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億掛牌出售環衛資產 中聯重科否認利益輸送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23日,中聯重科在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子公司長沙中聯重科環衛機械有限公司(下稱中聯環衛)80%股權,掛牌底價為32億元! ‘斕,中聯重科董秘申柯向證券時報記者坦承:出售中聯…
當天,中聯重科董秘申柯向證券時報記者坦承:“出售中聯環衛,公司是忍痛割愛。”他回應了外界對為何急于出售高增長資產、標的資產評估是否合理的質疑,并就外界質疑潛在買家中聯重科股東弘毅投資和中聯重科管理層持股的長沙合盛投資參與競買涉嫌利益輸送作出解釋,稱股權轉讓以公開掛牌方式進行,任何人都無法干涉成交價。
剝離環衛聚焦主業
資料顯示,中聯環衛2009年~2011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86億元、2.05億元、3.63億元,2010年和2011年同比增幅分別為10.2%和77.1%。
對于這樣的優質資產,公司為何急于脫手?申柯表示,公司環衛設備業務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60%,換言之,公司主導產品全國的市場規模也就50億元左右。“公司發現環衛產業雖然前景遠大,但必須實現由目前設備制造向公用事業運營的經營模式轉變。這一模式的轉變不僅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需要大規模的資源投入,形成與工程機械制造主業爭奪資源的尷尬局面,兩相權衡,公司還是決定忍痛割愛。”申柯直言。
“中聯重科目前排名全球工程機械第八名,要想繼續保持領先甚至提升排名,集中全力發展工程機械主業是必要的。”申柯表示,剝離環衛業務后的中聯重科,將繼續以制造為核心,通過完善工程機械制造的價值鏈,進一步提升主業市場空間和盈利能力,用3到5年的時間,再造一個中聯重科,跨入世界工程機械前三強。
賬面溢價逾九成
公告顯示,中聯環衛80%股權的掛牌交易底價為32億元(即全部股權價值為40億元),該掛牌底價較評估值溢價15%,較賬面值溢價逾九成。
據悉,環衛業務是中聯重科2003年為解決混凝土泵車生產銷售的專用車資質而收購進來的業務。當時包含產品品牌、專用車生產資質等無形資產在內,共計作價1.27億元,而此次轉讓,這一資產在不含品牌和專用車資質的前提下還作價40億元,8年收益30多倍。中聯環衛2011年實現凈利潤3.63億元,40億元的交易底價相當于11倍市盈率,而中聯重科目前市盈率不到9倍,溢價約20%。如果按照掛牌底價計算,此次出售將為公司帶來32億元的營業外收入,增厚每股收益0.17元。
據了解,湖南省國資委委派的審計評估機構對中聯環衛業務作出了全面的審計評估,評估結果在內部公示后,已報湖南省國資委備案。
申柯透露,掛牌交易完成后,還將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決定,以保證國有資產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股權轉讓公開競價
此前資產出售公告披露,中聯環衛的潛在買家,可能是中聯重科的股東弘毅投資,以及中聯重科管理層持股的長沙合盛投資,因此,有投資者質疑股權轉讓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申柯表示,此次中聯環衛的股權轉讓,將通過公開掛牌競價的方式進行。凡是符合舉牌資格要求的任何企業、人士均可以參與掛牌交易。掛牌交易最終的成交價格是由參與競標的投資者經過競價后確定的,“這是一個市場化的價格發現過程,任何人無法干涉成交價格的最終形成。”
據了解,長沙合盛即使能夠最后參與收購中聯環衛,其持股比例也不會超過20%。有市場人士認為,長沙合盛的參與似乎只是為了增強后續接盤者的信心,為中聯環衛賣個好價錢。
申柯認為,中聯環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如果能夠成功實現經營模式轉型,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該價格應該是合理的。公司歡迎有意于進入這一行業的投資者積極參與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