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大省重組競速央企 綢繆“十二五”跨區域整合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繼內蒙古、山西、河南等省份煤炭重組實施之后,山東省“煤炭大集團”重組方案亦已敲定。
繼內蒙古、山西、河南等省份煤炭重組實施之后,山東省“煤炭大集團”重組方案亦已敲定。
山東省煤炭重組實行“6+1”模式,即作為龍頭企業的兗礦集團保持不動,棗莊礦業、淄博礦業、新汶礦業、龍口礦業、肥城礦業、臨沂礦業等6個省管煤炭企業聯合組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通過此番運作,山東將在兩年之內培養起緊隨神華、中煤之后的億噸級煤炭集團。山東省國資委給出的解釋是:“山東7大煤炭巨頭各自為戰,競爭激烈,每每發現大型煤田便分而食之。這也造成了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現象。組建大集團一是提高資源利用率,二是增強本省企業擴區域獲取資源的能力。”
不惟山東,“十二五”期間,晉陜蒙寧豫等煤炭大省都在爭相培養省屬煤炭“巨無霸”。地方政府正在逐漸擴大對本地煤炭資源的掌控。
業內人士分析,地方組建煤炭大集團有兩層深意:一是地方政府希望在以煤為主的消費時代樹立自己的核心地位,掌握煤炭定價、產量的主動地位;二是地方政府希望培養大型地方煤炭國企,與國有煤炭企業競爭。
地方煤炭重組“大躍進”
按照國家能源局“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國內年產億噸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達到6-8個,年產5000萬噸-1億噸企業達10個以上,特大型煤炭企業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同時,“十二五”期間建設新疆、神東、晉北、晉中、晉東、陜北、冀中、黃隴(華亭)、魯西、兩淮、河南、云貴、蒙東(東北)、寧東等14個大型煤炭基地。
實際上,在“十一五”期間,上述煤炭基地所在的晉陜蒙寧冀豫等各省(區)就各自開始籌劃煤炭大集團藍圖,煤炭資源不斷向省屬國有企業集聚。
可以想象,在煤炭資源日漸稀缺、企業之間勢力增強的格局下,煤炭資源的競爭將益發激烈。
2009年,山西以省管五大煤炭集團、山西煤銷集團和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等7家企業為主體拉開了以大并小、以強并弱的煤炭資源整合風暴。規劃到2011年,這七大集團中的3家將變身為億噸級產能大鱷,4家的產能將擴大至5000萬噸級,煤炭總產量占山西省的75%以上。
“山西省煤炭重組整合走的是‘國進民退’的路線,這使得山西在煤炭資源的騰挪上更有空間。作為煤炭大省,山西政府可以利用手中掌控的資源,提高其國內能源格局中的地位,穩定煤炭價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煤炭專家如此判斷山西煤炭的大手筆整合。
河南省煤炭兼并重組自今年年初開始,其確定的目標是到今年年底,爭取建成3個年產5000萬噸特大煤炭企業,省骨干企業控制的煤炭資源量占全省占用煤炭資源量的85%以上,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75%以上,單個礦井的生產規模不低于每年15萬噸。
河南省的兼并重組主體為6家大型地方國企:中平能化集團、河南煤化集團、義煤集團、鄭煤集團、神火集團和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規定,所有重組主體企業在所兼并重組煤礦中所占股權比例不得低于51%。
與山西相似,“國進民退”的思路貫穿河南煤炭重組整合的全過程。
另一煤炭大戶內蒙古也不例外,在8月1日舉行的內蒙古煤炭工業高層發展論壇上,內蒙古煤炭工業局局長王旺旺稱,到2015年內蒙古將建成4個年產億噸級以上、6個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
“通過煤炭資源重組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內蒙古煤炭生產企業從目前的350家減少到180家。建設重組2個億噸級以上煤炭企業,9個5000萬噸級煤炭企業,19個千萬噸級以上煤炭企業。2015年,內蒙古煤炭產能將達到10億噸,占全國煤炭產能的25%。”王旺旺說。
綢繆“十二五”跨區域整合
前不久,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曾公開表示:“重組整合是煤炭產業的持久政策。煤炭兼并重組最終的目標是向石油和電力系統看齊。”
如果煤炭走石油和電力發展模式,意味著未來煤炭資源將主要由大型國有企業控制。雖然國家能源局沒有明確表述上述觀點,亦沒有提出實現上述目標的時間表,但仍舊給人留下無盡猜想。
“煤炭資源重歸國有,如果按照市場機制并不可行。但在行政手段推動下,有可能成為現實,但這個過程將非常復雜。”王旺旺說。
隨著煤炭央企的壯大,地方煤炭企業也存在被央企整合重組的可能。此外,按照能源“十二五”規劃的思路,煤炭主產區區域內整合完成后,跨區域整合將是必然。在這一背景下,各煤炭大省紛紛積極培養超大型煤炭企業似乎不難理解。
事實上,相對地方煤炭企業,煤炭央企在進行跨區域整合方面的確具備一定的優勢。除了資金優勢,央企在資源分配上也占據高地。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煤炭礦權分布圖上,記者看到神華集團占據了該市一半以上的煤炭資源,而地方煤炭企業只能開發邊角資源,不僅煤炭資源有限,而且地理位置相對偏遠。
公開資料顯示,煤炭龍頭中國神華2009年就制定了五年產能翻番的規劃,計劃2014年產能達到4億噸,屆時其產能將占中國煤炭總產能的15%左右。而神華集團到2015年的煤炭規劃產能將達到6.4億噸(包含中國神華),較2010年新增2.8億噸。
另一家煤炭央企巨頭中煤集團在2010年初提出了產能5年翻一番的目標,到2014年集團煤炭產量規劃將達到2億噸,新增產能主要來源于晉、陜、蒙、新等地。中煤集團在這些地區的煤礦整合升級改造工作完成后,產能將會在2011年左右集中釋放,預計增量將在1億噸以上。
“十二五”將至,央企在跑馬圈地,地方政府也選擇了加快擴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