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首艘40萬噸級大船即將交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第一財經日報》11月10日從熔盛重工方面了解到,公司為巴西礦山巨頭淡水河谷建造的第一艘40萬噸級的超大干散貨船正在進行試航,即將交付。而第二艘和第三艘超大干散貨船也都已經出塢。熔盛重…
《第一財經日報》11月10日從熔盛重工方面了解到,公司為巴西礦山巨頭淡水河谷建造的第一艘40萬噸級的超大干散貨船正在進行試航,即將交付。而第二艘和第三艘超大干散貨船也都已經出塢。
熔盛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文軍告訴記者,10月28日,第一艘名為“淡水河谷•中國”的超大型干散貨船行開始進行試航,一般試航半個月后就可以交付給客戶。此前,淡水河谷共向熔盛重工訂購了12條40萬噸礦砂船的建造合同。
早在今年5月,淡水河谷從韓國造船廠訂購的一艘40萬載重噸的貨輪“ValeBrazil”號就已經交付,而在此之前,航運界還沒有如此大載重噸的干散貨船,其裝載量比傳統的海岬型礦砂船(VLOC)超出一倍多。
對此,航運專家陳弋對記者指出,隨著熔盛重工為淡水河谷建造的40萬噸級的干散貨船陸續交付,預示著淡水河谷大舉進入航海業的大幕正式拉開。而按照去年巴西出口中國的礦石1.2億噸推算,其海運市場占有率將達到四成,隨著其掌握的超大貨船逐漸交付并投運,全球干散貨海運市場有可能因此出現“強地震”。
陳弋指出,由于淡水河谷訂造的超大船型相當于二艘目前的海岬型船,對市場的擠出效應將非常明顯,目前整個干散貨航運市場已經存在運力過剩,同時淡水河谷還掌控了大量的礦石貨源,這也將直接威脅到一些原先為了抗運價風險而組建的鋼企與海運公司的聯合船隊。
而對于建造超大型干散貨船的原因,淡水河谷方面指出,主要是希望彌補巴西到中國距離澳洲到中國更遠的劣勢,進而降低航運成本。“我們的目標是能夠創建一支專門服務于我們出口產品運輸的船隊,實現更加高效、環保和運營安全的要求,并能極大地減少海運市場價格的波動。”
不過,一家國內大型鋼廠的高層則對記者指出,通過建造超大船隊,的確可以降低運輸成本,但鋼廠方面也擔心如果淡水河谷的運力逐漸擴大,加上其原本就有礦源的優勢,中國的鋼廠客戶長期會在礦價和運價上更加被動。
上述高層告訴記者,目前淡水河谷和鋼廠簽訂進口礦石合同后,雙方誰來確定租船的情況都有,而上述鋼廠已經與中國和日韓等航運企業簽訂了一系列長期運輸合同,部分從巴西進口的礦石是由這些航運企業運輸。
對于淡水河谷的大船陸續交付,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守國也對記者表示,協會代表中國船東界堅決反對大礦商自建船隊壟斷海上運輸,相關意見已經報給有關部門。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淡水河谷從韓國接收的“Vale Brazil”號原本將要航行到中國,但最終由于中國海事部門以國內港口尚未準備好接卸40萬噸級的船舶等安全問題為由,被迫改道運往意大利。
對于此次淡水河谷接收熔盛重工建造的第一艘40萬噸級的大船后是否會運營中國和巴西之間的航線,淡水河谷對記者并沒有直接回復,僅表示“淡水河谷并沒有改變自身的船運政策,我們一直以來對于大型鐵礦石運輸船的所有權歸屬持開放的態度。淡水河谷可以自身擁有也可以將其所擁有的船只通過長期的租船合同回租使用。”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