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今起上繳700億保證金存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繼9月5日工、農、中、建、交及郵儲6大行向央行上繳保證金存款后,其他金融機構將于今日起上繳保證金存款,其中中小銀行第一階段將上繳約700億元。屆時中小銀行流動性將更為趨緊。 根據日前…
繼9月5日工、農、中、建、交及郵儲6大行向央行上繳保證金存款后,其他金融機構將于今日起上繳保證金存款,其中中小銀行第一階段將上繳約700億元。屆時中小銀行流動性將更為趨緊。
根據日前央行下發的保證金繳存通知,對上述6大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機構,從9月15日起,分6個階段(9月15日至10月14日,10月15-11月14日,11月15日至12月14日,12月15日至明年1月14日,明年1月15日至明年2月14日,明年2月15日以后),保證金存款計入一般存款的基數分別為保證金存款余額的15%、30%、45%、60%、80%和100%。
據估算,全國性中小銀行和地區性金融機構及其他需要繳納的總規模分別是4679億元和900億元,按此上繳15%計算,預計第一階段中小銀行將上繳約702億元,其他金融機構需上繳135億元。
記者昨日從多家中小銀行了解到,受此次央行繳存新規影響,近日銀行內資金格外緊張,目前已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
業內人士估算,同等幅度的準備金率補繳,對中小行的影響是大行的3到4倍。“此次繳存新規對中小銀行壓力更大。一是中小銀行吸收存款難度本身就很大,存貸比持續處于高位,其放貸能力將進一步被削弱;二是中小銀行的資金將更為緊張,其流動性管理面臨嚴峻挑戰。”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稱。
東方證券報告也認為,由于國有銀行的保證金存款占總存款比例多在5%以內,而中小銀行占比多在10%以上,此次準備金率計繳口徑的調整對國有銀行影響較小,而對于股份制銀行影響偏大,平均在2.12%。影響最大的是深發展、華夏銀行和南京銀行,分別影響凈利潤4.33%、3.62%和3.13%。
在保證金納入準備金繳存范圍后,與多數中小銀行壓力倍增相比,也有部分中小銀行反映影響不大。“由于業務結構不同,相比國有大行,我們保證金存款的比重并不高,所以壓力并不是很大。”四川一家城商行告訴記者。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