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314.9億美元 2月貿易逆差創近10年新高(中國證券報)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604.3億美元,增長29.4%。其中出口1144.7億美元,增長18.4%;進口1459.6億美元…
國內宏觀
314.9億美元 2月貿易逆差創近10年新高
(中國證券報)
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604.3億美元,增長29.4%。其中出口1144.7億美元,增長18.4%;進口1459.6億美元,增長39.6%。當月貿易逆差314.9億美元,為近10年來單月貿易逆差最大值。
實施“稅收與稅源一致性原則”改革
(中國證券報)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10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認為,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以來,存在著財權上收、支出責任下移的趨勢,縣鄉基層財政日益困難,對中央、省、市轉移支付撥款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應該實施“稅收與稅源一致性原則”的具體改革。
2月新增貸款險過7000億
(第一財經日報)
盡管2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略有回升,但人民幣貸款的增量再次低于市場預期。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2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3%,略高于市場預期。而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則僅有7107億元,延續了1月低于市場預期的趨勢。
工信部部長:4個新興產業專項規劃上半年出臺
(第一財經日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1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4個新興產業專項規劃將會在“很快的時間”內出臺,今年上半年能夠出臺。這四個新興產業專項規劃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專項規劃。
2月下旬以來全國蔬菜價格上漲
(新華網)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下同),3月11日,豬肉價格下降;水產品價格上漲;蔬菜價格以漲為主;牛羊肉、水果價格穩中有漲;食用油價格微幅波動;成品糧、雞蛋、奶類價格穩定。
國家統計局公布70城市房價
(北京商報)
3月18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2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對全國主要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數據進行披露。資料顯示,1月,70城市房價首次出現了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全部停漲的現象。
貨幣商品
美聯儲議息會將成匯市主導因素
(中國證券報)
受希臘債務置換計劃傳來的利好消息提振,歐元引領歐系貨幣一度于上周盤中展開反彈,但最終功虧一簣,這歸結于美國公布的2月非農就業報告表現靚麗,削弱了美聯儲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規模的可能性,從而提振美元市場人氣。歐元對美元匯率上周最終勉強收于1.31水平上方,而英鎊對美元幾乎收于當周最低點。
日元升值:一場隱形地震
(第一財經日報)
日本內閣府近日公布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2月份日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弱,超高日元形勢近日出現緩解跡象;同時,日元走弱和環保車補助改善了汽車出口及國內銷售環境,拉動制造業生產復蘇,災后復興需求預期增大。
外管局今年已批29億美元QFII額度
(北京商報)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召開合格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評審會,評審通過了12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共計18.6億美元投資額度。2012年以來,外管局已批準23家QFII投資額度共計29.1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
國際經濟
歐元區財長同意釋放355億歐元希臘援助資金
(網易財經)
歐元區各國財長同意釋放355億歐元(約合470億美元)的希臘援助貸款,并對該國與私人債券部門的債券交換計劃表示支持,其中包括動用所謂的“集體行動條款”。歐元區財政部長會議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在周五的電子郵件聲明中指出,希臘將會順利獲得針對它的第二輪援助貸款的剩余部分。
“換債計劃”獲熱烈響應 希臘暫避違約厄運
(上海證券報)
希臘政府9日上午正式宣布,其債券置換計劃已獲得85.8%的高參與率,從而使得該國得以順利推進這一為其減債上千億歐元的計劃。與此同時,債券置換計劃的成功,也將確保希臘獲得第二輪國際救助貸款,避免無序違約。
歐盟稱若因航空碳稅遭遇報復將采取反制措施
(北京商報)
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29國聯合發表“莫斯科會議宣言”,強烈抵制航空“碳稅”并提出具體反制措施后,歐盟依舊不肯松口。近日,歐盟也明確表示,如果因堅持征收航空“碳稅”而遭到貿易報復,歐方準備予以反報復,但歐盟也表示,希望能在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框架內就航空“碳稅”問題達成協議。
日本5月起“零核電”
(第一財經日報)
日本境內有17所核電站共計54座反應堆(還有一座用作研發試驗),目前仍在運行的僅有2座,如果不出意外的話,4月底將面臨定期檢查的剩余兩座反應堆也不會被允許再次啟用,屆時日本核電發電量將歸零,而同時,火力發電所占的比率則超過了八成。可以說,日本的“去核電化”工程已經展開。
美聯儲“沖銷版QE3”系蓄意放風
(第一財經日報)
本周的FOMC會議不太可能讓市場激動,因為預計本次會議上美聯儲將按兵不動,不太可能做出有關第三輪量化寬松(QE3)的任何暗示。美聯儲料將繼續重申維持基準利率0~0.25%至2014年中,對經濟表現的評估可能會更樂觀,但會依然非常謹慎。
財經評論
屈宏斌:人民幣貸款進軍“金磚”順應市場需求
(第一財經日報)
多家媒體近日報道,中國正計劃向其他“金磚國家”提供人民幣貸款,國開行將于本月29日在印度新德里與這些國家簽署諒解備忘錄。有業內人士質疑目前向“金磚”提供人民幣貸款時機是否成熟,有專家認為,海外對人民幣貸款的熱情或將不高。
緩解穩增長壓力政策需繼續松動
(上海證券報)
比市場的普遍預期更低,2月份CPI同比增長3.2%,顯示眼下中國的通脹壓力有所減輕。但結合2月份其他宏觀經濟數據看,零售、工業及投資等諸多數據低于預期,表明當前“穩增長”的緊迫性已躍然紙上。鑒于通脹壓力已得到緩解,這無疑為本月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提供了充足的空間,預期未來宏觀政策的松動速度或超市場預期。
地方經濟
福建對外投資金額止跌回升
(中國新聞網)
福建省外經貿廳9日對外宣稱,今年1-2月福建新批對外投資金額結束了1月的下降態勢,重回升勢,同比增長26.6%。據統計,今年前兩個月,福建新批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27家,新批中方協議投資額(含增資)3.24億美元。
香港去年零售業收益上升近25%
(新華網)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9日公布,2011年全年,香港大部分主要服務行業的業務收益均錄得上升。其中零售業收益增長24.9%、住宿服務業增長19.5%、速遞業增長17.3%,增幅較為顯著。
中國最大煤炭儲地尋求“煤變”
(新華網)
生產供應中國四分之一煤炭的內蒙古自治區,正在醞釀一場能源輸出革命:尋求將那里蘊藏的煤炭大規模轉化為石油、電力甚至信息產品,升級傳統“挖煤—賣煤—粗加工”的經濟發展模式。內蒙古橫亙中國廣袤的北部,7000多億噸的煤炭探明儲量讓許多其他地區羨慕。2011年,內蒙古生產了近10億噸煤炭,六成以上通過陸路送往能源消耗集中的東北、京津和中部地區。
產業經濟
中國公路建設負債總規模超5萬億 財務風險隱現
(中國經濟網)
公路建設負債風險隱憂浮現。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建集團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軍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收費公路政策的提案》。提案中稱,我國公路行業債務總規模已超5萬億元,債務風險顯現。有專家表示,公路行業5萬億負債隱藏著較大的財務風險,需要對當前公路建設形勢進行診斷,防止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推進。
“三桶油”被指減供致液化氣價漲三成
(中國經濟網)
2月份以來,國內液化石油氣價格持續沖高,尤其是在華南地區和西南地區。截至3月9日,全國主流煉廠液化石油氣價格每噸普遍上漲1500元左右,漲幅近30%。對此,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召開媒體溝通會,指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煉廠液化氣供應減少導致供需矛盾加劇,引起了液化氣價格的迅速上漲
國家將重啟核電審批 裝機容量將遠超4000萬千瓦
(第一財經日報)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政府會在今年恢復國家核電站項目的審批,而且裝機容量將會遠遠超過2007年發布的規劃目標。2007年,國家公布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