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繼續保持對“熱錢”高壓打擊態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針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外匯收支復雜的形勢,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下一階段要繼續保持對“熱錢”的高壓打擊態勢,有重點、有選擇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
這是日前召開的國家外匯局分局長座談會上傳出的信息。
國家外匯局提出,各級外匯管理部門要加快轉變外匯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力推進外匯管理重點領域改革:要將進出口核銷改革推向深入,認真總結進口核銷改革試點經驗,條件成熟后在全國推廣。擇機啟動出口收匯核銷改革,繼續推動貿易便利化;推進數據和系統整合,提高數據綜合利用和監測分析水平,滿足統計監測、分析預警、管理檢查等方面的管理需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重點、有選擇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配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推進外匯市場發展,研究增加符合市場需求的交易品種,強化對做市商的監管和指導;進一步提高外匯管理透明度。繼續推進法規清理整合工作,完善法規整體框架。對于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一步加強與媒體和公眾溝通交流;加強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進一步拓展和完善投資渠道和平臺建設,優化貨幣和資產擺布。
對市場高度關注的“熱錢”問題,外匯局表示,要做好應對和打擊“熱錢”流入專項行動相關案件的查實和處罰工作,繼續保持對“熱錢”的高壓打擊態勢。
今年上半年,外匯局就深入開展應對和打擊“熱錢”專項行動,共排查跨境交易347萬筆,累計金額4400多億美元。目前,已查實197起涉嫌違規案件,其中立案150起,已辦結42起,其余案件的相關違法行為定性及處罰工作正有序進行。
外匯局表示,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活動趨于活躍,人民幣升值預期總體趨緩。下半年我國外匯收支形勢總體可能仍然比較復雜,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必須密切監測形勢,深入評估風險,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預案和措施。
7月“熱錢”或“熱脹”
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匯改以來,關于“熱錢”的猜測就一直不絕,此后外匯局也曾先后發文對“熱錢”問題做出詳細解釋。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來看對“熱錢”的監控是有效的,但由于國際市場上美元走軟、國內資本市場探低,適宜進行資產配置等多重因素,7月份“熱錢”涌入的量可能較前兩個月有所回升。
早在重啟匯改伊始,央行就明確表示,進一步推進匯改,需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力求使可能發生的負面影響最小化,其中要加強對短期投機資本的監測和管理,防范“熱錢”大規模流動給國內金融體系造成大的沖擊。
從長遠來看,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避免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加大雙邊波幅,有利于壓縮“熱錢”的持續套利投機空間。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率先回升向好,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回暖,加之本外幣正利率差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因素影響,對境外資本有較強的吸引力。而由于外匯資金持續流入,推高了國內股市和樓市價格,強化了人民幣升值預期,反過來進一步刺激外匯資金流入,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外匯資金持續流入的正反饋機制。
5、6月份,由于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勢,以及我國股市開始回調,樓市的調控剛剛開始,因此出現了一定的資金外流現象。而7月份,一方面,美元在國際市場一路滑坡,國際游資退出美元市場;另一方面,在進一步下探后,國內股市出現投資機會,重新吸引境外資金。
此外,我國經常項目已經開放,但資本項目還存在一定管制,資本項目中各個子項目之間管理方式和管制程度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外匯局認為,“熱錢”必然竭盡所能避開管制,從開放和便利化程度較高的渠道(如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直接投資)滲透流入。
外匯局昨日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保持對“熱錢”的高壓打擊態勢,做好應對和打擊“熱錢”流入專項行動相關案件的查實和處罰工作。
外匯局稱,2010年以來,外匯管理部門深入開展應對和打擊“熱錢”專項行動,共排查跨境交易347萬筆,累計金額4400多億美元,目前已查實197起涉嫌違規案件,其中立案150起,已辦結42起,其余案件的相關違法行為定性及處罰工作正有序進行。
人民幣匯率續攀新高 升值預期總體趨緩
在連續幾個交易日的小幅攀爬后,8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715,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高7個基點,再度創下匯改以來新高。市場人士指出,人民幣中間價創新高主要是受隔夜美元疲軟的影響,在預期之內。因此,國內外匯市場和海外市場昨日均反應平淡,延續了前幾日的波瀾不驚。
即期市場反應平平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715。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722。
周二美國公布的6月個人收入、消費支出等數據均差于預期,表明美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受此影響,美元承壓下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則連續第四個交易日維持上行走勢,并創出新高。
不過,國內外匯市場對于人民幣再創新高的“成績”并不“感冒”。昨日,人民幣在即期市場詢價系統上收報6.7722元,較上日收盤價6.7730元微漲,盤中振幅僅0.07%。遠期市場上,美元對人民幣一年期貼水572點,即市場預期美元對人民幣一年后為6.7150,人民幣僅升值0.84%。
截至記者發稿,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市場上,美元對人民幣一年期報6.6760元,較上日尾盤微升,即市場預期美元對人民幣一年內升值1.4%左右。
此前,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已經減弱了很多,現在不具備匯率大幅波動的基礎。
7月下旬以來,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對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多番進行詳細解析,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的預期。
外匯局昨日表示,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活動趨于活躍,人民幣升值預期總體趨緩。下一步將配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推進外匯市場發展,研究增加符合市場需求的交易品種,同時加強監管指導。
對其他幣種持續走低
盡管對美元連連走高,但受到歐系貨幣的強勢影響,人民幣對其他幣種卻在持續走低。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歐元等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歐元兌人民幣8.9519元,100日元兌人民幣7.9069元,1港元兌人民幣0.87248元,1英鎊兌人民幣10.7944元。
據記者計算,6月19日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0.82%,對歐元、英鎊分別貶值5.5%和6.5%。
此前,胡曉煉撰文表示,參考一籃子貨幣與盯住單一貨幣相比,更能發揮調節進出口、經常項目及國際收支的作用,也更能體現出匯率上下浮動的特點。未來可嘗試定期公布名義有效匯率,引導公眾改變主要關注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的習慣,逐漸把有效匯率水平作為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參照系和調控的參考。
盡管何為“名義有效匯率”尚未定調,但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特別提款權(SDR)就可以看出人民幣對國際通行的一籃子貨幣的走勢。據央行網站公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一特別提款權單位折合人民幣10.0431元,人民幣較今年1月升值5.3%左右。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