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銷售各自為戰 河北鋼鐵收編12家民企整而不合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雖然河北鋼鐵集團(下稱河鋼)收編了12家民營鋼鐵企業,并信誓旦旦要將采購、銷售進行一體化,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卻仍整而不合。采購有一部分是一起的,銷售則完全是獨立運作。被河鋼…
雖然河北鋼鐵集團(下稱“河鋼”)收編了12家民營鋼鐵企業,并信誓旦旦要將采購、銷售進行一體化,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卻仍整而不“合”。
“采購有一部分是一起的,銷售則完全是獨立運作。”被河鋼收編的河北敬業集團董事長李趕坡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透露。
采銷各自為戰
河北敬業集團一位中層管理人員昨天告訴本報,去年下半年,河鋼給12家民營鋼企下發通知,準備舉辦原材料采購對接會,“但是搞了幾個月,也沒弄成。”
河北敬業集團是河鋼收編的12家民營鋼鐵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2010年11月中旬,河鋼以“漸進式股權融合”的模式,以商譽、管理、技術咨詢服務、購銷渠道等資源,分別出資到5家民營鋼鐵企業——河北敬業集團、松汀鋼鐵、龍海鋼鐵、永洋鋼鐵和吉泰特鋼,并分別重新登記注冊新公司,河鋼分別持有各新公司10%的股份。
一個多月后,河鋼又以這種模式,不花一分錢現金,與九江線材、燕山鋼鐵、榮信鋼鐵、鑫達鋼鐵、新金鋼鐵、裕華鋼鐵、金鼎重工等7家省內民營鋼企簽署聯合重組協議,同樣持有7家民營鋼企各自10%股權。
兩次整合之后,作為河北省最大的國有鋼鐵企業,原本產能就已第一的河鋼,在產能上坐穩了龍頭寶座。昔日國內最大鋼鐵企業寶鋼集團在規模上也被河鋼遠遠地甩在身后。
不過河鋼的產能雖然位居國內第一,但是其盈利能力卻并不強。河鋼的產能目前為5000多萬噸,雖然寶鋼集團只有3000多萬噸,但是去年河鋼的銷售收入僅為2500億元,利潤只有43億元,而寶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133億元,實現利潤更是高達187億元。
按照河鋼的規劃,河鋼會將12家民營鋼鐵企業發展納入集團總體規劃,集團將適時向12家新公司派出管理、技術團隊,共享大宗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技術研發等平臺。
但是由于河鋼沒有拿出現金重組,這種整合顯得非常脆弱。雖然持有了12家民營鋼企各自10%股權,但是這些企業在河鋼的體系中,與河鋼旗下的國有鋼廠顯然無法享有同樣的權利。
被整合之后的民營鋼企顯得異常低調,沒有企業愿意對此次重組進行多談。雖然李趕坡稱有一部分原料是跟河鋼一起采購,但是大部分還是由敬業集團自行采購。“一起采購的,現在都是市場經濟,跟我們單獨采購的價格差不了多少。”李趕坡說。
或調整整合模式
鋼鐵行業集中度低,被認為是鋼鐵行業盈利能力差的最重要原因。因此相關部門過去幾年一直在強調要大幅提高鋼鐵行業集中度。但由于鋼鐵行業民企眾多,使得行業的集中融合成為難題。
河鋼創造的這種“漸進式股權融合”模式一度為河南和山西兩省所青睞,且在各自省內推行。河南省最大的國有鋼企安陽鋼鐵(600569,股吧)集團和山西省最大的國有鋼企太原鋼鐵集團,就通過這種方式重組了幾家民營鋼鐵企業。
但是由于整合過程中,大企業沒有拿出現金,而是通過所謂的“商譽、管理、技術咨詢服務、購銷渠道”等作為資源出資,因而收編后,整合工作一直未能順利開展。
相比之下,國內最大的民營鋼企沙鋼集團近幾年通過現金出資重組了幾家民營鋼企,實現了實質意義上的聯合重組。
目前,山東省最大的國有鋼鐵企業山東鋼鐵集團正在試圖重組日照鋼鐵集團,后者是中國第二大民營鋼鐵企業。按照山鋼的說法,日照鋼鐵集團的要價太高,導致重組久拖未決。
在河北省,更多的民營鋼鐵企業也并未“投靠”河鋼的整合路徑。今年2月8日,工信部公布批復河北省工信廳上報的河北省渤海鋼鐵集團聯合重組方案,要求渤海鋼鐵按照《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要求,加快實施豐南區鋼鐵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工作,爭取在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聯合重組工作。河北省渤海鋼鐵集團是由十余家民營鋼企自行整合而來。
或許是意識到靠以前的整合方式無法順利開展工作,“下一步會有一個說法,但是現在不能跟你講。”河鋼董事長王義芳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對此,河北敬業集團上述內部人士告訴本報:“目前還沒有接到河北鋼鐵說要調整與我們這些企業整合的通知。”
對于河鋼以后在河北省實施兼并重組是否會堅持這一模式,王義芳稱:“董事會正在研究。”
雖然河鋼與12家民營企業的整合并不順利,但是按照河北省公布的省內“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河北省將繼續支持河北鋼鐵、首鋼集團等大型鋼鐵企業通過兼并、聯合、托管、收購等形式,重組地方鋼鐵企業。同時,也鼓勵其他地方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形成1~2家千萬噸級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國資委擬定新注資規劃 支持央企重組改制 下一篇:3月20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