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下半年鐵礦石需求可能較上半年繼續衰退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雖然當前的鐵礦石價格已跌破100美元,較歷史高點回落50%。但寶鋼原料采購中心總經理張典波30日指出,下半年全球鐵礦石需求可能較上半年繼續衰退,現行的定價機制對國內鋼廠來說像是一種綁架。…
雖然當前的鐵礦石價格已跌破100美元,較歷史高點回落50%。但寶鋼原料采購中心總經理張典波30日指出,下半年全球鐵礦石需求可能較上半年繼續衰退,現行的定價機制對國內鋼廠來說像是一種“綁架”。
張典波日前表示,在需求下滑的同時,下半年全球海運鐵礦石供給較上半年預計增加逾5000萬噸,進入相對寬松的時候。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說,曾有人認為鐵礦石價格不會跌破120美元,因為國內很多礦山的成本在這個線上,跌破后會導致停產從而支撐價格。但實際上,國內的成品礦產量在4億噸左右,而到2013年全球新增的鐵礦石產能預計達3.5億噸,到2015年達7億噸。“即使中國礦山出現部分停產,外圍礦山完全能夠補上。”
面對跌跌不休的鐵礦石價格,張典波稱,現在大鋼廠執行的季度指數定價像是一種“綁架”。一方面,季度定價參考的指數來源于現貨市場,而現貨市場的樣本有待改善。據測算,三大礦山通過現貨招標的量只占總銷售的6%—9%。也就是說不到10%的鐵礦石交易決定了大部分的協議礦價格。另一方面,在礦價不斷下滑的時候,執行季度協議使鋼廠失去了參與市場交易的機會,只能被動接受指數價格。因此,大鋼廠會留出一定空間實施現貨采購。
在鐵礦石供求關系逐漸逆轉的情況下,張典波表示應該探討更加合理的定價方式。他認為礦山需重視量大優惠的營銷原則,保護協議客戶的利益。對于新興的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張典波認為目前其影響不了全局。據估計,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年化交易量在1000萬噸左右,而鐵礦石的總進口量超過6億噸。“現貨交易平臺能做多大取決于礦山,只有他們到平臺上設攤,交易才能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