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PMI連漲三月 中國經濟有望小幅溫和回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三個月穩步小幅回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PMI為50.6%,比10月份(50.2%)上升0.4個百分點,并創下…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三個月穩步小幅回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PMI為50.6%,比10月份(50.2%)上升0.4個百分點,并創下近7個月新高。今年4月、5月的該數據分別為53.3%、50.4%。
連同10月份,PMI已連續兩個月在榮枯分界線(50%)以上,且環比回升幅度也強于季節性。因11月份是傳統淡旺轉換季節,最新PMI可謂亮眼,顯示制造業淡季不淡。2005-2011年,11月份PMI環比平均下跌0.6個百分點,中位數為環比持平。
新華社援引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的分析稱,PMI指數連續回升,顯示經濟運行企穩態勢進一步鞏固,呈現溫和回升基本走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則認為,PMI繼續小幅回升,預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小幅溫和回升,但經濟回升的基礎仍需鞏固。
PMI涵蓋了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其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于50%時,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4%,比10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延續了10月的回升走勢,且增幅有所加大,繼續成為拉動制造業經濟總體回升的動力;中型企業PMI為49.7%,比10月回升0.4個百分點,仍位于臨界點以下。
“行業回升態勢正在形成。”蔡進說。最近兩月,PMI指數回升的行業明顯增多,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目前已有過半數的行業回升到50%以上,其中,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回升勢頭突出。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只有購進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其余指數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積壓訂單指數回升明顯,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明顯下降,下降4.2個百分點,回落到50.1%。
此外,11月份生產指數為52.5%,比10月上升0.4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生產保持增長態勢,增速繼續加快;新訂單指數繼續回升,比10月上升0.8個百分點報51.2%,表明產品訂貨量有所增長,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9%,回升0.6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庫存持續減少;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明顯,比10月上升0.9個百分點至50.2%。
對此,張立群分析稱,新訂單、出口訂單、積壓訂單指數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產成品庫存、采購量、原材料庫存指數也均有小幅提高,顯示去庫存活動已開始轉向補充庫存,工業生產水平有望繼續提高。
不過,有幾項弱勢數據值得引起關注。
11月,小型企業PMI為46.1%,比10月下降1.1個百分點,該指數自2012年4月以來一直位于臨界點以下,顯示小型企業經營仍無起色。
此外,生產指數回升減弱,報52.5%,比10月上升0.4個百分點,升幅較10月縮小0.4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急劇下滑,由上月54.3%下降到50.1%
連同10月份,PMI已連續兩個月在榮枯分界線(50%)以上,且環比回升幅度也強于季節性。因11月份是傳統淡旺轉換季節,最新PMI可謂亮眼,顯示制造業淡季不淡。2005-2011年,11月份PMI環比平均下跌0.6個百分點,中位數為環比持平。
新華社援引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的分析稱,PMI指數連續回升,顯示經濟運行企穩態勢進一步鞏固,呈現溫和回升基本走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則認為,PMI繼續小幅回升,預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小幅溫和回升,但經濟回升的基礎仍需鞏固。
PMI涵蓋了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其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于50%時,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4%,比10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延續了10月的回升走勢,且增幅有所加大,繼續成為拉動制造業經濟總體回升的動力;中型企業PMI為49.7%,比10月回升0.4個百分點,仍位于臨界點以下。
“行業回升態勢正在形成。”蔡進說。最近兩月,PMI指數回升的行業明顯增多,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目前已有過半數的行業回升到50%以上,其中,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回升勢頭突出。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只有購進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其余指數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積壓訂單指數回升明顯,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明顯下降,下降4.2個百分點,回落到50.1%。
此外,11月份生產指數為52.5%,比10月上升0.4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生產保持增長態勢,增速繼續加快;新訂單指數繼續回升,比10月上升0.8個百分點報51.2%,表明產品訂貨量有所增長,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9%,回升0.6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庫存持續減少;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明顯,比10月上升0.9個百分點至50.2%。
對此,張立群分析稱,新訂單、出口訂單、積壓訂單指數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產成品庫存、采購量、原材料庫存指數也均有小幅提高,顯示去庫存活動已開始轉向補充庫存,工業生產水平有望繼續提高。
不過,有幾項弱勢數據值得引起關注。
11月,小型企業PMI為46.1%,比10月下降1.1個百分點,該指數自2012年4月以來一直位于臨界點以下,顯示小型企業經營仍無起色。
此外,生產指數回升減弱,報52.5%,比10月上升0.4個百分點,升幅較10月縮小0.4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急劇下滑,由上月54.3%下降到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