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三個百萬噸級再生不銹鋼制品項目投產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聯資訊消息,今年1至10月,梧州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1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1%;固定資產投資23.19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88.36%;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9.95億元,占任務…
鋼聯資訊消息,今年1至10月,梧州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1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1%;固定資產投資23.19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88.36%;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9.95億元,占任務的95%;稅收完成1.27億元,同比增長35.1%。目前,金海、永達、鑫鋒三個100萬噸級再生不銹鋼制品項目已投產,預計今年園區企業可完成工業總產值300億元。
據了解,梧州市是洛湛鐵路、連接珠三角和東盟的高速公路交匯點、西江黃金水道的匯聚地,離占全球不銹鋼交易量1/3、全國交易量2/3的集中交易地佛山市,僅246公里。依托西江黃金水道開發,新盈特鋼、豐盈不銹鋼、永達鋼鐵、金海等10多家再生不銹鋼企業“相中”梧州,梧州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已形成再生不銹鋼板重熔-熱軋-退火酸洗(半成品)-深加工(冷軋)型材一體化的產業集群區。
鋼聯資訊獲悉,梧州市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始建設于2010年,是梧州市建設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已投產的5家企業,年產不銹鋼制品145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02.75億元,創稅1.1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6月28日,金海不銹鋼有限公司一期點火試產,年產再生不銹鋼制品50萬噸,目前已達到日產不銹鋼1500噸的生產規模。在金海項目的推動下,三條冷軋生產線也在7月份正式投產,目前每天生產不銹鋼薄板100噸。金海二期工程占地面積350畝,計劃投資6億元,今年11月舉行開工儀式,計劃建設26條冷軋生產線,計劃于2013年6月底前建成投產,項目達產后冷軋不銹鋼簿板30萬噸/年,可以廣泛用于不銹鋼下游制品生產。
永達二期項目今年6月30日正式投產后,建成熱軋生產線一條,形成了年產再生不銹鋼60萬噸的能力。永達鋼鐵有限公司100萬噸不銹鋼制品技改項目分三期建設,建成后將實現年加工不銹鋼寬帶鋼100萬噸、HRB500E螺紋鋼30萬噸,年產值141.8億元。去年一期工程投產,建設規模為年生產不銹鋼板坯60萬噸、螺紋鋼30萬噸,年產值約69億元。
梧州市鑫峰特鋼有限公司建設規模為年產100萬噸再生不銹鋼制品及年產30萬噸鋼筋混凝土用熱軋鋼筋,建設工程由廢不銹鋼重熔-連鑄車間、不銹鋼熱軋車間、退火酸洗車間、冷軋車間、制管車間、螺紋鋼熱軋車間、倉庫、制氧車間、主配電室、環保設施及其他公輔設施組成,項目建設工期36個月。該項目于2011年12月開始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梧州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將引進廢不銹鋼鐵再生加工企業4家以上、不銹鋼制品企業40家以上,年產再生不銹鋼帶鋼、寬帶鋼300萬噸及制品150萬噸,產業產值超1000億元,稅收超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