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10月匯豐PMI創5個月新高 制造業四季度開局良好(上海證券報)匯豐銀行24日公布的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由于生產成本趨穩,10月PMI從9月的49.9強勢反彈至51.1,…
國內宏觀
10月匯豐PMI創5個月新高 制造業四季度開局良好
(上海證券報)
匯豐銀行24日公布的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由于生產成本趨穩,10月PMI從9月的49.9強勢反彈至51.1,創近5個月來新高,也成功升至50的榮枯線之上。匯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表示,10月份PMI初值重回增長景氣區間,預示制造業四季度開局良好,這些數據再次確認中國經濟并無“硬著陸”之憂。
周小川稱國際收支將更趨平衡
(第一財經日報)
央行行長周小川10月24日出席“2011金麒麟論壇”時預計,中國今年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將在4%左右。事實上,這一數字與2007年的10%左右相比,有大幅改善。此外,周小川還稱,可能將更多的資源分配轉向民間,包括外匯來講,更多的“藏匯于民”。所謂“藏匯于民”并不是老百姓把外匯藏到自己手里,而是他們自行決定運用包括投資等機會。
財政部研究適時擴大資源稅改范圍
(上海證券報)
財政部稅政司、國家稅務總局財產行為稅司有關負責人24日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研究推進油、氣以外的其他資源品目資源稅改革,條件成熟時將逐步擴大從價定率計征范圍,并適當提高稅率水平,以充分發揮資源稅的調節作用。
22省已公布前三季度GDP增速 僅北京低于全國水平
(網易財經)
截至10月24日下午,全國已有22個省市區發布了GDP等三季度經濟數據。22個省市區中,有21個前三季度GDP均超過全國水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前三季度GDP增長9.4%),只有北京增速在全國水平之下。22個省份中有20個GDP在兩位數以上的高位運行。
貨幣商品
一年期央票溫和放量 25日發行190億
(中國證券報)
據央行網站消息,央行將于10月25日發行今年第八十二期中央銀行票據。本期央票期限1年,發行量190億元,比上一期增加90億元。另據Wind統計,本周將有410億央票、600億正回購到期,到期資金合計1010億元。鑒于資金面較為寬松,適當提高央票發行量也可對較多的到期資金進行對沖。
NYMEX原油期貨大漲逾4%
(路透社)
美國原油期貨周一連升第二個交易日,受投資人對歐洲領導人接近達成歐元區債務危機解決方案協議的希望以及中國制造業數據令人鼓舞提振.歐元兌美元上漲,觸及六周高位.這鼓勵投資人買入原油和銅等較高風險資產.紐約尾盤,美元指數跌0.37%.12月原油期貨收報91.27美元,升3.87美元或4.43%.
鐵礦石價格較年內高點跌去二成
(上海證券報)
鋼鐵行業的需求不濟已蔓延全球,由此帶來的礦價是否面臨崩盤成為市場的最大憂慮。淡水河谷帶頭觸發的四季度鐵礦石主動降價背后,除了中國地區鐵礦石價格連降,鋼廠壓力過大的原因之外,歐洲的礦石需求大幅萎縮、使其不得不集中在中國市場拋貨也是重要因素。
國際經濟
美歐經濟衰退幾率達50%
(中國證券報)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經濟學家諾里埃爾·魯比尼10月24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表示,由于歐洲的“金融工程”難以實質性地終結歐債危機,這場危機最終導致歐元區、美國和英國等發達經濟體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達50%。
奧巴馬本周將公布扶持美國經濟計劃
(經濟參考報)
據外電報道,美國白宮的一名官員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在本周公布一系列旨在扶持美國經濟的行動計劃,這些計劃不需要獲得國會批準,其中一項計劃將使得屋主更加容易地對其抵押貸款進行再融資。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署宣布住房融資改革措施
(新華網)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署24日與住房抵押貸款融資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了一系列改革住房可支付再融資項目的措施,旨在吸引更多借貸人通過對抵押住房進行再融資,享受當前較低利率。
歐元區10月私營部門活動疲軟
(中國證券報)
倫敦市場調查機構Markit10月24日公布的對歐元區5000位私營企業高管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歐債危機導致市場信心遭受重挫,企業訂單數量持續減少,歐元區10月私營部門活動進一步疲軟。
泰洪災經濟損失約占GDP2%
(中國證券報)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10月24日發布報告稱,泰國正在肆虐的洪災已經侵肆該國約三分之一的陸地,預計洪災對該國造成的經濟損失約達2000億泰銖(約合65億美元),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此前,泰國央行預期洪災將導致該國出現1200億泰銖的經濟損失。
德國官員透露EFSF金額或增至1萬億歐元以上
(和訊網)
據媒體報道,德國國會的兩位反對黨領導人表示,總理默克爾已向他們發出簡報,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的金額將借助借貸杠桿化增至1萬億歐元(1.39萬億美元)以上。
日本上月出口同比增2.4%
(中國證券報)
日本財務省10月24日公布的貿易統計速報顯示,9月日本出口額同比增加2.4%至5.981萬億日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實現增長,且增幅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1%。9月日本進口則同比增長12.1%至5.680萬億日元,為連續第21個月上升。
財經評論
緊縮已至頂點 政策“破冰”還看經濟
(中國證券報)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貨幣信貸增長回落、通脹壓力減緩與經濟增長趨弱,貨幣政策已無進一步加碼必要,本輪緊縮頂點已現。但是,只有經濟下行風險上升成為政策決策的主要矛盾,政策轉向才會出現實質性動作,調降準備金率則可能成為政策“破冰”的關鍵信號。
PMI加速下行 歐元區一只腳踏進衰退
(上海證券報)
低迷的經濟令歐元區解決主權債危機的努力變得更為復雜。周一出臺的數據顯示,衡量歐元區制造業和服務業景氣程度的基準指數降至兩年多來最低水平。分析人士認為,最新數據表明,受到市場動蕩和債務危機帶來的財政緊縮影響,歐元區經濟出現新一輪衰退的風險大大增加。“末日博士”魯比尼稱,未來12個月,美歐經濟體陷入衰退的概率達到50%。
求解歐債危機不可忽視美國失業率
(中國證券報)
當關注歐債危機進展的人們聚焦于德法軸心和歐央行的舉動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美國經濟狀況,特別是美國失業率演變對于歐債危機的巨大影響。歐債危機的爆發固然是歐元先天制度設計的某些缺陷所致,但是其心理根源與美國經濟的疲弱有著莫大的關聯。歐債危機深化與美國失業率惡化在時點上的一致折射出歐債危機恐慌產生于市場情緒從樂觀滑向恐懼的嬗變。從目前二季度美國實際消費環比僅有0.7%來看,美國三季度GDP令人振奮的概率不大,意味著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形還會持續下去,這對于飽受歐債危機折磨的歐元區國家不是福音。
地方經濟
南京公積金貸款松綁見效 日成交量大增一倍
(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24日,南京江寧高爾夫國際花園的銷售負責人,終于可以長出一口氣,該樓盤抓住南京放松公積金貸款政策的機會,一口氣推出了8.3折優惠的房子,在隨后的雙休日兩天,成交不錯。據南京市房屋管理局統計數據,10月22-23日兩天,南京房屋成交510套,較之前日均成交100余套的數據,上升了一倍。
江蘇CPI同比漲幅連續回落 多方因素促物價下行
(中國新聞網)
24日,江蘇省統計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經濟運行數據。繼今年七、八月份之后,江蘇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于9月份進一步回落到5.4%。江蘇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劉興遠認為,在未來幾月,物價下行的可能性較大,多方因素都在促使CPI增速繼續回落。
浙江房博會成交僅一百余套 杭州樓市或領跌全國
(中國新聞網)
浙江省第十八屆房地產博覽會期間成交僅一百余套,為去年同期一半。業內感嘆,樓市如同這天氣,“越來越冷”。去年,浙江房博會成交219套,成交金額3.65億元被譽為冷清收官;今年成交129套,成交金額26155萬元,其低迷程度展露無遺。同時,銷售的住房價格出現一定幅度調整,毛坯房均價為15200元/平方米,精裝修房均價為33100元/平方米,不同區域的價格差異明顯。
產業經濟
樓市降價潮全國洶涌 北上深寒風勁吹
(第一財經日報)
由商品房降價集中引發的幾起業主集體“維權”事件,加強了人們對上海樓市下行的預期。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波降價風潮會繼續蔓延和加深。《第一財經日報》對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四地的調查顯示,住宅降價銷售潮早已不是上海一處的現象,深圳自5月就揭開了降價大戰的序幕,北京周邊地區也“寒風”勁吹,廣州則暫時穩定。
《中國風電發展線路圖2050》發布
(新華網)
在本月19日-22日舉行的北京國際風能展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發布了我國首個風電發展綜合規劃——《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報告稱,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成為中國的五大電源之一。到2050年,風電將滿足國內17%的電力需求。這意味著在今年基礎上,十年內裝機容量就將有大幅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