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擴進口發力 財政部下調730多種進口商品關稅(第一財經日報) 財政部昨日表示,2012年我國將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這些…
國內宏觀
擴進口發力 財政部下調730多種進口商品關稅
(第一財經日報)
財政部昨日表示,2012年我國將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這些商品包括:能源資源性產品;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關鍵設備和零部件;農業生產資料;用于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的日用品;與公共衛生相關的產品。
12月匯豐PMI初值環比回升至49.0
(上海證券報)
匯豐昨日公布數據顯示,12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9.0,高于11月份47.7的終值。分項指數中的產出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環比均有所回升,預示12月國內外的需求較為樂觀。
市場預計明年新增貸款8萬億左右
(上海證券報)
據記者了解,目前多家銀行已制定完畢2012年的新增信貸規模,與今年基本持平。在明年仍以穩健貨幣政策為基調的前提下,市場預計新增信貸的總體規模也將與今年基本持平,或在此基礎上稍有增加。8萬億元為預期的中值。
中國10月減持142億美債 持有總量創年內最低
(中國新聞網)
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減持142億美元美債,持有總量創年內最低,但目前仍是美國最大的債主。其它主要持有國方面,美國第二大債權國日本10月繼續增持222億美元美債,第三大債權國英國則減持132億美元美債。
12月前十天四大行存款流失4000億 或因熱錢外流
(21世紀經濟報道)
接近國有銀行的權威人士透露,12月前10天,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存款余額較月初減少4000億人民幣左右;在存款增長乏力之下,新增貸款僅300億元。四家大型銀行存款余額如此大范圍波動,可能與近期人民幣貶值預期之下,外匯占款新增放緩和資金外流有關。
貨幣商品
央行本周凈回籠730億元
(上海證券報)
昨天,央行通過公開市場發行了30億元三月央行票據,同時對91天回購品種進行了10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本周央行共計回籠資金860億元,對沖公開市場到期釋放的流動性后,實現730億元的凈回籠。
黃金“金光”不在商品又現暴跌
(中國證券報)
國際金價兩個月來首次跌破1600美元/盎司,一周跌幅逾10%;油價創8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芝加哥大豆創14個月來新低……以美元走強為誘因,大宗商品再現暴跌一幕。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大跌內因在于美國經濟階段性格局的轉變下帶動的相關資產預期回報率攀升,從而降低了黃金和大宗商品的吸引力。
美經濟基本面相對樂觀美元歲末再成資金避風港
(中國證券報)
由于投資者對上周末歐盟峰會成果的有效性心存疑慮,加之評級機構的降級警告接踵而至,美元指數本周前三個交易日連續大漲,在創下年內新高水平的同時,也站穩了80的重要關口。一方面是國際金價今年過快上漲的必然后果;另一方面,也與美國明顯優于歐洲的經濟基本面息息相關。
國際經濟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驟降
(新華網)
美國勞工部15日公布的報告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在截至12月10日的一周內,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比前一周減少1.9萬,降至36.6萬,不僅少于表明失業率持續下降趨勢的37.5萬門檻線,也是2008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11月份工業生產環比下降0.2%
(新華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包括工廠、礦業和公共事業企業在內的美國工業生產環比下降0.2%,顯示美國經濟曲折復蘇的進程。
美國三季度經常項目逆差環比下降11.5%
(新華網)
美國商務部15日公布的報告顯示,由于貨物貿易逆差減小和服務貿易順差加大,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常項目逆差為1103億美元,比第二季度下降11.5%,為近兩年來的季度新低。
英國資助IMF金額不超過100億英鎊
(中國證券報)
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的發言人14日表示,卡梅倫已表示,英國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額外資助不會超過100億英鎊,打消了此前市場對IMF將從英國獲得300億英鎊資金的希望。上周歐盟峰會同意為IMF融資2000億歐元額外資金,其中非歐元區國家將貢獻500億歐元。
日本制造企業對經濟前景悲觀
(中國證券報)
日本央行12月15日公布的12月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結果顯示,大型制造企業景氣判斷指數(DI)為-4,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2,比9月份調查的2下降了6個點。DI為負數表明悲觀者較樂觀者多。
意大利政府謀求新一輪緊縮方案盡快獲得通過
(新華網)
意大利總理蒙蒂15日決定在眾議院就新一輪財政緊縮和經濟改革方案舉行信任投票,以加快這一方案在議會獲得通過的進程。蒙蒂政府于12月初出臺了一套總額為300億歐元(約合400億美元)的財政緊縮和改革一攬子方案,旨在削減公共開支、推進結構改革、促進經濟增長,降低國內目前高達1.9萬億歐元(約合2.5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規模,恢復國際市場對于意大利經濟的信心。
財經評論
外管局副局長李超:中國短債占比較高
(第一財經日報)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超昨日在財經年會上表示,當前中國外債總規模并不大,結構也基本合理,雖然其中短債占比較高,但有其特殊性,總體風險并不大。據李超介紹,截至2011年6月,我國外債總規模6425億美元,相比國際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增加2533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余額4621億美元,相比2007年底增加2464億美元。
歐元區PMI頻發降調 全球二次衰退風險大增
(上海證券報)
債務危機的揮之不去,進一步加重了歐洲經濟的困境。周四,衡量歐元區制造業和服務業景氣程度的一項綜合指標連續第四個月發出萎縮信號。歐洲央行也在當天的一份報告中下調對經濟的前景預估。與此同時,隨著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全球經濟的前景也變得愈加黯淡。在不少經濟學家看來,相比幾個月前,明年世界經濟陷入二次衰退的概率已大大上升。
地方經濟
北京保障房大量入市 新建住宅單日網簽創3年新高
(財經網)
據法制晚報引述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12月13日單日網簽新建住宅達到了2375套,其中期房2328套,現房住宅47套,創造了最近三年來的新建住宅單日最高簽約紀錄。
山東將公布高耗能企業黑名單
(新華網)
山東省加大節能降耗督查力度,將部分高耗能企業列入重點調控的“黑名單”。目前,全省已有288戶企業被列入實施預警調控名單,這些名單被要求抄送省電力、經濟運行及物價部門,依法依規實施節能調控。
甘肅新建保障性住房六成竣工
(新華網)
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15日對外公布,截至11月底,甘肅省新建保障性住房已開工19萬套,開工率達104.6%,10.82萬套主體竣工,竣工率達60%,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甘肅省住建廳表示,將在近期制定出臺2012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同時加強政府目標責任制,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產業經濟
11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增八成基建投資占比銳減
(每日經濟新聞)
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一改前幾個月的跌勢,11月份,“差錢”的鐵道部固定資產投資單月環比增幅超八成。鐵道部公布的2011年11月全國鐵路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顯示,11月份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6.55億元,與10月份的335.6億元相比,增幅達86.7%。11月份用于基本建設投資的數額僅為289.63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例僅為46.22%。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鐵路建設投資在11月份并未成為資金運作的重點。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確定
(上海證券報)
在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一期總結會上,國家能源局透露,正在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顯示,到2015年,風電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加上生物質能、太陽能熱利用以及核電等,2015年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