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創下新高 焦炭期價應聲回落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伴隨3月份焦炭產量數據出爐,焦炭期貨價格隨即在近期出現連續回落。從文化焦炭指數來看,焦炭期價自2050元/噸,一周內回落至2000一線,結束了因合約換月出現的三連陽行情。3857萬噸的月度產量…
伴隨3月份焦炭產量數據出爐,焦炭期貨價格隨即在近期出現連續回落。從文化焦炭指數來看,焦炭期價自2050元/噸,一周內回落至2000一線,結束了因合約換月出現的三連陽行情。3857萬噸的月度產量,同比增長10.59%,創下了歷史新高,相較于去年6月旺季峰值的3797萬噸,依然足足高出60萬噸的水平。供應過剩,這也正是為何焦炭價格無法延續上行的原因。
一直以來,行業人士有幾個共識。其一,焦炭價格與鋼材價格相關性較高,一旦鋼材價格處于上行軌道,則焦炭價格同期上漲概率較大。其次,下游鋼材需求的上升對于焦炭價格而言,具有帶動作用。而從整個3月及4月上旬來看,鋼材價格整體維持緩漲行情,以螺紋鋼期貨為例,價格由4200元/噸一路上漲至4400元/噸。同期鋼材產量也在快速上漲,數據顯示,3月粗鋼產量高達6158萬噸,同比上漲3.9%,同樣創下歷史新高,而中鋼協對于4月上旬的旬度日均產量預計為203萬噸,再創去年6月下旬以來的又一新高。既然如此,為何無論焦炭期貨還是現貨卻始終震蕩走弱,價格無法同鋼材保持一致呢?
對比焦炭與鋼材的數據不難發現,盡管兩者產量數據均有上漲,但焦炭產量增速過快卻是主因,使得相比于鋼材需求而言,焦炭依然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眾所周知,由于焦炭行業產能過剩情況較為普遍,而今年對于鋼材及其下游終端消費需求的預期一致較為悲觀,使得前兩個月的焦炭產量總體偏低。而當現階段出現鋼材需求旺盛的時點,焦企趁機充分釋放產能,但產能釋放過快,使得市場上的焦炭依然供應過剩。這一點從目前天津港的焦炭庫存可以進行驗證,近期天津港的焦炭庫存數已經突破了170萬噸,而3月初的庫存僅為154萬噸。作為焦炭主要港口交割庫,以及全國最主要的中轉站,天津港焦炭庫存量意義重大,其大幅增長充分驗證了短期焦炭現貨供應量偏多的事實。
由于焦炭供應過剩,近期鋼廠對于焦企近期采取壓價采購,唐鋼等一些大型鋼企將焦炭采購價壓低20元/噸,在缺乏議價權的情況下,焦企只能接受這個以量換價的弱勢策略。這也造成了近兩個月來,焦炭和鋼材之間價格走勢的差異。由于目前處于鋼材產銷旺季,下游鋼材庫存也在不斷回落,使得鋼材產量后期依然將維持高水平,這就使得鋼材后期焦炭價格走勢將依然取決于和鋼企的博弈中。焦企前期之所以能夠接受鋼廠降價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進入3月以來,上游煉焦煤價格有所回落,使得焦企從盈利角度而言存在空間。
不過,隨著4月的大秦線檢修展開,目前港口的煤炭庫存正在迅速下降中,后期煉焦煤的價格或將企穩,這也使得焦企在博弈中或將有所強硬。因此,目前短期焦炭現貨價格再度下跌的概率并不大。而對于焦炭期貨而言,后市或將止跌,轉為震蕩行情,一方面產業鏈依然處于旺季,隨著焦炭庫存的逐漸消耗以及一旦煤價反彈,將會限制焦企對于焦炭的生產熱情,焦炭的供需預期將有所改善,會對價格形成支撐。另一方面,在連續大幅回調后,期貨價格存在技術型反彈的動力。總結而言,機會是跌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