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 商務部稱人民幣FDI爭取9月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 8月2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商務部日前出臺了關于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人民幣FDI)有關問題的征求意見稿,允許外國投…
國內宏觀
商務部稱人民幣FDI爭取9月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
8月2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商務部日前出臺了關于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人民幣FDI)有關問題的征求意見稿,允許外國投資者以境外合法獲得的人民幣依法來華開展直接投資活動。該政策爭取在9月份實施。
豬肉價格果然“假摔” 重回高位“力頂”8月CPI
(每日經濟新聞)
7月中旬豬肉價格的暴跌行情,果然是“假摔”。這次暫短的回落,最終僅持續了10天就宣告結束。8月份豬肉價格可能要比去年同期高出50%左右,對CPI的拉動力將有增無減,以時下豬肉價格的走勢來看,8月份CPI應和7月份相當,甚至可能超出。
7月使用外資增速重回兩位數 貿易順差“降調”未變
(上海證券報)
在經歷6月微增2.83%的“急剎車”之后,7月份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增速重新回到兩位數的水平。商務部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FDI為82.97億美元,同比增長19.83%。另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強調,7月份貿易順差擴大有偶然性,未來貿易順差還將繼續減少。
商務部否認大批出口企業倒閉
(每日經濟新聞)
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出口增速連續下滑的情況下,出口企業的生存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24日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商務部了解,沒有數據或者非常典型的案例來支持“大批出口型企業倒閉”的說法。
中行建行:鐵道部貸款已上調至基準利率
(第一財經日報)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按中行和建行已披露的數據估算,四大行對鐵道部貸款或在4000億元上下。中國銀行對鐵道部貸款利率已經有所提升,目前基本上是執行基準利率。建行董事長郭樹清透露,建行對鐵道部貸款利率已經上調到基準利率。
貨幣商品
國際金價24日大跌5.6%
(新華網)
受到市場獲利回吐盤的持續打壓,國際黃金價格24日大幅下挫。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合約收于每盎司1757.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04美元,跌幅達5.6%,為2008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日本成立緊急基金遏制日元漲勢
(新華網)
為應對日元的強勢升值勢頭,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周三宣布,計劃成立一只規模1000億美元的“緊急基金”鼓勵日本企業進行海外投資,同時將暫時要求金融機構匯報外匯交易頭寸。他表示,宣布上述舉措是為了顯示日本政府的堅定決心。
3月期央票發行量降至30億
(中國證券報)
據央行網站消息,8月25日(周四)央行將發行30億元3個月央行票據,發行量較上一周減少40億元。本周兩期央票操作規模從而雙雙下滑。由于周二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已停止上行,市場人士預計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走高的可能性同樣不大。
海外預期隨中間價波動人民幣加速升值現分歧
(上海證券報)
上周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不似8月第二周上升勢頭那么強烈。在6.39附近上下波動兩日之后,昨日才一舉升破6.39整數關口,再創匯改以來新高。市場分析認為,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態勢僅持續了一周,未來是否會繼續加速還有待觀察。
國際經濟
法西意三國謀劃財政緊縮大手筆
(中國證券報)
據報道,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歐元區重量級成員國也已步入財政緊縮陣營:法國將承諾在2011和2012年共削減開支140億歐元;西班牙財長薩爾加多24日稱,該國將于26日公布最新財政緊縮措施,還將在11月20日前完成憲法修訂,將赤字上限寫入憲法;意大利政府23日已將規模為455億歐元的最新財政緊縮方案送交國會審議。
法德財長推進金融交易稅
(中國證券報)
23日,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巴魯安和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在巴黎舉行會晤,細化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會晤提出的有關加強歐元區經濟治理的諸項建議。據法國媒體報道,此次雙方財長的會晤重點是推進開征金融交易稅事宜,預計法德兩國將在兩周內正式向歐盟聯合提交金融交易稅實施方案。
歐元區6月份工業訂單環比下降0.7%
(上海證券報)
歐盟統計局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今年6月份工業訂單環比下降0.7%,但同比仍增長11.1%。修正后的數據顯示,5月份,歐元區工業訂單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13.8%。
今年美國財赤將有所回落十年料減赤3.3萬億美元
(中國新聞網)
美國國會預算辦(CBO)24日預測,今年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將達1.28萬億美元,比前兩年有所回落,而今后十年由于實施國會通過的削減開支法案,聯邦預算赤字可望減少3.3萬億美元。
歐元區美元頭寸吃緊“溯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什么叫蝴蝶效應?就是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沒有引發美國國債拋售潮,卻把歐洲銀行業的美元資金全部吸回美國國債市場了。”一歐洲對沖基金經理張剛向記者調侃說。上周起,歐洲銀行交易商只能給予他所在的對沖基金期限不超過一個月的美元杠桿融資,3個月以上期限的美元拆入需求基本吃了閉門羹。他將不得不從股市與原油期貨套現資金應對美國投資機構的贖回要求,盡管其投資組合將因此面臨更大的虧損。
財經評論
QE3難有作為 匯市繼續膠著
(中國證券報)
近期匯市再現膠著行情,美元指數基本在73-75之間反復震蕩。本周五,全球央行例行年會將在懷俄明州杰克遜城舉行,伯南克是否表態支持QE3成為近期市場焦點。但筆者認為,即使推出QE3,也很難在匯市掀起大的波瀾,因為當前的市場環境已經與前兩次量化寬松時大相徑庭。
步美債危機后塵 日本卷入“降級風暴”
(新京報)
穆迪昨日將日本評級下調,并表示日本巨大的財政赤字和自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不斷累積的債務負擔是導致評級下調的主要原因。過去五年來,頻繁的政治更迭導致日本政府無法持久有效地實行長期的經濟和財政政策;而日本大地震、海嘯以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使得日本經濟復蘇遲緩,通貨緊縮惡化。穆迪認為,這將導致日本財政赤字削減困難,社保稅制整體改革難上加難。
格老:甭擔心美國擔心歐元區
(上海證券報)
盡管近期各大投行紛紛下調對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業界也認為美國經濟重陷衰退的概率大大增加,但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并不以為然。格老在23日的一次講話中指出,美國經濟暫時不會出現二次衰退,反倒是搖搖欲墜的歐元區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地方經濟
廣州前7月房價同比上漲3.68%
(中國新聞網)
今年1至7月,廣州一手住房網簽均價為13175元人民幣每平方米,同比上漲3.68%,成交面積環比下降了23.24%。廣州市國土房管局24日舉行有關廣州房地產博覽會的新聞發布會時公布上述數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局長李俊夫表示,有信心完成今年的房價控制目標。
安徽省開發區“十二五”營收目標超3萬億
(上海證券報)
《安徽省開發區“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日前公布。按照規劃,到2015年,安徽省開發區經營(銷售)收入將超過3萬億元,年均增長20%。《綱要》指出,開發區已成為安徽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未來五年,安徽省將加快一批園區建設,在蕪湖經濟開發區、合肥經濟開發區兩個千億元開發區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力爭使安慶經濟開發區、蚌埠高新區等8個開發區成功躋身千億元開發區行列。
橫琴、前海、南沙“暗戰”珠三角
(第一財經日報)
隨著2011年7月14日《國務院關于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復》的正式下發,將橫琴納入整個粵港澳合作框架中,加之已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的前海,以及廣州南沙目前正在推進實施的CEPA(《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示范區,一個珠三角新框架隨之形成。從地圖上望去,在中國南方,由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和廣州南沙三個正在開發的規劃區已然形成三角互拱之勢,而它們背后,則分別連接著澳門、香港和廣東。雖然根據規劃,它們扮演著不同角色,但有合作,亦有競爭。
產業經濟
國家力保地下水五年污水治理投入萬億
(上海證券報)
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通過了《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出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需要,污水處理將繼續得到政策的支持。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未來五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大幅增加。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污水治理累計投入將達到1.06萬億元。
軌道交通遍地開花:“十二五”增加1000公里
(上海證券報)
記者昨日從第二屆中國軌道交通電力及電氣化發展論壇獲悉,“十二五”期間全國各城市地鐵、輕軌規劃線路建設里程將達到2600公里,建設投資規劃額將達1.27萬億元。截至8月,全國大多數地區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確定了城際軌道交通的發展規劃和線路,其中已有10個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獲批。
22城市用地審批權上收 再傳“地根”收緊信號
(每日經濟新聞)
從今年開始,國務院上收了包括秦皇島、三亞、揚州、鎮江、溫州、珠海等在內22個城市的建設用地審批權。至此,國務院直接控制建設用地審批權的城市達到106個。有分析指出,“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央正加大“土地閥門”的把控。這或許預示著,整個“十二五”期間,“緊地根”將成為土地政策的主旋律。
BDI出現罕見“十連漲”短短十天勁升27.4%
(第一財經日報)
8月24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再度大漲2.36%,報收于1602點。自8月9日以來BDI指數已經連續十個交易日保持上漲,勁升27.4%。據悉,此次干散貨市場的上漲與鐵礦石因素有關。根據最新一期航運周報顯示,近期國內港口低品位礦石庫存下降,國內礦石價格不斷上漲,進口礦需求趨旺。從巴西和澳大利亞運往中國的礦石量明顯增加。
高鐵減速4萬億投資收尾 工程機械銷售下滑難扭轉
(21世紀經濟報道)
從4月份以來,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月度銷售數據整體已持續下滑。這一現象表明,依靠4萬億投資拉動,借力房地產持續火爆及高鐵快速發展,而出現的工程機械行業的超常規增長局面正在消退。隨著需求回落,多位券商研究員指出,工程機械銷售的下滑整個下半年都難以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