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國產化穩步推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作為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中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國產化工作,目前在國家能源局的統一部署下穩步推進,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承擔國產化樣機研制任務的閥門制造…
作為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中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國產化工作,目前在國家能源局的統一部署下穩步推進,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承擔國產化樣機研制任務的閥門制造企業嚴格按照本次國產化任務的時間要求,加強技術研發與攻關,并于2011年12月初陸續具備樣機鑒定驗收的條件。為此,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于2011年12月7日、12月25日及2012年1月7日分別在上海市、開封市和大連市,先后組織召開了三次“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產化關鍵閥門樣機鑒定會”。
據了解,閥門是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關鍵配套產品,是保證機組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設備之一。近年來,隨著機組的大型化、清潔化趨勢,600MW、1000MW超(超)臨界機組逐漸成為主力火電機組,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三大主機”的國產化取得重要進展,已完全能夠自主設計制造,但閥門等電站輔機的國產化一直是薄弱環節。一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中約有500多臺高端閥門,90%依賴進口,進口閥門價格昂貴,投運后的維護和更換費用也很高。國產閥門的價格約為進口的50%左右,根據國家能源局有關文件要求,所有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產化一類閥門,直接在國內采購。推進火電機組高端閥門國產化,可有效降低電力建設成本,提高電力行業競爭力,還能推動我國閥門制造業的技術進步、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通過這三次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產化關鍵閥門樣機鑒定會,14家閥門制造企業所承擔的82臺國產化樣機結構設計合理,符合研發技術規范的要求,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均達到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部分樣機達到國際同等水平,得到電力設計院、主機廠及電廠用戶的肯定,全部通過技術鑒定。在通過國家級技術鑒定后,接下來將進入終端用戶招投標,積極推進國產化工作,為用戶做好服務,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國產化將會結出豐碩成果。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卡特彼勒將擴大徐州生產基地產能 下一篇:重汽大齒公司兩研發項目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