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 周小川:短期面臨物價上漲較快、資本流入較多挑戰 (新華網) IMF部長級會議24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周小川在介紹中國經濟形勢時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然較強,但短期內也面臨…
國內宏觀
周小川:短期面臨物價上漲較快、資本流入較多挑戰
(新華網)
IMF部長級會議24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周小川在介紹中國經濟形勢時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然較強,但短期內也面臨物價上漲較快、資本流入較多的挑戰。未來,中國政府將進一步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央行新規半月效果顯現 銀行壓力陡增借貸難上加難
(新華網)
9月初央行下發通知,將商業銀行的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保函保證金存款以及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存款等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新政策讓銀行倍感壓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信貸緊縮,企業貸款與個人貸款難度更大。
9月CPI同比漲幅有望小幅回落
(中國證券報)
9月以來,受中秋等節日消費因素帶動,食品價格繼續呈現小幅環比上漲勢頭。分析人士認為,目前CPI從環比看仍處于上漲通道,但在翹尾因素帶動下,9月CPI同比漲幅可能繼續小幅回落。
專家稱國內經濟正趨積極 歐美債務危機恐加劇
(上海證券報)
“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秋季論壇”24日在京召開,與會的宏觀經濟專家對下一階段國內國外情況作出了預測,認為國內積極的變化正在發生,而歐美債務危機恐進一步加劇。從外部情況來說,因全球通脹情況由全球總流動性決定,因美國、歐元區經濟前景比較暗淡,內需疲軟,對中國控制通脹也屬正面消息。
離岸價大跌 中銀香港暫停人民幣貿易結算購買
(第一財經日報)
上周末的香港市場,人民幣不再是此前的“萬人迷”,離岸人民幣價格大幅走低,而中銀香港作為香港唯一的人民幣清算銀行,其人民幣貿易結算兌換額度被提前用盡,該行已暫停通過貿易結算從香港參與銀行購買人民幣。
貨幣商品
上周五大宗商品暴跌金交所緊急擴板防白銀爆倉
(上海證券報)
白銀暴跌近17%、黃金暴跌近6%、倫銅倫鋅暴跌逾4%、原油跌破80美元大關——上周五外盤大宗商品繼續全線下挫。截至目前,代表國際大宗商品整體走勢的CRB指數已創出10個月來新低。
倫銅跌幅創3年之最 大宗商品集體遇寒流
(每日經濟新聞)
對歐美經濟的憂慮,一直是市場上空揮之不去的陰影。QE3預期的落空儼然成了本輪市場暴跌的導火索。在大宗商品市場,市場空頭情緒集中宣泄,其中倫銅9月22日下跌5.22%,創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整個商品市場的恐慌程度也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之最。
全球資金回流美元勢頭漸強
(經濟參考報)
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有增無減。種種跡象表明,全球市場的資金正在撤離風險更高的新興市場國家,轉而流入“永恒”的避風港———美元。截至9月23日,用來衡量美元對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程度的美元指數已從8月底不到74的底部連續近一個月上漲至78.5左右。
國際經濟
美眾議院臨時預算法案在參院受挫
(新華網)
美國國會參議院23日投票決定將眾議院數小時前通過的一項臨時預算法案暫時擱置。參議院當天以59票贊成、36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決定暫時擱置眾議院當天凌晨通過的臨時預算法案。該預算用以維持聯邦政府從10月1日至11月18日的運轉。美國當前的預算案只能維持聯邦政府運行至9月30日本財年結束,國會兩院必須在一周內通過統一版本的預算案方能避免聯邦政府關門。
IMF:危機導致歐洲銀行業3000億歐元信用風險
(第一財經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已給歐洲銀行業造成高達3000億歐元(4100億美元)的信用風險,呼吁銀行通過注資來安撫投資者并支持放貸。
希臘債臺高筑狂砍高福利緊縮政策引萬人大罷工
(新京報)
9月21日,希臘內閣宣布新的經濟緊縮政策,包括裁減國營企業人員,削減退休金,降低個稅起征點等。一名官員透露,今年將有3萬名公務員停職并只能領取部分薪水,政府還將削減每月1200歐元以上的養老金以及55歲以下公民的福利。
普京呼吁大幅提高俄經濟增速
(中國證券報)
俄羅斯政府總理普京9月24日在莫斯科呼吁大幅提高俄經濟增速,并實現不同于原料型經濟的增長。普京當天在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講,闡述未來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綱領、目標和方向。他說,目前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約為4%,這一速度看起來比世界最發達國家1%至2%的增速要快,但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絕對量上看,俄羅斯要少很多。
希臘八家銀行被降級歐債恐慌繼續蔓延
(第一財經日報)
美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上周五將希臘八家銀行的長期存款及優先級債務評級下調了兩個檔次。穆迪給出的理由包括這些銀行可能因持有的希臘國債遭受減值損失;希臘本土經濟預期持續惡化以及這些銀行不斷擴大的不良貸款、不停縮水的存款基礎和依舊十分脆弱的流動性現狀。
財經評論
請把M 2增幅拉回到16%
(經濟參考報)
按照年初的目標把M2增速拉回到16%。否則,金融亂象會越來越多,實體經濟增長將戛然而止。導致實體企業不務正業的根本原因是“過于緊縮的貨幣政策”,而實體企業去放高利貸最大的傷害是使“實業家放棄實業理想與信念”,而去追逐短、平、快的金融收益,其結果無疑是“經濟空心化”。
“金磚”挺歐說明了什么
(人民日報)
上周末在華盛頓,金磚五國財長表示,樂于在必要時根據各國國情,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其他國際金融機構,向正處于債務危機的歐洲提供支持。路透社的報道稱,包括中國、巴西和印度在內的金磚國家官員說,他們將考慮提供更多資金,以增強全球穩定性。這是金磚國家加強協調的積極成果,也表明了金磚國家在促進全球合作方面的積極姿態。
必要時援歐? 歐債危機“難抱金磚”
(第一財經日報)
數周前,巴西財政部部長曼特加曾給了歐債陰霾一絲希望,當時曼特加稱,為了支撐動蕩的全球市場,包括巴西在內的“金磚國家”可能購買歐洲國家債券。而擁有豐富外匯儲備的金磚國家確實有可能調整對歐洲的投入比重,不過,在歐洲人滿心期望地等待當地時間22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金磚國家”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得到的卻是個模糊答案。
地方經濟
廣西電荒將呈持久戰 高耗能產業耗電驚人
(中國新聞網)
連日來的氣溫驟降,讓空調負荷稍稍降低,加之火電開足馬力運轉,中國西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缺電狀況目前有所緩解。專家建議打好缺電局面“持久戰”,廣西迫切需要改變以高耗能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西藏將對非公有制經濟實行零成本注冊
(新華網)
記者從日前在拉薩召開的西藏加強工商聯工作暨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會議上獲悉,從今年11月1日起,對注冊登記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以及變更注冊登記的,西藏自治區政府將免受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零成本”注冊。
產業經濟
“十二五”環保投入將達5.4萬億元
(經濟參考報)
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22日透露“十二五”上述污染物的實際減排量:“計入增量削減部分,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分別要比"十一五"削減20.4%、23.9%、22.6%和28%。” 為此,萬本太預計,“十二五”的全國環保投入,要比“十一五”的投入至少增加1.5倍,即5.4萬億元。
重慶10月1日起開征存量房房產稅
(第一財經日報)
重慶市地稅局相關工作人員確認,該市將從10月1日起對主城區內符合要求存量獨棟商品住宅征收個人住房房產稅。重慶市規定:獨棟商品住宅和高檔住房建筑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9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積均價3倍以下的住房,稅率為0.5%;3倍(含)至4倍的,稅率為1%;4倍(含)以上的稅率為1.2%。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稅率為0.5%。
樓市“金九”成色不足 “降價換量”趨勢漸明
(人民日報)
在“金九”風光難現的情況下,樓市調控絲毫沒有放松的跡象。業內人士認為,地方政府采用限價代替限購,能直接抑制房價上漲,使房價統計數據出現停漲甚至下降,在房價漲幅榜上的排位也能迅速下滑。這樣,地方政府能比較容易地完成年初制定的調控目標,降低被要求限購和問責的壓力。
中國水電公布詢價結果至多募資144億
(網易財經)
中國水電昨日晚間發布初步詢價結果,確定本次發行的價格區間為每股人民幣4.5元至4.8元。中國水電本次發行總量為30億股,少于此前證監會許可35億股上限。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上及網下發行各不超過15億股,按目前公布價格區間的上限計算,本次中國水電發行將募集資金至多144億元。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鐵礦石價格或連續四年下跌 下一篇:鑄造業“十二五”規劃或近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