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鐵礦運輸船隊:出師未捷“身先死”?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于運力過剩,淡水河谷組建的運輸船隊大幅貶值。淡水河谷造船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出口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競爭力,但其40萬噸級船目前尚未被允許停靠中國港口,也無法停靠全球大部分港口。并且,…
由于運力過剩,淡水河谷組建的運輸船隊大幅貶值。淡水河谷造船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出口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競爭力,但其40萬噸級船目前尚未被允許停靠中國港口,也無法停靠全球大部分港口。并且,部分新船甚至還未投入使用就大幅貶值,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2008年金融危機前,為了減少鐵礦石運往中國的海運費,淡水河谷決定斥巨資建造35艘40萬噸級超大型礦砂船(VLOC),總運力達1400萬載重噸。
金融危機后,運輸需求下降,而新船投放加快,全球干散貨運輸市場運力嚴重過剩,導致干散貨船價格跳水。2010年4月好望角型船的價值為6990萬美元,而目前僅3990萬美元。該船型運輸了大約全球80%的海運鐵礦石。
上個月交付給淡水河谷的馬來西亞號鐵礦石船目前價值6880萬美元,而當時淡水河谷為之付出了1.07億美元,貶值了36%。在3月27日完成試水后,目前這艘船已經到達新加坡。
2008年8月3日,淡水河谷與中國熔盛重工簽訂了12艘鐵礦石船的建造合同,總金額為16億美元,每艘造價1.333億美元,目前僅值6370萬美元,貶值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