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十二五”電力企業有望成為兼并主體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家能源局昨日正式發布了《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隨著這一國家《規劃》的最終出爐,風起云涌的煤炭兼并重組也迎來了新一輪變革。權威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規…
國家能源局昨日正式發布了《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隨著這一國家《規劃》的最終出爐,風起云涌的煤炭兼并重組也迎來了新一輪變革。權威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規劃》對新兼并主體的引入,將使煤改步入“深水區”;電力等下游行業將在此輪改革中獲益。
本報通過與此前的規劃對比發現,此次《規劃》同樣將“推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放在重點任務中的首要位置,但對煤炭兼并重組方向的陳述有所不同——由之前的政府、政策主導轉變為由市場主導。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邢雷對本報表示,山西、河南等資源大省的煤改在“十一五”期間已基本完成,資源主要集中到少數國有煤企手中。因此,新一輪改革要想獲得進一步推進的空間,必須引入新的主體。這也是此次《規劃》提出鼓勵電力、冶金等煤炭下游企業參與煤改的原因。
邢雷告訴本報,正由于中、東部地區已基本完成前一輪煤改,因此目前全國煤炭開發總體布局是“控制東部、穩定中部、發展西部”。而西部省區中資源最為富集的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目前的開發主體已有不少電力等下游企業,其中內蒙古東部主要是電力企業的天下。預計電力企業作為新的兼并主體,將在新一輪改革中獲益。
長期深耕內蒙古的平莊能源即為國電集團下屬企業,其大股東內蒙古平莊煤業集團(下稱“平莊集團”)在日前召開的2012年度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將于年內把內蒙古的白音華煤業公司、元寶山露天礦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葉勇向本報表示,資產注入是大股東的必然選擇,是與國電集團及平莊集團煤炭產業擴張的大背景相關聯的,其目的是借助上市平臺融資加速實現集團大量煤炭項目和其他關聯產業項目的滾動開發。
國電集團另一上市平臺國電電力董秘陳景東也對本報表示,國電電力一直在圍繞發電主業進行業務多元化發展。
與此同時,隸屬于中電投集團的露天煤業日前也發布公告稱,為提高扎哈淖爾采區煤炭運營效率,公司擬整合扎哈淖爾礦區資產,以增加公司的內生成長性。
根據五大發電集團2012年的發展規劃,煤炭資源開采仍是發展重點。五大發電集團在近期召開的年度工作會上也無一例外地提出要大幅提高煤炭產量,甚至都將短期煤炭產能的目標指向“億噸”。
數據顯示,五大集團2011年控股煤炭產量依次為6505萬噸、6406萬噸、6068萬噸、2260萬噸和1380萬噸,較2010年分別增長38.4%、31.1%、12.2%、142.7%和21.6%。五大集團合計煤炭產量為2.26億噸,平均煤炭自給率達到25%左右。
中電聯副秘書長歐陽昌裕此前也向本報表示,中電聯建議主管部門對五大發電集團在煤炭開發及煤炭資源的分配、重組等相關項目的核準、融資和稅收給予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