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鐵礦布萊克萬內地尋合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西澳大利亞州瀕臨印度洋的皮爾巴拉地區(Pilbara),是全球最著名的鐵礦石產地,也是中國鋼鐵業一直想進軍的資源投資領地。9月26日,澳大利亞布萊克萬(Brockman)資源及商務發展總經理Colin Pa…
西澳大利亞州瀕臨印度洋的皮爾巴拉地區(Pilbara),是全球最著名的鐵礦石產地,也是中國鋼鐵業一直想進軍的資源投資領地。
9月26日,澳大利亞布萊克萬(Brockman)資源及商務發展總經理Colin Paterson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正就其旗下馬里拉納鐵礦項目(Marillana)積極與中國內地鋼廠洽談合作,“我們優先選擇與中國內地鋼廠合作,希望能打造一個包括中間貿易商和下游鋼廠用戶在內的投資聯合體。”
Colin Paterson介紹,整個馬里拉納赤鐵礦項目包括礦山、鐵路和港口碼頭三大塊,若進展順利,將于2016年投產,投產后年產量為2000萬-2500萬噸,平均品位(含鐵量)達61%。
據本報記者了解,皮爾巴拉鐵礦石分赤鐵礦和磁鐵礦,前者成本遠低于后者。然而,受資源民族主義、激烈競爭、西澳外資審批政策限制等因素阻礙,至今,除了香港華南投資(現更名為“布萊克萬”)100%收購澳大利亞赤鐵礦石生產商布萊克萬,尚無一家中國企業能打入皮爾巴拉的赤鐵礦陣營。
唯一中資赤鐵礦
迄今為止,馬里拉納是皮爾巴拉地區唯一由中資100%控股的赤鐵礦項目。
據本報記者了解,皮爾巴拉鐵礦石產量占全球近40%。近年來,由于我國鋼鐵業發展受制于高價進口礦,相關企業紛紛前往海外收購鐵礦石,但目前上千億的國內投資大部分集中在西澳中西部地區高成本、難開采的磁鐵礦。
一位熟悉交易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華南投資當初之所以能夠全面控股澳大利亞布萊克萬,主要得益于香港開放和相對規范的資本環境,同時這也是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企業在香港成立海外資源收購平臺的主要原因。”
目前,布萊克萬在皮爾巴拉地區主要有兩個赤鐵礦項目,一是馬里拉納項目,擁有澳大利亞JORC標準資源量約16億噸,是目前全力啟動的項目;二是奧弗彌亞項目(Ophthalmia),尚處于勘探當中。
Colin Paterson強調,馬里拉納鐵礦項目是低成本的赤鐵礦。“馬里拉納位于皮爾巴拉的哈默斯利(Hamersley)區域,而該區域的赤鐵礦投資機會極少提供給中國企業。”
基建突圍
與皮爾巴拉地區數十家中小礦山一樣,配套基礎設施是馬里拉納投產的最關鍵條件。
目前,由于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壟斷了皮爾巴拉地區的鐵路及港口,使得基建迄今仍是新礦開發的最大瓶頸。
布萊克萬希望能在這三大公司的壟斷格局中突圍。“機會來自具有政府背景的昆士蘭鐵路公司(QRN)正在籌建的東皮爾巴拉獨立鐵路項目(PilbaraIndependentRail,下稱獨立鐵路)。布萊克萬將成為該鐵路重要的投資者及基礎客戶。”Colin Paterson對本報記者表示。
獨立鐵路為皮爾巴拉眾多中小赤鐵礦商打破基建壟斷提供了機會。根據昆士蘭鐵路公司公布的信息,獨立鐵路將從皮爾巴拉東部及東南部的礦區直達黑德蘭港(Port Hedland),預計投資總額約為35億澳元(合約260億元人民幣)。
布萊克萬于8月底表示,將與昆士蘭鐵路公司及另一家新興礦商Atlas用4個月的時間共同研究配套基礎設施的可行性。
不過,布萊克萬并沒有透露詳細的投資計劃,僅表示“三家公司將分攤研究所需成本和資源”。
上述熟悉交易的業內人士認為,基于馬里拉納是獨立鐵路沿線較成熟且產量比Atlas大的項目,獨立鐵路的啟動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馬里拉納。
港口方面,幾年前,西北基建聯盟經西澳政府批準,獲得黑德蘭港5000萬噸吞吐量配額。目前,西北基建聯盟的成員僅有布萊克萬和Atlas。
“黑德蘭港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出口港,具備建設碼頭的成熟條件。”Colin Paterson表示,碼頭所需要的大部分審批手續已經基本具備,只需資金到位后便可開工。
尋找國內鋼廠合作
目前,布萊克萬正就礦山開發及基建尋找投資合作方。Colin Paterson透露,已有多家大型鋼企表達了合作興趣。“我們希望進行長遠合作,在皮爾巴拉地區為中國鋼鐵企業開辟一個低成本資源供應基地。”
Colin Paterson認為,馬里拉納項目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基建投資機會,“西澳政府批準建設獨立鐵路的機會非常難得,鐵路沿線有眾多的赤鐵礦項目,具備較好的客戶基礎。該獨立鐵路項目投資回本期短,并且收益穩定,可以作為長期對沖鐵礦石價格波動的工具。”
Colin Paterson進一步表示,“港口是皮爾巴拉地區的戰略資源,而所有吞吐量配額已由黑德蘭港港務局分配完畢。因此,西北基建聯盟獲得的配額是稀缺資源,中國企業今后可借此在該區進一步擴充資源。”
據記者了解,幾年前,中鐵物資、中鐵、中冶等國內企業曾試圖打入皮爾巴拉地區的基建領域,但至今未果。
“在皮爾巴拉,鐵礦石不是稀缺資源,基建才是稀缺資源,我們曾計劃用投資基建的方式來掌握一定鐵礦石資源量,但難度超出我們的想象。”中鐵物資一位副總對本報記者表示。
然而,雖然西澳赤鐵礦項目難得向中國企業伸出橄欖枝,但一位關注該項目的央企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國內企業在西澳投資的鐵礦項目大多面臨困境,一定程度削弱了企業的投資信心。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對本報記者表示,鋼鐵業打造完整產業鏈的目標沒有改變,包括參股上游礦山。
中鋼協副秘書長王曉齊也對本報記者表示,鼓勵三大礦山之外的獨立中小礦山前來中國合作,因為中國鋼鐵業希望能適當降低三大礦山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從現在的60%左右降到50%,是我們鼓勵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