成為今年的“峰值”)。而在5個月之后的10月份,進口量卻不及當初的一個小零頭(四分之一),所占比重也不足當初的三成。據筆者研究,美國進口中國成品鋼材數量最多、比重最大的月份都是2014年4月份,進口量達到37.7萬噸,占比達到15.2%。這也是中國唯一的一次對美國鋼材出口量超過韓國(去年4月份美國進口韓國鋼材36.4萬噸,其占比較中國鋼材小0.5個百分點)而成為美最大鋼材進口國。對比今昔,美國進口中國成品鋼材高峰與低谷之差竟然達到3 1.5萬噸(去年4月較今年10月份高出5倍以上),所占市場份額縮小4倍多。這未免變化太大,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2015年前10個月,美國成品鋼材進口總量為2488.6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5%。據美國鋼鐵協會估算,美國成品鋼材進口市場份額大約為30%,基本上繼續保持著前三季度的市場份額水平。美國進口成品鋼材市場份額曲線顯示,今年前5個月進口成品鋼材市場份額均在30%以上,而自6月份以來,進口鋼材市場份額則均在30%以下,總體上一路下滑趨勢非常明顯。從美國進口成品鋼材主要來源國家(地區)來看,前10個月累計進口量最多的國家仍然是韓國,為390.2萬噸(占比15.7%),比去年同期下降5.7%;其次是土耳其,為224.7萬噸(占比9.0%),同比增長三分之一以上,增長率高達35.5%;第三是中國,為197.1萬噸(占比7.9%),同比降幅達兩成,增長率為-19.8%;第四是日本,為176.6萬噸(占比7.1%),同比增長一成,增長率為10.1%;第五是德國,為118.1萬噸(占比4.7%),同比增長三成以上,增長率為30.8%;第六是巴西,為112.7萬噸(占比4.5%),同比暴增一倍多,增長率高達110.5%;第七是中國臺灣,為99.3萬噸(占比4.0%),同比增長10.5%。除此之外,美國還從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累計進口成品鋼材1169.9萬噸,同比下降10.5%。
10月份,美國海外成品鋼材進口量最多的國家是韓國,初步統計數據為32.0萬噸,較9月份進口量最終數據增長26.8%;其次是土耳其,進口量為26.0萬噸,較9月份進口最終數據增長近9成,增長率為89.8%;第三是巴西,進口量為13.0萬噸,環比增長三成,增長率為29.5%;第四是日本,進口量為12.2萬噸,環比9月份進口最終數據下降近3成,增長率為-28.6%;第五是中國臺灣,進口量為11.8萬噸,環比增長9成多,增長率高達94.1%。第六是德國,進口量為8.0萬噸,環比減少四成半,增長率為-45.5%。中國對美國的鋼材出口量僅6.2萬噸,環比減少一半以上,增長率為-52.8%。10月份,美國還從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進口成品鋼材共計95.7萬噸,較9月份進口最終數據下降6.3%。
進入2015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由減緩到停止,再微弱復蘇。10月份美國鋼鐵進口量環比適度回升,進口鋼鐵市場份額也稍有擴大。目前,進口成品鋼材在美國所占的市場份額仍然高達26%,雖然這一水平是自2014年7月份以來的次低水平(最高水平發生在今年1月份,達到34%以上,最低水平是今年9月份,大約為25%),但是卻讓世界鋼鐵業看到了一絲曙光。然而,美國進口鋼鐵市場的緩慢復蘇和份額的回升,并沒有給中國鋼鐵帶來利益和實惠。恰恰相反,中國鋼鐵在美國所占的市場份額卻在急劇萎縮,這個月到美國的鋼材出口量環比9月份減少過半,僅占美當月成品鋼材進口量的3%,不及韓國同期出口量的五分之一。看來,中國鋼材出口到美國的確是不受歡迎的。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種極其反常的表現簡直不可思議,實在令人痛心。我們捫心自問: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我們的差距到底在哪里?誠然,美國本土鋼企極力“排外”、美國政府架設“反傾銷”、“反補貼”貿易壁壘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一種理由。但是,如果只是抓住這些“把柄”而不進行更深入的認識和更深刻的反思,對于破解當前中國鋼材出口美國快速滑坡的“困局”顯然是無濟于事的。因為美國方面這樣做絕不僅僅是針對中國鋼廠,而是針對所有有同樣“違規”行為的任何其他國家的鋼廠,僅僅這些理由是不夠充分的,也就不能令人信服。所以,中國鋼鐵生產商還需要從自身的“基本功”上查找原因。
讓我們看一看今年1~10月份美國方面各主要鋼材品種的累計進口量情況。據美國鋼鐵協會統計,熱軋薄板進口量最多,達到308.0萬噸;熱浸鍍鋅板帶次之,為265.7萬噸,之后是管線管、冷軋薄板和油井管,分別為211.5萬噸、210.7萬噸和190.9萬噸;再之后是螺紋鋼筋、中厚板卷、定尺中厚板、線材和熱軋棒材,分別為158.6萬噸、157.5萬噸、120.2萬噸、119.9萬噸和113.5萬噸;其它鋼材品種累計進口量均在100萬噸以下,分別是:各種其它金屬涂層板帶84.4萬噸、標準管81.7萬噸、重型結構型鋼68.8萬噸、冷拉鋼絲68.3萬噸、鍍錫板58.2萬噸和機械管45.8萬噸。
對比一下中國鋼材產品出口的優勢和劣勢,也許我們能夠稍微有所醒悟:我們的熱軋薄板和冷軋薄板技術水平夠高嗎?我們的熱浸鍍鋅板帶質量夠硬嗎?我們的管線管和油井管符合美國標準嗎?還有其它一些頗受美國用戶歡迎的鋼材品種,等等,我們的鋼材產品除了價格之外,還有很強的競爭力嗎?也許對于其中大多數鋼材產品,我們的技術水平能夠達到,但是在實際生產時這些產品的合格率和成材率很低,經濟上太不合算,同時,我們的服務水平目前也跟不上,因此,我們不能較多地出口能夠令美國用戶滿意的這些鋼材產品。
作為粗鋼產量占全球一半的世界最大產鋼國家,按道理說,我們向世界最大經濟體輸出的鋼材也可以占其總進口量的一半。然而,實際情況是,今年前10個月我們中國(大陸)出口美國的鋼材占比(指美國進口中國鋼材占其當期鋼材進口總量之比)平均值是7.9%,比2014年9.4%的全年平均值低1.5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創造歷史新低,占比僅3.0%。毫無疑問,中國這個月對美國的鋼材出口量已經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或地區,甚至只有中國臺灣對美國鋼材出口量的將近一半!在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供需關系嚴重失衡、鋼材價格狂瀉不止、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當下,無論是我們的鋼鐵生產商,還是鋼材貿易商、行業協會乃至政府部門等等有關方面和人士,都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加以反思,更多地謀劃應對措施,積極創新,主動出擊,從根本上扭轉中國鋼材出口美國難的被動局面。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