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鋼企齊發預虧公告 一季度難“入春”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業的困難日子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只能通過降低成本、提高內部運營效率來等待市場的回暖。上任華菱鋼鐵)董事長半年來,曹慧泉每天琢磨的事情就是如何讓公司扭虧,并徹底走出低谷。原本…
“鋼鐵業的困難日子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只能通過降低成本、提高內部運營效率來等待市場的回暖。”
上任華菱鋼鐵)董事長半年來,曹慧泉每天琢磨的事情就是如何讓公司扭虧,并徹底走出低谷。
原本這樣的想法已經通過去年三季度的單季盈利看到了希望,四季度鋼材市場的大幅下滑再次給了這個還沒痊愈的病人沉重一擊,直到今年一季度還沒有緩過來。
4月14日,華菱鋼鐵發布的201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凈虧6.9億元~7.3億元,高于2011年同期1.99億元虧損額度。
同一天,包括韶鋼松山、首鋼股份和鞍鋼股份在內的三家鋼廠也發布了一季度業績預虧公告,其中前兩者預虧3.3億和1.4億至1.6億,而鞍鋼股份更是預計虧損18億。
“據我們與上市公司溝通來看,受成本堅挺、鋼價乏力、節后需求低于預期的多重因素困擾,一季度大部分鋼鐵公司的盈利環比無明顯改善、虧損現象依然嚴重,而進入二季度,鋼企的經營狀況在好轉,但總體依然不夠樂觀。”一位鋼鐵分析師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
降本增效與壓縮投資
進入2012年,鋼鐵市場的需求疲軟使得鋼企仍未能走出虧損的尷尬。不過華菱鋼鐵指出,一季度的鋼鐵主業已經環比減虧近50%,且虧損額逐月減少,而隨著相關措施的推進和進一步落實,公司有望在二季度實現單季盈利。
“二季度的有望扭虧,主要將來自在成本控制和內部運營效率提高帶來的成效。”曹慧泉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公司正在減債降負,比如將在采購上對進口礦、煤、合金等大宗物料進行統一采購和定價,完善采購策略并進一步降低庫存。
據記者了解,此前,華菱鋼鐵的鐵礦石庫存一度高達350萬噸,現在已經降到250萬噸左右,下一步計劃降到200萬噸以內,從而大幅減少資金占用。
與此同時,壓縮投資收縮戰線,曹慧泉指出,“今年公司就要努力控制資本性支出,預計不超過20億。”
經營好轉但難根本改善
事實上,想方設法降低成本,似乎也成了目前鋼廠尤其是大型鋼廠改善經營狀況的唯一出路。一家國有大型鋼廠的內部人士就告訴本報記者,與一些民營鋼廠相比,國有大型鋼廠除了歷史包袱重,在噸鋼成本控制方面的確與一些民營鋼廠有不小的差距,這就導致市場需求一旦不好,大鋼廠先虧損,而依然能有盈利的小鋼廠還在繼續擴大產能,從而進一步擠占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經歷了前兩月的全行業虧損,進入3月后,隨著天氣轉暖,鋼鐵下游需求逐步恢復,鋼材社會庫存持續小幅下降,鋼材價格的回升已經開始令一些民營鋼廠扭虧為盈,不過,大多數鋼廠依然虧損。
而進入4月,鋼價仍在穩中小漲,不過,上漲的幅度并不大。就在幾天前,具有鋼材市場風向標之稱的寶鋼出臺的5月份價格政策就顯示,除鍍鋁鋅、無取向硅鋼價格下調200元/噸外,熱軋、冷軋、酸洗、鍍鋅、彩涂、寬厚板等主流產品出廠價格均維持4月份不變。
對此,分析師指出,寶鋼在3月份對出廠價格上調100~200元/噸,四五月份出廠價格均以平盤為主,反映出寶鋼對后期鋼材市場走勢仍較為謹慎。近期國內鋼價盡管出現上漲,但漲幅并不明顯,不過,鋼廠的盈利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不少大中型鋼廠也有望擺脫虧損局面。
華泰聯合證券的分析師趙湘鄂依然不樂觀,他預計,4月份下游需求將習慣性季節性回升,但程度難有驚喜,鋼廠盈利仍難見根本改善。
“由于鋼鐵下游需求的全年分布并不均勻,在目前產能整體過剩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階段性的產量短缺情況。”齊魯證券的分析師篤慧昨天對本報記者指出,比如2009年的4萬億投資刺激政策,2010年的節能減排壓力帶來的被減產,以及2011年三四月份的出口大增,而今年需求的釋放可能還有待于地產行業調控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