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實現扭虧全靠非鋼產業
來源:北京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劉振江24日在環渤海鋼鐵市場論壇上表示,10月份以來鋼鐵行業好轉,大中型鋼企單月盈利3億元實現扭虧,但這得益于非鋼產業的貢獻。而前9個月,行業曾累計凈虧55億元,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劉振江24日在環渤海鋼鐵市場論壇上表示,10月份以來鋼鐵行業好轉,大中型鋼企單月盈利3億元實現扭虧,但這得益于非鋼產業的貢獻。而前9個月,行業曾累計凈虧55億元,每生產一噸鋼平均虧損70塊錢。
劉振江表示,今年是鋼鐵行業進入21世紀以來最困難的一年,前9個月累計凈虧損55億元,而去年同期則是盈利約831億元。鋼協統計會員企業9月份單月虧損23億元,但其中有32億元營收收益,主業虧損應該有55億元,而且實際虧損情況比統計的還要嚴重。基本上企業每生產一噸鋼,要虧損70塊錢,有的企業每產一噸鋼能虧到300多元。
分析虧損的原因,劉振江認為是源于需求減弱突出,而鋼企生產很難急剎車,日產量基本處于較高水平,而鋼材價格則不斷下跌,9月份鋼廠價格甚至低于1994年的價格,但鋼材生產成本卻遠遠高于1994年。
劉振江透露,10月份鋼鐵行業基本實現扭虧,實現利潤3億元,但鋼鐵主業還是虧損的。大中型鋼鐵企業中仍有26%的企業處于虧損,相比前九個月的45%虧損面有所好轉。劉振江預計,四季度情況將好于前三季度。“目前鋼材價格已經不能再低,并且有國家新批項目上馬、鐵礦石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雖然今年肯定有一部分鋼廠扭虧無望,但整體在好轉,明年一季度形勢不容樂觀,但總的形勢應該比今年好。
劉振江表示,今年是鋼鐵行業進入21世紀以來最困難的一年,前9個月累計凈虧損55億元,而去年同期則是盈利約831億元。鋼協統計會員企業9月份單月虧損23億元,但其中有32億元營收收益,主業虧損應該有55億元,而且實際虧損情況比統計的還要嚴重。基本上企業每生產一噸鋼,要虧損70塊錢,有的企業每產一噸鋼能虧到300多元。
分析虧損的原因,劉振江認為是源于需求減弱突出,而鋼企生產很難急剎車,日產量基本處于較高水平,而鋼材價格則不斷下跌,9月份鋼廠價格甚至低于1994年的價格,但鋼材生產成本卻遠遠高于1994年。
劉振江透露,10月份鋼鐵行業基本實現扭虧,實現利潤3億元,但鋼鐵主業還是虧損的。大中型鋼鐵企業中仍有26%的企業處于虧損,相比前九個月的45%虧損面有所好轉。劉振江預計,四季度情況將好于前三季度。“目前鋼材價格已經不能再低,并且有國家新批項目上馬、鐵礦石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雖然今年肯定有一部分鋼廠扭虧無望,但整體在好轉,明年一季度形勢不容樂觀,但總的形勢應該比今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