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十大城市平均房價年內首現同比上漲
來源:東方早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國樓市成交漸成暖冬之際,11月房價上揚態勢越發明顯。12月3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監測數據稱,該機構監測的全國100個城市11月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791元/平方米,環比(較上月)上漲0.26%,漲…
全國樓市成交漸成暖冬之際,11月房價上揚態勢越發明顯。
12月3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監測數據稱,該機構監測的全國100個城市11月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791元/平方米,環比(較上月)上漲0.26%,漲幅較10月擴大0.09個百分點。這也是百城平均房價自今年6月以來連續第6個月出現環比上漲。相比去年同期(同比),這100個城市的11月平均房價下跌0.46%,系連續第8個月下跌,但跌幅較10月縮小0.54個百分點。
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十大城市11月房價漲勢更盛。據中指院統計,11月十大城市住宅均價為1568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39%,同比也上漲0.15%。這是今年以來十大城市平均房價首次同比上漲。
嘉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谷文勝認為,11月的百城平均房價數據說明,交易各方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偏樂觀,但在政策高壓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房價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成交量會出現恢復性增長,價格穩中略升,這種情況在12月仍會延續。”
中指院監測的所謂新建住宅價格,系該機構從樣本樓盤采集到報價后,乘以系數后得出,并非最終的成交價格。
十大城市平均房價
年內首現同比上漲
十大城市11月平均房價出現同比上漲,并未令受訪開發商太感意外。
銀億集團上海分公司營銷負責人王士章解釋,去年11月、12月,正是上海等大城市樓市瘋狂打折的時期,因此今年11月房價出現同比上漲不算太意外,“今年12月十大城市房價仍然可能出現同比上漲。”
這與上海寶華集團副總裁楊健的觀點頗為接近。
“去年11月、12月,是調控影響反映在市場層面最大的時期,而今年11月樓市則處在連續幾個月向好的基礎之上。”楊健說。
谷文勝進一步說,12月十大城市的平均房價同比仍可能出現上漲,因為去年12月這些城市的市場很差,而由于今年11月房價已進入穩定態勢,12月環比漲幅倒不會太大。
11月十大城市成交量反彈對房價的抬升作用同樣明顯。
上海盤谷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海介紹,上海11月的樓市成交量逼近100萬平方米,系今年以來第二高的月度成交量,同樣的情況在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都是存在的,“在調控政策仍然十分嚴厲的情況下,各地房價都不同程度出現了上漲態勢,說明了供求關系的不平衡。”
據宋海稱,現行調控政策執行得這么嚴格,成交主力均為剛需,投資、投機需求的占比很小。
明年4月后有漲價壓力
不少受訪者擔心,隨著剛需房源庫存的持續消耗,未來甚至可能面臨供應缺口,繼而推漲該類房源的價格。
“明年4月份之前,房價上漲壓力不會太大;但明年4月份之后,庫存不足的城市或將出現房價上漲壓力。”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說,地方政府應適時加推土地,增加新房源的供應量,否則一些城市的樓市供需矛盾會加劇,引發房價上漲。“政府部門應及早做出預案,把土地供應的強度、指標納入調控體系里,而不應只盯著房價。”
宋海同樣認為,政府應敦促新增供應量釋放出來,“只有及早采取這樣的措施,一些城市的供求不平衡局面才能被及早糾正。”據宋海稱,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雖然總的庫存量很高,但中小戶型的剛需房源的有效供應量卻不足,大戶型房源庫存眼下還不能轉化為有效供應。
他的擔心也是,如果供求關系繼續這樣不平衡下去,到了明年,房價上漲壓力會更大。
十大城市二手房價格當下的漲勢已可見一斑。據中指院統計,今年11月,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住宅樣本平均價格為2203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11%,漲幅較10月擴大0.24個百分點;同比漲幅更是高達6.43%,漲幅較10月擴大3.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的同比漲幅最大,為9.84%。
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則強調,目前樓市限購限貸政策執行得仍較嚴,少有投機炒作空間,房價暴漲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元旦之后樓市就將進入冬季休整期,季節性降溫也將到來。“政府沒必要馬上出臺新的抑制政策。”
“可能刺激開發商推盤”
短期內,房價漲勢擴散的預期尚不強烈。
王士章說,目前主要城市房價較為平穩,一線城市高中低檔房源價差很大,成交結構對房價統計的影響較大,而年底剛需房源成交占比會增多,因此體現在統計上,12月一線城市的房價會有所下探。
“12月的價格走勢總體會比較持平,十大城市多是限購、限貸城市,需求都是受限的,因此要回暖也只能是適度回暖。”王士章說。
陳晟進一步說,12月樓市的整體成交量會較大,價格趨穩的態勢會比較明顯,“如果考慮到各地可能把保障房的成交數據在12月集中統計,那么也可能對房價起到拉低作用。”
陳晟擔憂,如果房價持續上升,不排除政府會使用調控儲備政策。
宋海認為,樓市成交量上升、價格相應上漲,不應看作調控出了問題,不要再回到用簡單行政手段打壓房價的道路上來。而且,臨近年底,房價漲幅不會太大,“會以穩為主,略有上漲。11月樓市形勢向好也可能刺激開發商及早推盤,這對供求雙方都是好事。”
從定價角度看,宋海判斷,調控已持續兩年多時間,開發商不會過于考慮政策走向,主要會根據市場心態來定價,“如果有客戶愿意出這個價,那就定這個價。當然也不會為了漲價而漲價,至少大部分開發商是這樣的。”
12月3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監測數據稱,該機構監測的全國100個城市11月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791元/平方米,環比(較上月)上漲0.26%,漲幅較10月擴大0.09個百分點。這也是百城平均房價自今年6月以來連續第6個月出現環比上漲。相比去年同期(同比),這100個城市的11月平均房價下跌0.46%,系連續第8個月下跌,但跌幅較10月縮小0.54個百分點。
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十大城市11月房價漲勢更盛。據中指院統計,11月十大城市住宅均價為1568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39%,同比也上漲0.15%。這是今年以來十大城市平均房價首次同比上漲。
嘉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谷文勝認為,11月的百城平均房價數據說明,交易各方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偏樂觀,但在政策高壓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房價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成交量會出現恢復性增長,價格穩中略升,這種情況在12月仍會延續。”
中指院監測的所謂新建住宅價格,系該機構從樣本樓盤采集到報價后,乘以系數后得出,并非最終的成交價格。
十大城市平均房價
年內首現同比上漲
十大城市11月平均房價出現同比上漲,并未令受訪開發商太感意外。
銀億集團上海分公司營銷負責人王士章解釋,去年11月、12月,正是上海等大城市樓市瘋狂打折的時期,因此今年11月房價出現同比上漲不算太意外,“今年12月十大城市房價仍然可能出現同比上漲。”
這與上海寶華集團副總裁楊健的觀點頗為接近。
“去年11月、12月,是調控影響反映在市場層面最大的時期,而今年11月樓市則處在連續幾個月向好的基礎之上。”楊健說。
谷文勝進一步說,12月十大城市的平均房價同比仍可能出現上漲,因為去年12月這些城市的市場很差,而由于今年11月房價已進入穩定態勢,12月環比漲幅倒不會太大。
11月十大城市成交量反彈對房價的抬升作用同樣明顯。
上海盤谷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海介紹,上海11月的樓市成交量逼近100萬平方米,系今年以來第二高的月度成交量,同樣的情況在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都是存在的,“在調控政策仍然十分嚴厲的情況下,各地房價都不同程度出現了上漲態勢,說明了供求關系的不平衡。”
據宋海稱,現行調控政策執行得這么嚴格,成交主力均為剛需,投資、投機需求的占比很小。
明年4月后有漲價壓力
不少受訪者擔心,隨著剛需房源庫存的持續消耗,未來甚至可能面臨供應缺口,繼而推漲該類房源的價格。
“明年4月份之前,房價上漲壓力不會太大;但明年4月份之后,庫存不足的城市或將出現房價上漲壓力。”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說,地方政府應適時加推土地,增加新房源的供應量,否則一些城市的樓市供需矛盾會加劇,引發房價上漲。“政府部門應及早做出預案,把土地供應的強度、指標納入調控體系里,而不應只盯著房價。”
宋海同樣認為,政府應敦促新增供應量釋放出來,“只有及早采取這樣的措施,一些城市的供求不平衡局面才能被及早糾正。”據宋海稱,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雖然總的庫存量很高,但中小戶型的剛需房源的有效供應量卻不足,大戶型房源庫存眼下還不能轉化為有效供應。
他的擔心也是,如果供求關系繼續這樣不平衡下去,到了明年,房價上漲壓力會更大。
十大城市二手房價格當下的漲勢已可見一斑。據中指院統計,今年11月,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住宅樣本平均價格為2203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11%,漲幅較10月擴大0.24個百分點;同比漲幅更是高達6.43%,漲幅較10月擴大3.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的同比漲幅最大,為9.84%。
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則強調,目前樓市限購限貸政策執行得仍較嚴,少有投機炒作空間,房價暴漲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元旦之后樓市就將進入冬季休整期,季節性降溫也將到來。“政府沒必要馬上出臺新的抑制政策。”
“可能刺激開發商推盤”
短期內,房價漲勢擴散的預期尚不強烈。
王士章說,目前主要城市房價較為平穩,一線城市高中低檔房源價差很大,成交結構對房價統計的影響較大,而年底剛需房源成交占比會增多,因此體現在統計上,12月一線城市的房價會有所下探。
“12月的價格走勢總體會比較持平,十大城市多是限購、限貸城市,需求都是受限的,因此要回暖也只能是適度回暖。”王士章說。
陳晟進一步說,12月樓市的整體成交量會較大,價格趨穩的態勢會比較明顯,“如果考慮到各地可能把保障房的成交數據在12月集中統計,那么也可能對房價起到拉低作用。”
陳晟擔憂,如果房價持續上升,不排除政府會使用調控儲備政策。
宋海認為,樓市成交量上升、價格相應上漲,不應看作調控出了問題,不要再回到用簡單行政手段打壓房價的道路上來。而且,臨近年底,房價漲幅不會太大,“會以穩為主,略有上漲。11月樓市形勢向好也可能刺激開發商及早推盤,這對供求雙方都是好事。”
從定價角度看,宋海判斷,調控已持續兩年多時間,開發商不會過于考慮政策走向,主要會根據市場心態來定價,“如果有客戶愿意出這個價,那就定這個價。當然也不會為了漲價而漲價,至少大部分開發商是這樣的。”