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證實140億羅涇項目停產 傳遷址新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下游市場需求低迷、經營現金流虧損較大,寶鋼股份(600019,SH)5年前以140多億元購入的羅涇項目終于畫上休止符。9月27日,寶鋼股份公告,羅涇廠將轉為經濟運行模式暫停生產,以避免其經營虧損…
下游市場需求低迷、經營現金流虧損較大,寶鋼股份(600019,SH)5年前以140多億元購入的羅涇項目終于畫上“休止符”。
9月27日,寶鋼股份公告,羅涇廠將轉為經濟運行模式暫停生產,以避免其經營虧損進一步擴大。寶鋼方面并沒有透露復產的時間表。
分析師認為,羅涇項目失敗,主要源于在上項目之前對熔融還原煉鐵工藝(COREX)在技術等各方面的評估不夠。由于其對原材料要求較高,成本比普通高爐高不少,因此本土化還是比較難。
對于寶鋼股份有望將羅涇COREX爐及配套設施搬遷至新疆八一鋼鐵廠區內的傳聞,分析師稱,也許搬遷對于寶鋼是條路,但COREX爐特性改變不了,即便新疆有一定的資源優勢,恐怕也很難改變在資源瓶頸下COREX爐在中國水土不服的難題。
寶鋼羅涇廠區停產止虧
公開資料顯示,寶鋼股份于2008年4月1日,以交割價143.4億元收購屬于寶鋼集團的“上海浦東鋼鐵有限公司羅涇項目”的相關資產和業務。
COREX熔融爐項目是羅涇廠的標志,寶鋼股份看中的正是其創新的高技術工藝。當年公告稱,“羅涇工程項目采用世界上具有創新性的熔融還原煉鐵工藝(COREX),生產流程短、大幅減少了環境污染,節約資源,代表了煉鐵工藝的發展方向。”
根據寶鋼羅涇項目的原計劃,到2010年達產后效益將明顯提升。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鋼鐵產能明顯過剩,羅涇工程項目生產的用于造船和建橋的板材市場需求下滑,羅涇項目陷入連年虧損的窘境。
公告數據顯示,2008年4月~12月,羅涇廠項目累計虧損2.4億元;2009年虧損增至9.98億元;從2010年開始,寶鋼股份年報中未再單獨披露該項目的盈利情況,但該項目所生產的寬厚板2010年毛利率為-4.7%,2011年毛利率下滑至-8.9%。
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COREX工藝是1977年才開始研究,1989年才開始應用的熔融還原技術,是一項非常年輕的煉鐵技術。COREX工藝需要以塊礦或球團礦為主要原料,成本和普通高爐相比要高不少,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雖然環保,但對設備、技術要求很高,原料也不好拿到。”
“進口原材料比較貴,成本高、利潤低,現在是普遍虧損的時代,寶鋼項目就虧得更多。雖說是前沿技術,但并不能保證賺錢。而且,前面投入的技術成本高,折舊也高。如果成本核算下來,肯定是虧損的。但工藝確實是不錯,如果政府能夠給予政策支持或者財稅補貼,應該還是可以運營的。”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張鐵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寶鋼股份作為上市公司是要為股東謀利益,至少要保證不能虧損,現在連這個底線都破了,就要想其他辦法了。”
面對市場上越傳越熱的各種質疑聲,9月26日晚,寶鋼股份終于對停產予以確認回應。寶鋼股份公告稱,綜合考慮上海寶山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下游厚板市場需求低迷的外部因素,以及羅涇區域由于自身工藝技術特點,在上海區域成本競爭力較弱,導致現階段經營現金流虧損較大的情況,公司目前將羅涇區域轉為經濟運行模式,暫停生產,以避免其經營虧損進一步擴大。
公司表示,后續事宜需待公司董事會下次會議討論后決定,公司將在董事會對相關問題形成決議后及時披露相關信息。
受鋼鐵和造船市場低迷拖累
鋼鐵業產能明顯過剩,價格和需求同步下降,在此行業大背景下,羅涇項目要實現贏利被視為難上加難。
據悉,羅涇項目的主導產品是市場緊缺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種專用中厚板、船板等。
“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是需求不好,造船市恥差。從近期價格來看,船舶市恥差,2011年時,船板的價格比熱卷的價格高,但從2011年開始到2012年中,價格比熱卷價格低200元左右,這方面的原因可能更大一些。”張鐵山分析指出。
就在羅涇項目因生產成本高而被質疑為“面子工程”的同時,業內指出其命運與鋼鐵業整體過剩的“悲劇”相關。
隨著世界經濟的下滑,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弊端暴露得更加充分。據有關數據統計,至2011年,中國鋼鐵業的產能已近9億噸,實際生產了7.3億噸,閑置了1.5億噸以上的產能。
“寶鋼關閉工廠應該說算是個例。后面也會有一些鋼廠陸續停產,民營的小鋼企有可能關閉。因為鋼廠減產會導致供需重新平衡。”張鐵山分析指出。
羅涇廠區停產止虧,下一步它將轉向哪里呢?采訪中,有業內人士指出,搬遷的主要原因除了中厚板、造船板市場持續低迷、項目連續虧損外,更多的是考慮配合上海的整體產業結構布局規劃。
今年7月4日,上海市政府與寶鋼集團就推進寶鋼上海寶山地區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簽署協議。協議的內容是,寶鋼將在未來5年內,陸續調整和壓縮上海地區的部分產能,調整約占寶鋼本部30%的鋼鐵產能,主要調整的是寶鋼在上海的不銹鋼、羅涇等3個區域。
規劃顯示,“羅涇區域將逐步轉型,重點作為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基地。”
如此來看,羅涇地區配合上海方面產能轉移發展新興產業的說法也確實存在。但是,市場上一直對羅涇廠兩個COREX項目的最終走向,存在著搬遷至“新疆八一鋼廠”和“寶鋼股份湛江項目”這兩種說法。寶鋼方面稱,最后的方案暫未敲定。
事實上,今年3月,寶鋼股份羅涇COREX爐及配套社會搬遷項目就悄然開始招標。從招標公告中看,搬遷的目的地是寶鋼集團位于新疆的八一鋼鐵廠區,完工時間為2013年10月1日。隨后,今年7月30日,寶鋼股份羅涇1號COREX爐整體遷建至新疆八鋼工程,也舉行了土建施工開工儀式。
上述人士認為,“搬遷新疆的優勢是當地的礦、煤價格相對較低,人力成本也低,當地同類企業的競爭也相對較校劣勢是新疆相對偏遠,需求情況還不能完全確定。”
他認為,COREX工藝是直接使用天然的塊礦和塊煤,取消了燒結廠和煉焦廠。產能搬遷到新疆這也許是條路子,但COREX爐的特性是改變不了的,即便新疆有一定的資源優勢,恐怕也很難改變COREX爐在中國資源瓶頸下的水土不服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