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
國內宏觀
成交改寫地量紀錄 滬指再創年內新低
(上海證券報)
8月創下的2437.68點一度被眾多機構視為市場“鐵底”,然而隨著周末多重利空的空襲,上證綜指昨日盤中再度創下年內新低。在盤面上,幾乎所有板塊都出現下跌,房地產板塊成為拖累大盤的重要“元兇”,全天大跌逾3%,造船、電器、物聯網、水泥、煤炭等板塊也出現大幅下跌。
國務院:繼續增加資金投入推進保障房建設
(上海證券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會議要求,中央繼續增加資金補助,地方也要增加財政性資金投入用于保障房建設。
電廠消極儲煤庫存只有同期1/3 或引發冬季電荒
(經濟參考報)
日前,記者在多個煤炭調出省和煤炭調入省采訪發現,煤荒已經越來越嚴重,煤價上漲、跨省輸煤的不暢通使得相當數量的電廠將在冬季缺煤停機,電力供需缺口加大。今年發電企業囤煤的積極性并不高,不少電廠的存煤天數只有10天左右,這為冬季的電荒帶來了極大隱患。
融資成本創歷史新高 鋼市中短期集體看淡
(中國證券報)
9月19日,據監控數據顯示,上周內(9月13-9月16日),國內現貨鋼價跌勢加速,庫存出現上升,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副秘書長盛志誠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現在資金成本已經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歷史新高,并且短期看來只緊不松。
城商行新設異地分行擬解凍 具體量化標準將出臺
(第一財經日報)
“對于異地擴張的宏觀政策仍然吃緊,”一位城商行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監管層下一步將對異地擴張的城商行進行評估,預計會根據巴塞爾協議Ⅲ框架,在資本金、產品、風險控制、組織框架、內部管理等方面出臺量化指標,符合標準的城商行才被予以批準設立異地分行。”
貨幣商品
據傳印度鋼鐵部門擬上調礦石出口稅30%
(鋼聯資訊)
據有關報道,近日印度鋼鐵部門將向財政部門申請將礦石出口稅由20%上調至30%,旨在是確保國內的鋼廠原材料資源的長期供應。據可靠消息稱,這項決策已被送往財政部門等待批準和執行。該消息還稱,該提議中強調了印度國內的原料儲備正在不斷惡化。
1年央票發行量回落至10億
(中國證券報)
經過前兩周連續增量之后,本周1年期央票發行規模再度跌回“象征性”水平。據央行網站消息,9月20日(周二)央行將發行2011年第72期央票,期限1年,發行量由上周的100億元降至10億元地量。
美元走強導致紐約金價大跌2%
(新華網)
受到強勢美元的打壓,19日黃金期貨價格大幅下挫。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合約收于每盎司1778.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大跌35.8美元,跌幅達2%。
國際油價19日大跌
(新華網)
受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元上漲重壓,國際油價19日大跌,紐約和倫敦油價跌幅均超過2.5%。在石油供應方面,利比亞有望在未來15個月內完全恢復原油生產,一旦恢復,歐佩克其他成員國將會削減原油產出以平衡歐佩克石油供應。
國際經濟
奧巴馬推減赤新方案 10年內增1.5萬億美元稅收
(新華網)
美國總統奧巴馬19日宣布了新的赤字削減方案,其中包括在未來10年增加1.5萬億美元稅收、削減國防開支、改革社會保障體系等。
歐元區7月份建筑業產出環比回升1.4%
(上海證券報)
歐盟統計局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建筑業產出今年7月環比大幅回升1.4%,同比上升1.2%。修正后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歐元區建筑業產出環比下降1.3%,同比下降11.5%。
EN+拋“亞洲一體化” 俄企推政府“向東看”
(21世紀經濟報道)
俄羅斯能源巨頭En+集團總裁奧列格·杰里帕斯卡對本報記者透露說,他正向俄政府建議“亞洲一體化”戰略,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應該面向東方、面向中國發展。
希臘被迫再緊縮 歐洲股市不買賬
(中國證券報)
據路透社報道,希臘政府內閣9月18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在增加稅收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精簡政府機構等措施節約開支,使國際援助方認可該國削減赤字的工作,從而獲得下一筆援助資金。
全球貿易量繼續下滑
(中國證券報)
全球領先的管理咨詢、技術和外包服務提供商凱捷集團旗下的戰略和轉型咨詢品牌——凱捷咨詢9月19日發布的最新全球貿易量指數顯示,2011年上半年全球貿易量繼續下滑。
標準普爾調降意大利的未請求評等,展望為負面
(路透社)
標普將意大利的未請求評等調降一個級距至A/A-1,展望仍為負面.標普此舉令人驚訝,有可能加劇對歐債危機蔓延的擔憂.
財經評論
希臘“斷糧” 死期逼近?
(第一財經日報)
本周對于亟待歐洲援助貸款的希臘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包括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在內的“三駕馬車”本周將對希臘的財政緊縮狀況作出評估,以決定是否為希臘發放新一輪的貸款。上周末歐盟財長會議關于希臘援助方案毫無進展,希臘政府上周日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商討進一步削減赤字的新措施,并與歐盟、IMF和歐洲央行于本周一就第一輪救助方案中第六筆80億歐元放款進行了電話會議。
希臘今天違約?對沖基金預言“審判日”
(每日經濟新聞)
星期一,一條驚人的消息在市場中發酵。據傳,有國有銀行香港分行人士表示,希臘將在星期二破產。碰巧的是,對沖基金TF Market Advisors也認為,如果非要選出一個希臘違約的日子,那么9月20日將再合適不過了。不管上述是否屬實,請備好“降落傘”。
地方經濟
北京9月新開盤簽約率僅3.5%
(第一財經日報)
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最新數據,9月12日~9月18日一周,北京商品住宅期房成交717套,日均成交量102套,環比此前一周(9月5日~9月11日)成交的住宅期房924套,下跌22.4%,為6周以來的最低值。而進入9月的前三周,住宅期房的周成交量均不足1000套。
上海樓市金九恐變鐵九
(上海證券報)
進入“金九”以來,上海樓市成交完全未見傳統旺季的活躍景象。雖然開發商推盤意向強烈,但新增供應銷售明顯不暢。業內人士透露,9月以來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30.74萬平方米,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今年上海樓市“金九”恐怕要變“鐵九”。
安徽前8月房地產貸款余額同比下挫四成
(中國新聞網)
16日,安徽全省金融工作座談會在肥召開。記者獲悉,當前,安徽省貸款增速減緩,8月份,全國新增貸款同比多增近百億,安徽省卻同比少增了9.67億元。省金融辦表示,將全力支持各銀行向上爭規模、搶份額,推動各行新增貸款達到或超過去年水平。
產業經濟
國務院:特定公租房項目可直接放貸
(第一財經日報)
千萬套保障房熱鬧開工之余,如何防止資金“斷炊”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道課題。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向符合條件的公租房項目直接發放貸款,也可向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發放貸款。
后“家電下鄉”時代:增速放緩洗牌加速
(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昨天向記者表示,家電下鄉政策也將按原計劃進行,國家沒有延長家電下鄉政策。奧維咨詢表示,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一方面給農村消費者帶來實惠,另一方面也給農村家電經銷商創造了相當可觀的讓利空間,部分二三線品牌正是通過拉開中標價與實際價的價差、讓利經銷商,增加吸引力。家電下鄉政策結束后,這種高返利的現象將難以持續,反而有利于一線品牌“清洗”中小品牌。
央企領銜爭奪3000億海工裝備蛋糕
(新華網)
“十二五”期間,在中國的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建設將加快,帶動的海工裝備總投資預計為2500億~3000億元,年均500億元以上。這給相關企業帶來了重大機遇。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表示,目前,國內在海工裝備領域展開競爭的主要是四類企業,分別是大型造船央企的海工業務、多元化央企、能源企業進入海工領域和民營造船企業,央企則會是其中的主要力量。
成交改寫地量紀錄 滬指再創年內新低
(上海證券報)
8月創下的2437.68點一度被眾多機構視為市場“鐵底”,然而隨著周末多重利空的空襲,上證綜指昨日盤中再度創下年內新低。在盤面上,幾乎所有板塊都出現下跌,房地產板塊成為拖累大盤的重要“元兇”,全天大跌逾3%,造船、電器、物聯網、水泥、煤炭等板塊也出現大幅下跌。
國務院:繼續增加資金投入推進保障房建設
(上海證券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會議要求,中央繼續增加資金補助,地方也要增加財政性資金投入用于保障房建設。
電廠消極儲煤庫存只有同期1/3 或引發冬季電荒
(經濟參考報)
日前,記者在多個煤炭調出省和煤炭調入省采訪發現,煤荒已經越來越嚴重,煤價上漲、跨省輸煤的不暢通使得相當數量的電廠將在冬季缺煤停機,電力供需缺口加大。今年發電企業囤煤的積極性并不高,不少電廠的存煤天數只有10天左右,這為冬季的電荒帶來了極大隱患。
融資成本創歷史新高 鋼市中短期集體看淡
(中國證券報)
9月19日,據監控數據顯示,上周內(9月13-9月16日),國內現貨鋼價跌勢加速,庫存出現上升,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副秘書長盛志誠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現在資金成本已經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歷史新高,并且短期看來只緊不松。
城商行新設異地分行擬解凍 具體量化標準將出臺
(第一財經日報)
“對于異地擴張的宏觀政策仍然吃緊,”一位城商行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監管層下一步將對異地擴張的城商行進行評估,預計會根據巴塞爾協議Ⅲ框架,在資本金、產品、風險控制、組織框架、內部管理等方面出臺量化指標,符合標準的城商行才被予以批準設立異地分行。”
貨幣商品
據傳印度鋼鐵部門擬上調礦石出口稅30%
(鋼聯資訊)
據有關報道,近日印度鋼鐵部門將向財政部門申請將礦石出口稅由20%上調至30%,旨在是確保國內的鋼廠原材料資源的長期供應。據可靠消息稱,這項決策已被送往財政部門等待批準和執行。該消息還稱,該提議中強調了印度國內的原料儲備正在不斷惡化。
1年央票發行量回落至10億
(中國證券報)
經過前兩周連續增量之后,本周1年期央票發行規模再度跌回“象征性”水平。據央行網站消息,9月20日(周二)央行將發行2011年第72期央票,期限1年,發行量由上周的100億元降至10億元地量。
美元走強導致紐約金價大跌2%
(新華網)
受到強勢美元的打壓,19日黃金期貨價格大幅下挫。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合約收于每盎司1778.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大跌35.8美元,跌幅達2%。
國際油價19日大跌
(新華網)
受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元上漲重壓,國際油價19日大跌,紐約和倫敦油價跌幅均超過2.5%。在石油供應方面,利比亞有望在未來15個月內完全恢復原油生產,一旦恢復,歐佩克其他成員國將會削減原油產出以平衡歐佩克石油供應。
國際經濟
奧巴馬推減赤新方案 10年內增1.5萬億美元稅收
(新華網)
美國總統奧巴馬19日宣布了新的赤字削減方案,其中包括在未來10年增加1.5萬億美元稅收、削減國防開支、改革社會保障體系等。
歐元區7月份建筑業產出環比回升1.4%
(上海證券報)
歐盟統計局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建筑業產出今年7月環比大幅回升1.4%,同比上升1.2%。修正后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歐元區建筑業產出環比下降1.3%,同比下降11.5%。
EN+拋“亞洲一體化” 俄企推政府“向東看”
(21世紀經濟報道)
俄羅斯能源巨頭En+集團總裁奧列格·杰里帕斯卡對本報記者透露說,他正向俄政府建議“亞洲一體化”戰略,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應該面向東方、面向中國發展。
希臘被迫再緊縮 歐洲股市不買賬
(中國證券報)
據路透社報道,希臘政府內閣9月18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在增加稅收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精簡政府機構等措施節約開支,使國際援助方認可該國削減赤字的工作,從而獲得下一筆援助資金。
全球貿易量繼續下滑
(中國證券報)
全球領先的管理咨詢、技術和外包服務提供商凱捷集團旗下的戰略和轉型咨詢品牌——凱捷咨詢9月19日發布的最新全球貿易量指數顯示,2011年上半年全球貿易量繼續下滑。
標準普爾調降意大利的未請求評等,展望為負面
(路透社)
標普將意大利的未請求評等調降一個級距至A/A-1,展望仍為負面.標普此舉令人驚訝,有可能加劇對歐債危機蔓延的擔憂.
財經評論
希臘“斷糧” 死期逼近?
(第一財經日報)
本周對于亟待歐洲援助貸款的希臘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包括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在內的“三駕馬車”本周將對希臘的財政緊縮狀況作出評估,以決定是否為希臘發放新一輪的貸款。上周末歐盟財長會議關于希臘援助方案毫無進展,希臘政府上周日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商討進一步削減赤字的新措施,并與歐盟、IMF和歐洲央行于本周一就第一輪救助方案中第六筆80億歐元放款進行了電話會議。
希臘今天違約?對沖基金預言“審判日”
(每日經濟新聞)
星期一,一條驚人的消息在市場中發酵。據傳,有國有銀行香港分行人士表示,希臘將在星期二破產。碰巧的是,對沖基金TF Market Advisors也認為,如果非要選出一個希臘違約的日子,那么9月20日將再合適不過了。不管上述是否屬實,請備好“降落傘”。
地方經濟
北京9月新開盤簽約率僅3.5%
(第一財經日報)
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最新數據,9月12日~9月18日一周,北京商品住宅期房成交717套,日均成交量102套,環比此前一周(9月5日~9月11日)成交的住宅期房924套,下跌22.4%,為6周以來的最低值。而進入9月的前三周,住宅期房的周成交量均不足1000套。
上海樓市金九恐變鐵九
(上海證券報)
進入“金九”以來,上海樓市成交完全未見傳統旺季的活躍景象。雖然開發商推盤意向強烈,但新增供應銷售明顯不暢。業內人士透露,9月以來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30.74萬平方米,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今年上海樓市“金九”恐怕要變“鐵九”。
安徽前8月房地產貸款余額同比下挫四成
(中國新聞網)
16日,安徽全省金融工作座談會在肥召開。記者獲悉,當前,安徽省貸款增速減緩,8月份,全國新增貸款同比多增近百億,安徽省卻同比少增了9.67億元。省金融辦表示,將全力支持各銀行向上爭規模、搶份額,推動各行新增貸款達到或超過去年水平。
產業經濟
國務院:特定公租房項目可直接放貸
(第一財經日報)
千萬套保障房熱鬧開工之余,如何防止資金“斷炊”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道課題。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向符合條件的公租房項目直接發放貸款,也可向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發放貸款。
后“家電下鄉”時代:增速放緩洗牌加速
(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昨天向記者表示,家電下鄉政策也將按原計劃進行,國家沒有延長家電下鄉政策。奧維咨詢表示,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一方面給農村消費者帶來實惠,另一方面也給農村家電經銷商創造了相當可觀的讓利空間,部分二三線品牌正是通過拉開中標價與實際價的價差、讓利經銷商,增加吸引力。家電下鄉政策結束后,這種高返利的現象將難以持續,反而有利于一線品牌“清洗”中小品牌。
央企領銜爭奪3000億海工裝備蛋糕
(新華網)
“十二五”期間,在中國的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建設將加快,帶動的海工裝備總投資預計為2500億~3000億元,年均500億元以上。這給相關企業帶來了重大機遇。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表示,目前,國內在海工裝備領域展開競爭的主要是四類企業,分別是大型造船央企的海工業務、多元化央企、能源企業進入海工領域和民營造船企業,央企則會是其中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