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礦業投資風生水起 逆市加碼需謹慎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私募股權市場遭遇寒流,PE投資紛紛追求穩健,不少機構將目光轉向實體的礦產能源領域。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12年1-7月已發生投資中國大陸地區礦業企業21筆,披露金額的19起涉及金額8.…
2012年私募股權市場遭遇寒流,PE投資紛紛追求穩健,不少機構將目光轉向實體的礦產能源領域。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12年1-7月已發生投資中國大陸地區礦業企業21筆,披露金額的19起涉及金額8.47億美元。
投資熱度不減
據清科統計,2008年以來,我國共計成立主打礦業投資的股權基金30個,其中披露金額的19只總規模達363.64億元人民幣。30個礦業基金中有16個為2011年以后成立,主要為煤炭專項基金、貴金屬礦(黃金)專項基金及其他礦類的投資基金。
如2011年11月成立的重慶量子煤炭基金,即為幫助重慶和西部地區的煤炭經營企業擴大生產、儲存和采購量的專項基金,基金規模50億元,首期到位10億元。世紀方舟旗下的寶金盛世投資基金的主要投資對象則是金礦,并在2011年8月成功募集到位2億元首期資金。
這些礦業基金的背景,除了傳統的VC/PE機構外,已出現一些地方政府的身影。煤炭大省山西省早在2008年就獲得國務院批準籌建了規模高達100億元的山西能源產業基金。2011年8月,云南省國資委與工銀國際投資公司等簽署“云南省礦業發展基金合作框架協議”。地方政府參與礦業基金,專注于國家戰略礦產資源的投資,有利于轄區內礦業資源的整合。除此之外,一些大型央企如五礦集團也有意打造自己的礦業產業基金。
從二級分類來看,針對礦產資源采選的投資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其中尤以投資煤炭開采和洗選最為熱門,側面反映出煤炭資源對我國工業發展、經濟增長的重要地位。有色金屬的投資緊隨其后,其中對黃金、白銀、鉑金等貴金屬的投資是近年來的熱點。這與貴金屬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保值、增值功能相契合。
風險不容小覷
在PE投資礦業的大潮中,涌現了一批活躍的VC/PE機構。如上海永宣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便積極投身礦業投資領域,幾年間分別投資了西部礦業、寧南礦業、合浦滬天高嶺土、贛州稀土礦業、云南斗月礦業、貴溪銀礦、金誠信礦業、內蒙古大中礦業、內蒙古彤力礦業、同興礦業等十余家礦企,總投資額超過4億美元。而九鼎投資則在去年集中投資了寶山鐵礦、中盛資源、天和科技、華冶礦建、宏盛錦盟、堯治河化工、圣雄能源等若干礦企。建銀國際這幾年也表現出了對礦業投資熱情,分別投資了金鵬礦業、東升廟礦業、優派能源、昊天能源、匯力資源、和嘉資源、中金黃金等涉礦企業。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鄭知行認為,礦業投資持續高熱,一是因為礦產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經濟周期低谷階段具有極強的保值作用;二是與國家政策鼓勵密不可分。
但他同時也表示,投資礦業的風險不容小覷。首先,投資礦業金額較大,需要投資者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其次,礦業投資對投資人的專業性要求極高,對賭不受保護;第三,礦產開采成本上升,易受國家管制;最后,盡管退出渠道清晰,但也存在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