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升級 新增京津等10個試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上海試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半年后,改革試點進一步向全國十省市鋪開。7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由上海…
上海試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半年后,改革試點進一步向全國十省市鋪開。
7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由上海擴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和廈門、深圳10個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明年繼續擴大試點地區,并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范圍試點。
此次會議上并未公布10個省市確切的啟動時間。目前離8月1日只有5天,作為營改增下一輪試點的熱門城市,北京在8月1日當天啟動較為緊迫,但在近期實施的可能性極大。
本報記者從接近北京官方的人士處獲悉,北京官方已經傳出消息,營改增試點有望在9月1日開始實施。
不過,北京國稅局給本報記者的答復是,國家稅務總局尚未批復北京的營改增方案,具體啟動時間未知。
從去年底遞交申請至今半年多,北京試點啟動一再蹉跎。據上述接近北京官方人士所說,最主要的原因是相關部門在測算,營改增到底對企業發展是否有促進作用。
但在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看來,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政府在計算的是,“財政減收多少,地方負擔多少,中央負擔多少”。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742.4億元,同比增長5.3%。“和去年形成巨大的反差,如果繼續推出營改增,財政能不能承受是個問題。”胡怡建說。
此外,2011年北京市第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高達75.7%,高于上海的58%,且其中建筑業和文化傳媒產業占比較高,產業結構不同于上海。胡怡建認為,“北京的設想是在上海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但按照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說法,至少今年試點地區尚限于原行業范圍。
上海市營改增后,曾出現部分企業稅負不降反升的情況,但后來都通過財政專項資金補助給予解決。對此,北京在5月份也曾召開會議強調研究制定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
“上海總體還是減稅效果明顯,管理也有序。”胡怡建指出,除小規模納稅人減稅40%外,經測算一般企業減稅能達80%,“上海今年前5個月的財政收入中,服務業增值稅占80億元,但開出去的發票抵扣60億元左右”。
胡怡建的測算結果是,上海營改增預計的全年減稅100億,實際上至少能達150億;而全國預測減1000億,至少可達到3000億。
唯一還需要斟酌的,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希望能將交通運輸業11%的稅率調整到和其它物流行業同等的6%的稅率。
對此,胡怡建表示贊同,“調到6%的稅率,不會出現倉儲運輸跟交通運輸混用的矛盾,下游企業也不增加抵扣,稅制簡化,而政府稅收也并沒有變化,管理還更方便。”
6個行業先在上海試點,再往全國推廣,同時擴大試點地區,這樣漸進改革的方式在他看來,既避免只按行業一個個推的難度,又避免全國統一試點的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