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鋼市供大于求難以改觀 鋼價難有大幅度提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月16日發布月度分析報告稱,后期市場受天氣和春節等因素影響,供大于求狀況難以改觀。中鋼協進一步指出,201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平穩回落,市場需求有所下降。…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月16日發布月度分析報告稱,后期市場受天氣和“春節”等因素影響,供大于求狀況難以改觀。
中鋼協進一步指出,201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平穩回落,市場需求有所下降。2012年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仍具備不少有利條件,國內市場鋼材需求有望繼續保持增長,但由于國內產能釋放能力較強,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短期內將難以扭轉,鋼材價格難有大幅度提高。
預計后期國內市場鋼材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增幅會有所回落;貨幣供應量有所增加,流動性趨緊狀況有所好轉鋼材庫存降幅趨緩,市場進入淡季調整期。
中鋼協還指出了后期市場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從國內外市場需求形勢看,2012年我國粗鋼產量增速將進一步降低,國內市場供求矛盾有所緩解但沒有得到根本改觀,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局面仍較突出。在困難形勢下,鋼鐵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自覺控制產量,及時調整品種結構,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定價和銷售行為,保持鋼材市場平穩運行。
近期國際市場針對我國的鋼鐵貿易摩擦有所增多,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相繼對產自中國的涂層鋼板、石油管、不銹鋼無縫管、焊管、彩涂鋼板等做出反傾銷制裁,再加上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國內鋼鐵企業鋼材出口難度有所加大。
經過連續三個月下降,2011年12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已降至近15個月以來的最低點。主要原因是我國粗鋼產量在去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明顯下降。從全球情況看,粗鋼生產也是放慢趨勢。目前鋼鐵企業仍面臨高成本、低效益的困難,應密切關注進口鐵礦石價格走勢,以不斷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報告同時顯示,2011年12月份,國內市場處于鋼材消費淡季,市場需求不旺。雖然鋼鐵生產保持較低水平,但鋼材總量供大于求局面沒有根本改觀,鋼材價格繼續呈小幅下降走勢。
截至當年12月末,中鋼協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20.45點,環比降幅為1.54%,同比降幅為6.11%,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已降至近16個月來的最低點。其中,長材指數為126.49點,環比降幅為1.81%,同比降幅為6.13%;板材指數為116.29點,環比降幅為1.29%,同比降幅為6.61%。
同期,中鋼協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價格均有所下降。其中高線、螺紋鋼價格由升轉降,降幅分別為2.66%和1.88%;角鋼價格繼續下降,降幅為1.73%;中厚板、熱卷價格、冷軋薄板和鍍鋅板價格繼續下降,降幅分別為1.93%、0.46%、1.20%和3.39%;熱軋無縫管價格降幅為0.94%。
12月末,全國26個主要鋼材市場五種鋼材社會庫存量合計為1290萬噸,環比降幅為1.79%,已連續三個月環比下降。長材中螺紋鋼庫存降至487萬噸,是2011年內的最低水平,環比下降1.12%;線材庫存有所反彈,環比增加21萬噸。板材中熱軋板卷庫存降至403萬噸,環比下降7.26%;冷軋薄板庫存降至149萬噸,環比下降1.24%;中厚板庫存139萬噸,環比下降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