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煉鋼品種、質量提升研討會”在濟南圓滿落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時間:2015年4月24日
地點:濟南龍都國際大酒店
承辦單位:冶金交流中心
會議內容:
2015年煉鋼品種、質量提升研討會于2015年4月24日-25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河北省冶金學會聯合天津、江蘇、山東、陜西五省市冶金學會共同主辦,冶金交流中心承辦。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鋼鐵研究總院、鞍鋼、新冶鋼、天鋼、舞鋼等單位及科研院所80余家企業參與本次研討會,參會人員170余人。
會議由河北冶金學會秘書長陳冬主持,山東省金屬學會秘書長金慶珍代表主辦單位向大會致詞。大家圍繞煉鋼品種和質量提升這個主題,從潔凈鋼冶煉、提高連鑄坯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等多個角度開展了相關的專題報告和技術探討。
北京科技大學王新華教授做題為“高端特殊鋼材冶金質量穩定性控制技術”的報告。王教授指出:國產高端重要鋼材性能不穩定,很大程度源于冶金質量控制不穩定,主要表現為鋼中夾雜物尺寸大和鋼凝固缺陷控制(偏析、裂紋、疏松等)問題。高端產品冶金質量穩定性控制主要取決于管理、裝備、原料、生產操作以及關鍵工藝技術,并以超低氧鋼中大顆粒Ds類夾雜物控制為例,指出應著重關注內生夾雜去除(精煉過程控制)、鈣處理、澆鑄過程鋼水二次氧化及凝固過程大尺寸夾雜物控制等方面。
上海大學翟啟杰教授助手仲紅剛做題為“脈沖磁致振蕩凝固細晶技術及其在連鑄中的應用”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脈沖磁致振蕩凝固細晶技術的原理及實驗室實驗情況,同時結合其在蘇州鋼廠開展的工業試驗,進一步確定了本項技術的有效性,其對提高連鑄坯質量提供的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鋼鐵研究總院吳巍教授的助手倪冰博士做題為“微小相去除夾雜物的實驗研究”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向鋼液中引入碳酸鹽誘發產生氣泡和液滴,促進Al2O3等夾雜物與微小相顆粒的碰撞、聚集和長大,可以提高鋼液的潔凈度。通過在真空感應爐中開展高溫實驗,實驗后鋼水全氧含量的降低40%以上,夾雜物面積比率的降幅達到50%,夾雜物個數的降幅達到50%以上,為潔凈鋼生產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趙成林高工做題為“管線鋼夾雜物控制的工藝技術研究”的報告。報告針對高潔凈度管線鋼的生產,從管線鋼中不同類別、不同形態夾雜物的產生原因入手,對三條管線鋼煉鋼工藝路線對鋼質潔凈度的影響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工業實踐,理論聯系實際,報告內容對各廠的潔凈鋼生產均會產生較大的指導作用。
武鋼研究院特聘教授伊薩耶夫做題為“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SLA steel”(低合金高強鋼的質量改進)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結晶器喂鋼帶技術的原理及實施方式,并介紹目前已經與山東鋼鐵集團就本項目計劃開展合作。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潘明旭高工做題為“高品質特鋼煉鋼工藝技術與應用”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新冶鋼公司煉鋼工藝的技術進步情況。青島鋼鐵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亓奉友高工做題為“青鋼特種焊接用鋼的開發”的報告,系統介紹了青鋼特種焊接用鋼的開發情況。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鄧志勇高工做題為“板坯角部裂紋分析與控制”的報告。介紹了通過控制鋼中氮含量、降低結晶器冷卻水量及二冷水量、提高角部溫度從而降低板坯角部裂紋產生的工業實踐。舞陽鋼鐵公司付冬陽高工做題為“電爐冶煉工序鋼液氮含量的控制工藝研究”的報告,介紹了鋼水氮含量控制的各種措施及效果。
會議中,參會代表踴躍與專家交流互動,會后各參會代表對本次會議的組織、安排和形式給予了高度評價,希望冶金交流中心繼續搭建此類交流平臺,加深鋼鐵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深化煉鋼研究部門、煉鋼服務企業與鋼廠的合作,共同將煉鋼技術推向新的頂峰!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