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鋼貿企業融資危機 上海銀行紛紛伸出援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貿行業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6月6日,周寧上海商會發布致上海銀行業公開信,呼吁銀行業不要對鋼貿企業的信貸進行一刀切。本報了解,周寧上海商會亦前赴上海銀監局匯報情況,上海銀監局…
鋼貿行業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候。
6月6日,周寧上海商會發布致上海銀行業公開信,呼吁銀行業不要對鋼貿企業的信貸進行一刀切。
本報了解,周寧上海商會亦前赴上海銀監局匯報情況,上海銀監局一位主要領導表示其注意到商會的公開信,并表示公開信客觀且會支持。
隨后的一二周內,民生銀行、深發展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四家上海分行伸出援手,表示,給予鋼貿企業的貸款總量不變。
“總量不變,恐怕也難以解決這個行業歸根結底的問題。”7月16日,周寧上海商會執行會長肖志成表示,鋼貿企業資金壓力依舊存在。
周寧上海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上海鋼貿商的集體貸款規模達到1600億元之多,光是利息就需要支付250個億。由于上海等地銀行系統對鋼貿企業信貸進行一刀切,事實上銀行也和企業一樣,雙方都面臨巨大的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顯現
周寧上海商會窗外,康建商務廣場上幾座輔樓一字排開,這些均為商會副會長旗下產業,但是多數樓層空置。
“這些農民出身的企業家想不到宏觀政策變化能這么快。”肖志成表示。
“我們有129個副會長,有23個常務副會長,有22個分會長,還有十幾個顧問。現在大家人心惶惶。從6月開始,我們就訂了蛋糕給副會長以上的會員挨個過生日。給商會凝聚一些信心”
呼吁銀行信貸“一刀切”,實現平穩過渡,是周寧上海商會1573家會員企業通過公開信發出的最急切的吁求。
周寧全縣20萬人口,近8萬從事鋼鐵貿易的產業,在全國興辦以逸仙鋼材現貨交易市場為代表的大型鋼材等專業市場達600多家,各類企業三萬多家,年銷售總額達萬億元,年創利稅近百億元。
“上海鋼鐵服務業協會數據顯示,以閩東為主的鋼貿行業給上海創造了GDP3%的份額,增值稅就貢獻了2.6%左右,我們也是上海建設的參與者。”肖志成認為。
但是由于鋼貿是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鋼貿企業的銀行貸款里,上游鋼材的保證金(一般在貨款的10%左右)需要錢、途中流轉需要錢、倉庫要錢、公司運行要錢,對民營鋼貿企業此時的抽貸,自然是抽走了維持企業運轉的血脈。
周寧上海鋼貿圈的粗略統計,如果按1600億的規模計算,目前上海的鋼貿企業其整體融資規模收縮23%以上。
而目前,系統性風險已經顯現,“對原本以誠信為上的商圈契約體系造成了沖擊”。肖志成舉例說:“銀行答應商會中的一家企業主,把貸款還上,半個月后再放。企業主讓外甥找很多親戚湊了200萬,還進去之后,銀行不再放貸,外甥最后把舅舅告上法院。”
肖透露,近期商會幫忙處理的類似事情很多。
銀行松綁
發出公開信后,7月11日,鋼貿系統又在北京召開一場鋼鐵物流企業發展的研討會。
與會著名經濟學家、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會上表示,“我們要承認當前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可以說到了鋼貿行業面臨生死存亡關鍵時候。”
成思危表示,尤其在政府層面,應該要做一些協調工作,在銀監部門、銀行、鋼貿企業之間做一些適當的協調;市政工程欠鋼貿企業的款項應盡快歸還;政府應該承擔起應負的責任,應對鋼貿企業的欠款來源適當分析。
去北京開會亦是希望決策者注意到鋼貿業面臨的困境。
事實上,公開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上海很多銀行伸出了援手。6月13日、20日左右,周寧商會分別與民生銀行上海分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分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以及興業銀行上海分行進行銀企合作交流。這四家銀行,每年放給鋼貿企業的信貸都在100個億以上。
民生銀行上海分行是最早做出回應的。6月13日,雙方會議的場所選在了上海歷史悠久的龍華寺,由住持見證,周寧上海商會、蕉城上海商會、建陽上海商會等以及多家鋼材市場、擔保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悉數到場。
“選在龍華寺,是對天對地講誠信,不說假話,坦誠相見。”肖志成表示。
“目前很多銀行都表示給予鋼貿企業的貸款總量不變。”中信明確表示,給予“感冒”企業的貸款“態度不變,支持力度不變,創新不變”其中,對于原先的利息,由原來基準利率上浮30%,調整為上浮10%。
肖志成表示:“我們很感激,但目前這個行業非常復雜,因為行業自身已不賺錢,每年這么高資金成本,公司成本,攤下去,去年1600個億到企業手上,費用就去了200多個億,今年恐怕要1800億才能解決問題,總量不變,恐怕也難以解決該行業歸根結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