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
國內宏觀
溫家寶:促生產保供給穩物價 增加農民收入
(人民日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至28日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縣走訪村莊農戶。27日晚,溫家寶在張北縣主持召開了農業、農村工作座談會。溫家寶指出,保持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對穩定物價、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準范疇 將凍結資金9000億
(第一財經日報)
多位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央行已于近日下發通知,擬將商業銀行的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保函保證金存款以及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存款等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預計約凍結銀行資金9000億元,相當于三次上調銀行業存款準備金率。
前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8.3%
(中國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報告,1至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8004億元,同比增長28.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同比增長58.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37.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7.1%。
四大行爽約工信部 中小企融資難上難
(21世紀經濟報道)
在給中小企業貸款方面,一些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存在著種種體制障礙。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對100多位民營企業家說,指望通過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難題,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系統性重要銀行未來將有近5000億資本缺口
(經濟參考報)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指出,隨著銀行貸款規模快速增長,銀行補充資本金的壓力比較大。據有關部門測算,幾家系統性的重要銀行,在補充資本金方面,近五年會有4000億到5000億的資本缺口。
貨幣商品
澳大利亞經濟冰火兩重天礦業繁榮透支了經濟資源
(經濟參考報)
在礦業繁榮,澳元匯率持續堅挺背景下,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失衡日趨顯著。當前,礦業與其他某些經濟部門冷熱反差之大,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如何走出冷熱失衡局面,已成為關乎澳經濟能否實現持續增長的重大課題。
風控制度嚴密焦炭期貨運行平穩
(中國證券報)
對于即將迎來交割月的焦炭期貨1109合約,多位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其持倉已經減少至1500手左右,合焦炭15萬噸,而相對于全年超過4億噸、月均接近0.35億噸的焦炭用量,買方市場短時間內完全可以消化。
法國財長:G20峰會前拿出人民幣納入SDR方案
(第一財經日報)
法國財政部長巴魯安8月26日在北京表示,將在11月二十國集團(G20)戛納峰會前,就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一攬子貨幣問題,拿出工作小組方案。
金價止跌反彈長期漲勢難改
(經濟參考報)
22至26日當周,金價劇烈波動引人注目,國內外金價在刷新紀錄高點后一路狂跌,隨后再次反彈至1800美元上方。分析認為,受弱勢美元、歐債不確定性的支持,黃金作為抵御通脹最為有效的工具,長期依然看好。
央行連續六周凈投放資金面重返相對寬松
(第一財經日報)
央票發行利率在上周止漲,加息氛圍有所緩解,同時央行繼續在公開市場實施凈投放,加之國電電力可轉債申購資金解凍,自24日開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逐步好轉,各項利率均回落至相對寬松的水平。
國際經濟
美國二季度經濟增速修正為1%
(中國證券報)
美國商務部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二次估測值按年率計算增長1%,比第一次估測值低0.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1.9%的增幅大幅下滑。接
伯南克發言未提QE3 稱美國經濟復蘇弱于預期
(新華網)
伯南克說,雖然美國經濟復蘇很緩慢,但已進入第9個季度,銀行體系更加健康,信貸條件也大為改善。但他強調,雖然美國經濟改善的跡象很多,但從危機中復蘇的力度還不夠強勁,遠弱于美聯儲預期。從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可以看出,經濟不景氣情況甚至更加深化,復蘇更加疲弱,美國總產出仍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歐洲四國延長賣空禁令多方唱空全球經濟前景
(上海證券報)
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時四國25日決定延長股票賣空禁令。這令投資者對歐元區債務問題的擔憂進一步升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員同日表示,全球經濟前景已經惡化。而包括花旗、瑞銀及法興在內的一些大行也紛紛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日本首相再度更迭接班者面臨諸多經濟難題
(上海證券報)
26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辭去民主黨黨代表職務,作為辭職條件的“公債發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當日則在日本國會獲得通過。日本民主黨將于下周舉行黨魁選舉,當選人將出任下一屆日本首相,即日本五年來的第六位首相。分析認為,菅直人的接班人將面臨包括疲弱經濟及龐大債務在內的一系列挑戰。
財經評論
歐洲銀行融資困境凸顯 歐債危機或致經濟2次探底
(每日經濟新聞)
居高不下的債務和赤字比重,已不是歐元區的新現象。近2周來,商業銀行融資通過歐洲央行的緊急借貸工具快速增長,顯示一些銀行通過傳統渠道融資已面臨困境。前日,希臘無奈推出緊急流動性援助基金這一“最后的救命稻草”,歐元區二次探底情緒驟然升溫。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再推量化寬松恐仍難奏效
(第一財經日報)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如果美國實施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其效果很可能重蹈上一輪的覆轍——既無法真正刺激美國經濟,還會給外部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地方經濟
寧夏加大力度調整工業結構促進增長方式轉變
(新華網)
“十二五”開局之年,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寧夏決定大力發展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加工和高新技術等“五優一新”產業集群,加大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力度,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青海房地產開發投資與商品房銷售雙雙高增長
(新華網)
青海省統計局提供的統計信息顯示,今年1月至7月,青海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房屋銷售均呈高速增長態勢。截至7月底,青海省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84.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1%;商品房銷售面積185.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9%。
產業經濟
臺州領銜新一輪樓市限購 或將加大房價調整概率
(中國證券報)
浙江省臺州市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將對商品住房實施限購,成為近期首個被納入限購的二三線城市。分析人士認為,根據住建部先前公布的新增限購城市的五條標準,不少二三線城市將在8月底陸續出臺類似限購政策。
6000億鐵路基建投資目標恐縮水
(經濟參考報)
因資金問題,今年鐵路建設投資放緩已成定局,鐵路建設投資6000億的目標可能會縮水。同時,記者從鐵道部獨家獲悉,目前鐵道部正在對鐵路基建情況進行研究,我國鐵路基建將有所調整,具體的鐵路基建投資情況也會擇時公布。
風電行業利潤巨降 五年高增長遇拐點
(第一財經日報)
今年上半年,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風電氣、湘電股份等主營風力發電機組的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出現大幅下滑。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昨天告訴記者,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靠政府補貼長期維持高利潤,風電行業今后增速將回歸理性。
國內三大石油公司上半年日賺8億元
(新京報)
上半年中石化凈利402億元,同比增長9.4%,好于此前預期。至此,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均發布了半年報,中石油仍以660億元凈利位居榜首,其次分別為中石化的402億元和中海油的393億元。三家石油公司上半年合計平均每日凈利約8億元。
屋頂光伏發電“十二五”擬增九倍產業或大幅提升
(中國證券報)
權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根據正在擬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光伏發電裝機目標被確定為到2015年達1000萬千瓦,到2020年達5000萬千瓦。值得注意的是,到2015年,屋頂光伏電站規模為300萬千瓦,到2020年則達2500萬千瓦。截至2010年,屋頂光伏電站的裝機規模約30萬千瓦。
南方電網投資416億應對供電緊張
(中國新聞網)
南方電網公司26日在中國南方五省區60多個城市同步啟動“為民服務”活動,投資416億元人民幣改造縣級和農村電網,解決新接收供電區域內6.5萬戶無電人口用電。廣州供電局表示,預計今年廣州電網最高負荷將達到1250至1270萬千瓦,新增負荷約100萬千瓦,同比增長9.5%至11.3%。
溫家寶:促生產保供給穩物價 增加農民收入
(人民日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至28日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縣走訪村莊農戶。27日晚,溫家寶在張北縣主持召開了農業、農村工作座談會。溫家寶指出,保持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對穩定物價、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準范疇 將凍結資金9000億
(第一財經日報)
多位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央行已于近日下發通知,擬將商業銀行的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保函保證金存款以及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存款等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預計約凍結銀行資金9000億元,相當于三次上調銀行業存款準備金率。
前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8.3%
(中國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報告,1至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8004億元,同比增長28.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同比增長58.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37.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7.1%。
四大行爽約工信部 中小企融資難上難
(21世紀經濟報道)
在給中小企業貸款方面,一些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存在著種種體制障礙。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對100多位民營企業家說,指望通過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難題,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系統性重要銀行未來將有近5000億資本缺口
(經濟參考報)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指出,隨著銀行貸款規模快速增長,銀行補充資本金的壓力比較大。據有關部門測算,幾家系統性的重要銀行,在補充資本金方面,近五年會有4000億到5000億的資本缺口。
貨幣商品
澳大利亞經濟冰火兩重天礦業繁榮透支了經濟資源
(經濟參考報)
在礦業繁榮,澳元匯率持續堅挺背景下,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失衡日趨顯著。當前,礦業與其他某些經濟部門冷熱反差之大,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如何走出冷熱失衡局面,已成為關乎澳經濟能否實現持續增長的重大課題。
風控制度嚴密焦炭期貨運行平穩
(中國證券報)
對于即將迎來交割月的焦炭期貨1109合約,多位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其持倉已經減少至1500手左右,合焦炭15萬噸,而相對于全年超過4億噸、月均接近0.35億噸的焦炭用量,買方市場短時間內完全可以消化。
法國財長:G20峰會前拿出人民幣納入SDR方案
(第一財經日報)
法國財政部長巴魯安8月26日在北京表示,將在11月二十國集團(G20)戛納峰會前,就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一攬子貨幣問題,拿出工作小組方案。
金價止跌反彈長期漲勢難改
(經濟參考報)
22至26日當周,金價劇烈波動引人注目,國內外金價在刷新紀錄高點后一路狂跌,隨后再次反彈至1800美元上方。分析認為,受弱勢美元、歐債不確定性的支持,黃金作為抵御通脹最為有效的工具,長期依然看好。
央行連續六周凈投放資金面重返相對寬松
(第一財經日報)
央票發行利率在上周止漲,加息氛圍有所緩解,同時央行繼續在公開市場實施凈投放,加之國電電力可轉債申購資金解凍,自24日開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逐步好轉,各項利率均回落至相對寬松的水平。
國際經濟
美國二季度經濟增速修正為1%
(中國證券報)
美國商務部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二次估測值按年率計算增長1%,比第一次估測值低0.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1.9%的增幅大幅下滑。接
伯南克發言未提QE3 稱美國經濟復蘇弱于預期
(新華網)
伯南克說,雖然美國經濟復蘇很緩慢,但已進入第9個季度,銀行體系更加健康,信貸條件也大為改善。但他強調,雖然美國經濟改善的跡象很多,但從危機中復蘇的力度還不夠強勁,遠弱于美聯儲預期。從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可以看出,經濟不景氣情況甚至更加深化,復蘇更加疲弱,美國總產出仍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歐洲四國延長賣空禁令多方唱空全球經濟前景
(上海證券報)
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時四國25日決定延長股票賣空禁令。這令投資者對歐元區債務問題的擔憂進一步升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員同日表示,全球經濟前景已經惡化。而包括花旗、瑞銀及法興在內的一些大行也紛紛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日本首相再度更迭接班者面臨諸多經濟難題
(上海證券報)
26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辭去民主黨黨代表職務,作為辭職條件的“公債發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當日則在日本國會獲得通過。日本民主黨將于下周舉行黨魁選舉,當選人將出任下一屆日本首相,即日本五年來的第六位首相。分析認為,菅直人的接班人將面臨包括疲弱經濟及龐大債務在內的一系列挑戰。
財經評論
歐洲銀行融資困境凸顯 歐債危機或致經濟2次探底
(每日經濟新聞)
居高不下的債務和赤字比重,已不是歐元區的新現象。近2周來,商業銀行融資通過歐洲央行的緊急借貸工具快速增長,顯示一些銀行通過傳統渠道融資已面臨困境。前日,希臘無奈推出緊急流動性援助基金這一“最后的救命稻草”,歐元區二次探底情緒驟然升溫。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再推量化寬松恐仍難奏效
(第一財經日報)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如果美國實施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其效果很可能重蹈上一輪的覆轍——既無法真正刺激美國經濟,還會給外部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地方經濟
寧夏加大力度調整工業結構促進增長方式轉變
(新華網)
“十二五”開局之年,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寧夏決定大力發展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加工和高新技術等“五優一新”產業集群,加大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力度,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青海房地產開發投資與商品房銷售雙雙高增長
(新華網)
青海省統計局提供的統計信息顯示,今年1月至7月,青海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房屋銷售均呈高速增長態勢。截至7月底,青海省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84.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1%;商品房銷售面積185.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9%。
產業經濟
臺州領銜新一輪樓市限購 或將加大房價調整概率
(中國證券報)
浙江省臺州市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將對商品住房實施限購,成為近期首個被納入限購的二三線城市。分析人士認為,根據住建部先前公布的新增限購城市的五條標準,不少二三線城市將在8月底陸續出臺類似限購政策。
6000億鐵路基建投資目標恐縮水
(經濟參考報)
因資金問題,今年鐵路建設投資放緩已成定局,鐵路建設投資6000億的目標可能會縮水。同時,記者從鐵道部獨家獲悉,目前鐵道部正在對鐵路基建情況進行研究,我國鐵路基建將有所調整,具體的鐵路基建投資情況也會擇時公布。
風電行業利潤巨降 五年高增長遇拐點
(第一財經日報)
今年上半年,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風電氣、湘電股份等主營風力發電機組的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出現大幅下滑。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昨天告訴記者,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靠政府補貼長期維持高利潤,風電行業今后增速將回歸理性。
國內三大石油公司上半年日賺8億元
(新京報)
上半年中石化凈利402億元,同比增長9.4%,好于此前預期。至此,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均發布了半年報,中石油仍以660億元凈利位居榜首,其次分別為中石化的402億元和中海油的393億元。三家石油公司上半年合計平均每日凈利約8億元。
屋頂光伏發電“十二五”擬增九倍產業或大幅提升
(中國證券報)
權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根據正在擬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光伏發電裝機目標被確定為到2015年達1000萬千瓦,到2020年達5000萬千瓦。值得注意的是,到2015年,屋頂光伏電站規模為300萬千瓦,到2020年則達2500萬千瓦。截至2010年,屋頂光伏電站的裝機規模約30萬千瓦。
南方電網投資416億應對供電緊張
(中國新聞網)
南方電網公司26日在中國南方五省區60多個城市同步啟動“為民服務”活動,投資416億元人民幣改造縣級和農村電網,解決新接收供電區域內6.5萬戶無電人口用電。廣州供電局表示,預計今年廣州電網最高負荷將達到1250至1270萬千瓦,新增負荷約100萬千瓦,同比增長9.5%至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