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鋼縮影:民營鋼企遭遇盈利瓶頸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收入第一利潤第七——— ●企業連線 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列“民企500強”第一 1463.13億元和36.8941億元,這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沙鋼”)交…
收入第一利潤第七———
●企業連線
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列“民企500強”第一
1463.13億元和36.8941億元,這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沙鋼”)交出的成績單。
前者是企業去年的營業收入總額,根據全國工商聯29日公布的2010中國民營企業500家分析報告,這一數額高居榜首。后者是企業去年的稅后凈利潤,在民企“500強”中排名第七。
在如今產能過剩的鋼鐵業,民營鋼鐵企業既有機制靈活、成本低廉的優勢,也面臨著企業如何做大做強的瓶頸。
沙鋼面臨的挑戰,正是國內眾多民營鋼鐵企業的縮影。
降本增效,企業的主要任務
雖然產量規模并不能排在國內鋼鐵企業的前三位,但沙鋼的盈利能力一直為業內所稱道,即使是在受國際影響的前兩年。金融危機
沙鋼一位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過去的一年,公司主要在做兩件事,一是貼近市場加快產品開發,二是繼續降本增效。
事實上,沙鋼所處的市場環境并不獨特,東有寶鋼,南有蘇鋼,西有南鋼和馬鋼。
不過,沙鋼的產品結構比較多元化,而且更加貼近市場。
與國內同行相比,沙鋼的財務成本、期間成本,以及分攤折舊都較低,比如沙鋼的噸鋼到材成本只有200元,而一般的企業要三四百元。除了“省錢省到了骨頭里”,沙鋼也在通過循環經濟提高盈利能力,比如沙鋼95%以上的工業“三廢”都實現了循環利用,一年循環利用的效益達20億元。
做大做強,民營鋼企撞“玻璃門”?
雖然沙鋼營業收入高居民企“500強”第一,但說到盈利能力則并沒有那么“耀眼”。
當然,這與企業所處的鋼鐵行業這一大背景有關。
由于存在長期的產能過剩以及礦石等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鋼鐵行業經常會在成本線上掙扎。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就告訴本報記者,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鋼廠的銷售收入利潤率可以達到7%~8%,更好的甚至可以達到10%,就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這一指標也在4%~5%,但在2009年下滑到了2.9%。
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也曾指出,今年的市場肯定比2009年有所好轉,但也不能樂觀,因為鋼鐵行業的外部環境并不是很有利,比如鋼材的漲價和原材料漲價不能同步,受鋼鐵上游原料和下游用戶的擠壓,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可能不比2009年高。
因此,沙鋼希望與國內一些大型鋼廠一樣,通過收購兼并提高產能規模和產業集中度。不過,與傳統國有鋼鐵巨頭相比,沙鋼的重組和收購阻力更大。
沙鋼一位內部高層就對本報記者坦陳,雖然從目前來看,鋼鐵業對國有和民營企業的政策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實際操作中還希望更加一視同仁。比如國內并購,除了收購時機,重組國內鋼鐵企業的障礙不是資金問題,而是觀念。“在國家發布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也只羅列了寶鋼、鞍鋼等國有企業的重組,而又有多少地方政府愿意將自己的鋼鐵企業與民營企業重組?”
據記者了解,在2010年,沙鋼集團為自己定下的目標是鋼產量突破3000萬噸,鋼材產量290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1650億元。企業表示,今年會繼續細化成本控制,力爭在煉鋼煉鐵等各項技術指標上都能達到國內前五名的水平。(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我國煤炭生產已超安全產能 下一篇:邢臺德龍鋼鐵公司節能減排拆高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