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大回籠力度 昨日放量正回購600億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市場資金面極度寬松的背景下,周二央票發行繼續暫停,延續了近3個月以來的缺席狀態。不過,央行加大了公開市場回籠力度,當日進行的正回購操作放量至600億元,創下了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央…
在市場資金面極度寬松的背景下,周二央票發行繼續暫停,延續了近3個月以來的缺席狀態。不過,央行加大了公開市場回籠力度,當日進行的正回購操作放量至600億元,創下了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
央行公告顯示,3月1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正回購操作,期限28天,交易量600億元,中標利率2.8%,與前期持平。而市場期待的央票重啟預期再度落空,若本周四央票繼續停發,則將是連續第11周停發。
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290億元,其中票據到期130億元,正回購到期160億元,到期量較上周減少了340億元。即便不考慮周四的操作,公開市場已經提前鎖定310億元凈回籠。
“目前的資金面算是極度寬松了,回籠力度加碼并不意外。”某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央票重啟是早晚的事,但具體時點不好揣測。”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俊郁分析稱,本期正回購交易量劇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回購利率達到近期低點,資金面較為寬裕,央行此舉是出于調節流動性考慮;二是未來四周到期資金將達到2800億元,為平滑資金面,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加大回籠力度。
“目前的資金面已經幾乎可以稱為‘松無可松’,這一點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存在著微妙的沖突。從這個角度看,央行在公開市場略微提高回籠力度是必然的一個趨勢。”國金證券周二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
國泰君安債券研究團隊認為,盡管上周央行連續增加正回購操作規模,但主要針對資金分布的調節,且以到期資金環比明顯增加、資金利率持續回落為前提,而實際寬松政策取向未變將支撐流動性繼續趨緩。
“按照2011年至今央行的操作手法來看,在流動性已然寬松的情況下,上周應該出現公開市場凈回籠,而目前的方式略偏溫和。”中金公司研究報告稱,“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幾周的公開市場操作情況應值得重點關注,看央行是否會繼續默許資金價格下行。”
截至昨日收盤,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種小幅上漲,整體價格水平仍處于低位。其中,隔夜利率上升1.17個基點至2.3175%,7天利率上升20個基點至2.9958%,14天利率上升7.50個基點至3.0658%,1個月利率下調2.33個基點至4%,其余品種波動甚微。
上周公開市場到期量為630億元,央行繼續通過7天與28天正回購方式回籠資金,回籠量600億元,全周公開市場凈投放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