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三季度GDP回落至9.1% 經濟硬著陸風險甚微(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三季度我國GDP增長9.1%,同比增速比前兩個季度分別回落0.6和0.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國內宏觀
三季度GDP回落至9.1% 經濟“硬著陸”風險甚微
(每日經濟新聞)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三季度我國GDP增長9.1%,同比增速比前兩個季度分別回落0.6和0.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從經濟增長的動力來看,下一個階段我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可能性比較大,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趨向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小。
中國8月大減美國債365億美元
(上海證券報)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我國拋售美國國債365億美元,結束了連續四個月的增持之路。目前我國持有美國國債11370億美元,仍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與此同時,中國8月凈增持1789億日元(約合23億美元)日本國債,這是2010年10月以來中國首次單月凈增持日本國債。
9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速回落至17.3%
(中國證券報)
9月全國財政收入7377.0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89.86億元,增長17.3%,增速較8月的34.3%明顯回落。對于9月財政收入增幅回落,財政部解釋稱,主要是受經濟增速略為放緩、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在相關稅收上有所體現以及非稅收入增長減少等因素影響。
國家統計局:小微企業沒有大面積倒閉
(第一財經日報)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昨天上午的發布會上介紹說,為了全面地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國家統計局前段時間組織各地調查隊系統,在全國抽選了3.8萬家的小微型企業進行抽樣調查。按照統計局所披露的結果,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出現大面積小微型企業的倒閉、關停的情況。
信貸額度趨緊 多家銀行已上調多項貸款利率
(上海證券報)
近期,商業銀行上調首套房貸款利率引起了極大關注,而記者從多家商業銀行了解到,由于下半年以來商業銀行信貸額度趨緊,多家銀行已經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悄然上調了多項貸款利率。隨著年底臨近,信貸額度進一步收緊,多家銀行正醞釀進一步“漲價”。
36條細則將依次出臺 壟斷領域投資堅冰難破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國家發改委已經分別出臺有關民營資本投資醫療機構,新興戰略產業,研究技術機構等外,其他的部委應該制定的相關政策,目前進展緩慢。有的已經有了方案,但有的部委甚至難以拿出具體的措施。主要原因是涉及的改革難度太大。
貨幣商品
公開市場結束12周凈投放 單日“吸水”100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
央行18日公告顯示,招標發行100億元人民幣一年期央票;同時進行3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以及600億元七天期正回購。央行單日回籠資金達到1000億元,而本周到期資金合計990億元,因此本周已經提前實現凈回籠。
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漲3.77%
(中國證券報)
國際清算銀行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25.01,較8月大幅上漲3.77%。歐元下跌是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出現較大幅度升值的主要原因。受避險需求推動,全球資金9月回流美元資產。9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小幅升值0.5%。
供求環境改善礦價拐點隱現
(中國證券報)
三大礦山之一的淡水河谷下調四季度鐵礦石報價,令國內市場頗感意外。礦山巨頭之所以主動調價,與當前鐵礦石所處的供求環境密切相關。正是由于國內礦和國外礦產能的快速增長以及鐵礦石供應的多元化,令曾經緊張的供求關系有所緩和。在供求趨緩的過程中,鐵礦石價格拐點正悄然生成。
國際經濟
科法斯調降歐美十國貿易風險評級
(21世紀經濟報道)
由于歐洲和美國的企業財政狀況漸趨惡化,10月18日,全球最大信用保險公司之一的科法斯,將八個發達國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或從正面觀察名單中剔除;而希臘和塞浦路斯的國家貿易風險評級更是遭到降級。
葡萄牙政府公布2012年預算案
(上海證券報)
據海外媒體18日報道,葡萄牙政府日前公布2012年預算案,預計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2.8%,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
法國3A評級搖搖欲墜 穆迪預警“法債危機”
(第一財經日報)
繼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下稱“穆迪”)本周一警告稱可能將法國主權信用評級納入負面觀察名單之后,法國財政部長巴魯安周二表示,法國將在能力許可范圍內盡一切努力保持AAA評級。
英國9月通脹率同比漲5.2%
(中國證券報)
英國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8月環比上漲0.6%,高于市場預期的上漲0.4%;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2%,也高于上漲4.9%的市場預期,漲幅明顯快于8月的4.5%,并追平2008年9月以來最高漲幅紀錄。
穆迪將西班牙主權評級從Aa2下調至A1
(網易財經)
穆迪將西班牙國債評級等由AA2下調至A1,展望為負面。穆迪表示,下調西班牙評級的原因在于,“當前的主權債務危機仍未浮現出一項可靠的解決方案”,且惡化中的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正在對西班牙的增長前景造成損害,而“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反過來將令西班牙更加難以實現其雄心勃勃的財政目標”。
泰國洪災損失300億元 全球供應鏈緊急轉移
(21世紀經濟報道)
7月以來的持續暴雨,使泰國遭遇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大洪災。10月19日泰國央行即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目前,市場預期泰國極有可能將本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4.1%。經濟學家認為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5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311億元)。
十年削5000億軍費 減支方案對美軍力影響“十分微小”
(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17日,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行專門座談會,討論美國聯邦財政改革將如何影響美國的國防能力,尤其是在東亞的國防能力。美國國會今年7月通過重大財政改革法案,計劃于未來十年內削減開支2.5萬億美元財政開支。目前,美國國會特設“超級委員會”,正在操刀制定具體削減細節,并將于11月24日前提交國會審議。
財經評論
GDP輕度探底 四季度現破9預期
(第一財經日報)
目前,一些機構紛紛預測四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可能放緩到“8”字頭。另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是,中國經濟“三駕馬車”正在加速換擋。出口、投資增速繼續放緩,如何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之余,確保增長動力順利切換,考驗后期的宏觀政策。
歐債危機前景再度“晴轉陰”
(中國證券報)
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巴魯安在上周末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后稱,將于本周末召開的歐盟峰會對解決歐債危機“具有決定性意義”。市場由此期盼,歐盟有望在此次峰會上就減記希臘債務、重組歐洲銀行業資本以及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等問題做出實質性決策。不過,10月17日穆迪警告援助歐元區重債國和銀行業將威脅法國AAA主權信用評級,德國政府高官更直言歐盟峰會恐難達協議。上述因素使市場對歐元區的信心在經歷了短暫熱情后再度降至冰點。
日韓貨幣互換規模或擴大 韓國金融正危急?
(第一財經日報)
韓國總統李明博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擬于今日舉行會面,據韓國媒體昨日報道,雙方將在會上討論擴大雙邊貨幣互換安排,以減輕外匯市場波動。事實上,近一個月以來,日元走勢平穩,而韓元正遭受著大幅拋售而暴跌。亞洲外匯網分析師章大衛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次日韓擴大外匯互換的討論,主要是為救韓國金融危機下的燃眉之急。
地方經濟
外地投資客急套現 京二手房或現降價拋售
(每日經濟新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陳淮近日曾表示,房產“限購令”沒有取消的那一天,但是房地產市場前景依舊光明。經歷了佛山放松限購又被叫停的風波之后,目前各地房地產限購令進入“發酵”階段。調查發現,此階段內,由于樓市成交不理想,有地方政府迫于財政壓力,密集推地;北京市的外地投資客或欲降價拋房;而另一方面,豪宅和商業地產卻逆市逞能,或者價格堅挺,或者備受追捧。
深圳外貿企業利潤下降15% 訂單下降成本上升
(第一財經日報)
受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稅費成本、物流成本、勞資糾紛成本等綜合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深圳一些外貿企業正面臨巨大經營壓力。
三季度蘇州小型企業發展信心不足
(中國新聞網)
國家統計局蘇州調查隊18日公布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三季度蘇州小型企業發展信心不足,小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已接近景氣臨界值。
產業經濟
鐵道部發債額逼近40%紅線 財政注資或不可避免
(21世紀經濟報道)
有消息稱,近期鐵道部將獲國家財政一筆超過2000億元的融資支持,該筆融資可能將以銀行貸款和財政撥款的形式下發。在多位銀行和資本市場人士看來,財政注資已不可避免,今年發完1000億鐵道債后,鐵道部凈資產40%的發債額度行將告罄。
銀監會叫停五礦等四家地產信托業務
(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18日,多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銀監會日前進行了一次特殊的“窗口指導”,叫停渤海信托、方正東亞信托、四川信托、五礦信托四家信托公司的房地產信托業務,為期3個月。四家信托公司被勒令“休息”的原因是,房地產信托業務增速過快,與其風險管理能力不相匹配,且在項目選擇上不夠審慎。而其行業大背景是房地產信托流動性風險積聚,部分產品不能如期兌付的概率有所增加。全文鏈接
9月用電量同比增12.2% 冬季用電形勢仍然偏緊
(上海證券報)
國家能源局昨日公布了9月份全社會用電情況,數據顯示,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39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中國電力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單葆國稱,今年冬天用電形勢依然偏緊,如果來水情況進一步惡化、電煤價格不穩定,用電缺口預計還會達到今夏的3000萬千瓦。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國8月大減美國債365億美元 下一篇:礦價鋼價齊跌 鋼貿商訂貨積極性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